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俗称“钻心虫”,是水稻上三大主要的害虫之一,由于近年来水稻机械化收割作业的推广,稻茬高,田间小环境有利于二化螟幼虫藏身越冬,冬季不冷天气也导致二化螟越冬成活率偏高,广大种粮户要积极做好一代二化螟防控工作,保障水稻生产安全。
一、发生情况及预测
据本中心3 月上中旬至 4 月中旬对碧湖镇魏村村、保定村、石牛村、老竹镇新陶村、丽新乡咸宜村等地冬闲田二化螟越冬虫基数及发育进度的剥查,冬后平均虫量为7687头/亩,幅度 200-17400 头/亩,局部田块较高,4月 12日剥查稻桩二化螟化蛹率为25.3%。根据田间剥查情况,结合近期气温上升较快,预测二化螟化蛹高峰期为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为4月26-28日,一代幼虫孵化高峰为5月6-8日。由于田间虫口基数较大,预计今年早稻(再生稻)稻二化螟发生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
三、防治意见
1、灌水杀蛹。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高峰期(4 月中旬),对水稻田进行翻耕,将残留稻桩、稻草翻入土中,并灌水淹没,保持 5—7天,杀灭越冬代蛹,降低二化螟虫口基数。
2、二化螟性诱剂诱杀。在5月初二化螟羽化高峰期前开始使用二化螟性诱捕器诱杀雄虫。大面积连片使用,平均每亩1个诱捕器,在稻田四周田埂边放置诱捕器。诱捕器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高于水面50-80cm。选用持效2个月以上的长效诱芯,诱芯每隔60天更换一次。
供稿人:俞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