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莲都区自然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土地资源:全区土地面积15万公顷,合150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28.52%,丘陵占45.18%,平原占26.3%。人均土地面积0.40公顷,全区耕地11150.8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3公顷(0.45亩)。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以针叶树最多,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占森林面积比重为28.66%。全区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九龙国家级湿地公园)。古树名木。全区现有各类古树名木2070株46群,包括马尾松、香樟、枫香、苦槠、南方红豆杉等53个树种。按保护等级区分,国家一级古树127株,国家二级古树326株,国家三级古树1617株。公益林建设。全区公益林面积1042876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6.55%,占林业用地面积59.09%。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16048亩、占11.13%,省级926828亩、占88.87%;天然林75.07万亩、占71.98%,人工林29.22万亩、占28.02%。乔木林总蓄积387.37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区。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58万亩,其中核心区3.43万亩,占总面积的45.3%;缓冲区0.78万亩,占10.2%;特别功能区99亩,占0.13%;实验区3.36万亩,占44.4%。范围包括莲都林场两个林区和峰源乡赛源行政村,地形属于洞宫山脉中低山区,最高海拔为水牛相筑峰1326米,最低海拔约300米,海拔高差超过1000米,山体土壤、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矿产资源:20世纪90年代前,境内发现矿产20多种,分布在170个点,其中金属矿有钛磁铁矿、铅锌矿、银矿等,非金属矿有萤石、花岗岩、泥煤、高岭土等。

水力资源全区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理论储藏量为28.5万KW(其中瓯江干流为19.5万KW,属市管辖),莲都区实际理蕴藏量为9.0万KW,实际可开发量为7.4万KW

生物资源: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木本植物有93科278属65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华东黄杉、钟萼木、香果树、黄山木兰、长叶榧、凹叶厚朴、短萼黄莲、八角莲等种类。野生动物有5纲37目76科400多种,其中,哺乳纲有8目19科36属44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麂、云豹、黄腹角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鬛羚、白鹇、穿山甲、大鲵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毛冠鹿、豪猪、白鹭、夜鹭、四声杜鹃、眼镜蛇、五步蛇等。

保护区以保护中华斑羚、蛙类新种(2017年5月,在峰源乡发现了蛙类新种--丽水树蛙和丽水异角蟾)、九龙山榧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境为主的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目前,全区共有2个国家4A级景区(东西岩景区和古堰画乡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1个国家湿地公园(九龙湿地),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明山),1个省级生态旅游区(东西岩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浙江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和一个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华东药用植物园);有距今150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独具特色的“丽水巴比松”地方画派,是国内知名的油画创作、生产和销售基地;莲都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的全国第一个“摄影之乡”,拥有中国第一家摄影博物馆;历史上,秦观、陆游、米芾等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多处墨宝。


更新时间:2023-05-22 14: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