峰源乡平均海拔735米,常年空气湿润、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盛产土蜂蜜、高山大米、优质香菇等,出产的农产品品质高;但地理不佳、交通不便、技术落后等因素制约着高山农产品的发展。
今年以来峰源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乡共富工作有力有为,进一步实现“两山”理念经济价值转换,以建设“生态有机农产品供应地”为目标,实施订单农业、数商兴农、农人培训,完善共富资源“进山”体系,提高农业产销端数字化发展水平,拓宽高山优质农产品“出山”渠道,让数据逐渐成为农产品增产增收的“新化肥”。
数字“进山”,高山优质农产品“出山”
峰源乡党委紧抓“数字兴农”机遇,成立“党建引领帮促共富”作战室,积极接引电商平台。联合抖音电商丽水特产馆建立“红耀绿谷、强基共富”直播间,推动峰源高山优质农产品“上车”电商平台。一方面通过签约预售订单,解决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引导乡村创客、家庭农场运营自媒体账号,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农作物生长过程,强化农产品“天然无公害”属性,实现“酒香不怕巷子深”。
截至目前,峰源乡已与抖音电商丽水特产馆签订高山土鸡预售订单协议,按照不低于市场价格预定全年高山养殖精品土鸡;库坑垟村村党组织书记毛莲玉抖音账号已有粉丝近万人,累计获赞11.1万。
以打造红色直播间共富工坊为契机,扩充“红色峰小跑”党员志愿直播团队,用“小视频”记录农村乡土日常,提升高山特色农产品、秀丽风景线知名度。利用海拔1000以上高山生态农产品特色,在直播间开设“峰源1000”高山生态农产品电商微商城,带动峰源乡高山农产品“破圈出山”。
技能“进山”,本土带富新农人“出山
以技能提升行动为关键牵引,峰源乡因地制宜建立专业化教学培训体系,设置电商直播带货、农业政策解读、种植技术提升等实用课程,为“新农人”培育提供内生动力。积极发挥带富领头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育乡贤人才,推动青年农创、电商人才孵化,培养现代化新型农业人才队伍。
走好联农带农致富路,通过农业大户流转土地,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开展大规模种植,吸纳农村留守老人、妇女等闲置劳动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已直接带动乡内100余户农户加入,全乡共种植高山蔬菜面积近3000亩,产品远销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实现年产值500多万元、户均增收3万余元。
订单“进山”,特色农业金品牌“出山”
一是模式迭代,叠加订单农业“新引力”。峰源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订单企业”模式,向外引进云上牧业、东晟生态等企业,规模化发展高山有机农业和畜牧业;向内由强村公司统一运营,汇总全乡农产品种植情况形成供应清单,协调农贸市场、商超、企业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签订“农业订单”合作协议,实现农户从种到收、从储到销一路无忧。今年以来,强村公司与骆氏酒坊签订峰源糯谷订单,打开6万斤优质峰源糯谷销路,参与种植的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与农贸企业签订400余亩高山蔬菜订单,预计可为种植大户增收超100万,为务农农户增收超50万元。
二是产业耦合,提升“一村一品”带富力。深挖村域特色,统筹完善全乡产业结构,打造“正岙门村-新砀村-郑地村-庞山村”共富产业线,特色产业增收效应明显。如正岙门村聚焦高山蔬菜,以“农业机械化”为抓手,做好山地轨道车、标准化连栋蔬菜大棚等建设,积极破解山区农业产业链发展中劳动力短缺“痛点”、生产成本高“难点”和物料运输“堵点”。新砀村发挥“洞穴养蜂”国家专利优势,大力开展百花蜜、柃花蜜等纯天然高品质蜂蜜生产,年产超过一吨,带动村民增收。郑地村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荒野茶、黄精、仿野生灵芝等高产值产品,其中荒野茶产值近80万元,预计黄精产值1500万元,灵芝孢子粉销售价每公斤预计可达2万元。
三是品牌升级,提高“峰源1000”竞争力。发挥高山农产品内在品质优势,深化塑造“峰源1000”品牌形象。通过“吾饭”等有影响力的直播IP,从品牌理念、地理环境、产品质保等角度,打响“峰源1000”品牌知名度,打开“峰源1000”品牌抖音电商直播馆销售渠道。开发优质产品清单化礼包搭配,将土蜂蜜、高山大米、鲜香菇等特色农产品纳入特色清单,定制“峰源1000”共富礼包进行销售,2023年已销售300余份山区共富礼包,销售额达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