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生态环保重点工作,持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政务公开,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知情权需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重点领域公开情况
1.污染防治信息公开情况。围绕深入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等四方面中心工作,持续抓好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措施、工作信息动态、治理进展情况公开,共计发布信息26条。
2.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公开情况。积极发挥局信息公开网站(环境质量栏目)、微信等渠道,按月主动公开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市控以上地表水水质状况,共计发布信息39条。
3.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公开情况。大力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持续做好环评审批、核准、备案等结果公开,完成“承诺制”和“备案制”环保审批事项41件,完成区域环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36件,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网上备案68件,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专栏发布环评审批相关信息68条。
4.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情况。加大力度推进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常态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并按季度在政务服务网公开环境监管领域“双随机”抽查名单和检查结果;及时在区政府门户网站首页公开公示群众关心关切的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信访件问题整改和销号进度;共计发布环境监管执法检查相关信息27条,发布环境执法处罚案件信息19条,利用微信平台发布“以案释法”警示案例信息2条。
二、存在问题
1.公开体系还不健全。组织建设方面仍需加强,公开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存在一定漏洞,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还没有完全吃深吃透,且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依法主动公开意识还有待增强。
2.公开内容还不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的类型,以及内容覆盖还不够全面,公开力度还不够,对公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热点、焦点问题信息关注、回应还不够,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政策解读方面力度还不够大。
3.公开实效有待增强。目前还是较多运用文字、图片等老方式,政府网站、微信等平台进行公开,新闻发布、微视频、H5制作等类型方式公开较少,在政务公开数字化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导致公开质量不高、效果欠佳。
三、改进措施
1.抓牢重点领域公开基础工作。根据省、市、区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统一部署和下达的政务公开工作要求,认真梳理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重点具体内容,列出条目式清单,并逐一明确责任业务科室,确保工作任务到位、责任到位。
2.抓大重点领域公开力度频次。在做好常态和规定栏目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无废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环境执法监管方式创新等方面内容,持续加大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公开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知情权,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参与度。
3.抓深重点领域公开平台渠道。以推进政务公开数字化改革为契机,结合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和场景应用,积极探索创新政务公开平台载体建设,借力数字化、集约化等监管平台,借势生态环境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扩大公开渠道和范围,提高更新速率,改进公开方式,积极有效引导社会和网上舆情,促进提升吸引力和亲和力,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