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作为市区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征收)工作主战场、主阵地,莲都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战略部署,深入贯彻市委提出的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自觉承担起政策处理主力军的职责,区征收指导中心全体干部以“征收之干”践行“莲都作为”落实“丽水之干”。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
与往年比,今年的工作任务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历史遗留问题多、特殊情况多、热点难点多、信访上访多、行政诉讼多。在诸多困难叠加的情况下,区征收指导中心注重实干、砥砺奋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奋发有为、实干担当,推进了一批征收项目。自今年4月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征收)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各街道、征收小组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①市区城中村改造10个项目13个区块共2146户36万平方米,已经累计签约2123户,总体签约率达98.93%,其中实现100%签约的区块有9个,已经腾空1961户,总体腾空率达91.38%。由于今年新增加了拆除前建筑垃圾分类工作,大部分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腾空和建筑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完成拆除约5万平方米。②市、区两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销号58个项目,共征收土地2286亩、拆迁房屋1.1万平方米,有力的保障了市、区两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无障碍施工。③基本完成了商住用地做地攻坚任务,2020年城区商住用地出让金成交金额累计已达113.04亿元;规划区外乡镇商住用地出让金成交金额累计17.65亿元,均为历年新高。④根据新土地管理法对建设用地报批的新要求,11月份开始组织市区36个项目的组件报批攻坚工作,其中:区级项目20个全部完成了土地现状调查和征地补偿安置公告,除碧湖3个项目正在签订房屋征收协议外,1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组件材料报送工作;市级项目16个,已全部完成组件材料报送工作。
二是统筹谋划、源头管理,健全了一批制度机制。为有效解决征收工作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区征收指导中心不断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①根据新《土地管理法》要求,11月份重新梳理了集体土地征收、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三张工作“流程图”,以及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张补偿决定流程图,通过流程再明确,实现职责再明晰,确保程序再规范。②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聘用3名专职调解员,并整合法律顾问、拆迁公司、乡镇街道力量,在7月份组建成立了莲都区征收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此外,还聘用25名人民调解员深入城中村改造一线开展调解,加强源头引导化解,努力将征收纠纷“化解在初始、化解在前端”。今年以来,共受理338件,涉及912户,调解成功312件,涉及840户。如圆满化解了一起因继承引发的历时35年的祖孙三代疑难信访“案中案”,推动项目进展的同时调和了家庭历史矛盾。③报请区政府批准,6月份成立了莲都区房屋监测认定、“两违处置”、附属物现场踏勘评估审核、拆迁安置审查、地类认定、大型设备评估和重难点拆除补助审核等6个专项小组,并明确了职责和人员分工。同时,完善了联系人制度,每个乡镇、街道都有联系主任和联系人,确保工作有人对接、进度有人跟踪,问题有人协调。④重新拟定了房屋征收委托协议书、房屋征收评估委托合同、建筑垃圾分类和清运合同、房屋征收事务代理机构管理工作暂行办法,通过合同、协议、办法的不断完善,推进工作的不断规范和高效推进。⑤做好棚改审计和省委巡视交办整改工作。针对巡视组提出的用餐补助、司法调解员外聘、信息稿费、宴请被征收户等方面的问题,区征收指导中心牵头开展核查,清退重复用餐补助款项97.16万元,并取消城中村改造指挥部信息稿费发放制度,清退信息稿费3.9万元。⑥根据日常工作积累,结合巡视、审计整改工作,对由于岗位管理制度不严而产生的廉政风险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对《财务内控制度》等现行的14项制度进行了整理,进一步完善内部岗位管理制度,并以廉政风险防控为核心,完善《土地和房屋征收重点领域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清单》,做好廉政风险典型样本建设工作,完善系统机能,保障阳光征收局面。
三是攻坚克难、精准发力,化解了一批遗留问题。今年以来,为确保实现净地交付,区征收指导中心全面推进“净地清零”工作。①后甫村圳古、天宁寺村官屋基、芦埠村后村、丽南村水果市场、丽东一村(紫金区块、白云区块)、关下村、城南村吕埠坑等2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的遗留点位先后完成扫尾工作。其中对城东公寓南侧A区块、绿谷信息产业园北区块、原丽水饭店区块、丽东一村、青林村等重点遗留点位依法组织了强制腾空和拆除,不仅实现了遗留项目的净地清零,更拆出了正气和公平,进一步营造了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的氛围。②在推进项目的同时,针对面上的遗留问题,在区政府分管领导的直接对接协调下,解决了天宁寺村失地指标、基础设施移交市政管理等问题,实现面上遗留问题化解历史性突破。③同时,加大力度解决原专项工作的相关遗留问题,如2017年已经通车的330国道项目,有28间迁建安置地已经抽签却因规划冲突不能放样建房、90间地基已抽签却因项目业主拖欠了8700万元政策处理经费而不仅不能放样建房还要继续支付房租的问题,在多轮汇报、沟通、协调、调解下,均得到了圆满、及时的处理,不仅解决了遗留的群众建房问题,还卸掉了区指挥部包干使用的政策处理成本增加问题。2011年遗留至今的金丽温天然气项目的钼矿压覆赔偿事宜,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正在实质性推进解决中,相关的《阶段性地质报告》《开发利用影响程度论证报告》《祥查探矿权评估报告》均已完成编制并组织了评审。
四是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加快了一批安置分配。面对拆迁周期长、安置房情况复杂的情况,区征收指导中心在安置科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主动担当,全力协调,共组织抽签大会17场次,力求房屋安置分配及时、准确、无误。截止目前,已完成抽签分配安置房2309套22万平方米、安置地基72.5间,全面加快了安置分配工作。其中:完成弄和迁建地基安置40间,瓯江治理工程石牛迁建地基安置11.5间(莲都区项目),弄和迁建安置点330国道莲都段迁建地基安置21间;坑口绿景花苑公寓安置164套,安置面积15928.5平方(莲都区项目);元湖花苑配建房已安置100套,安置面积10481.18平方;留香园配建房已安置7套,安置面积958.43平方;迎曦园(水东公寓)已安置685套,安置面积68062.83平方;城西三期(嘉慧园)已安置1278套,安置面积123158平方;中梁三期翡翠雅园已安置57套,安置面积4827.2平方。特殊群体现房安置零星已安置18套,安置面积1647.39平方。
五是党建引领、和谐征收,创新了一些工作方法。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征收工作高质量推进的强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在6个街道征收小组建立党支部,各征收小组积极发扬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干在一线、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形成不少创新工作的好做法。比如:万象征收一组推行的“不比问题比方法”“不比困难比决心” “不比辛苦比成效”的“三比三不比”工作法,在城改工作推进过程中成效明显,还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称赞。岩泉街道征收小组,制作征收工作“民情地图”,通过党员干部亮身份、网格划分明责任,实现“挂图作战”。白云街道征收小组推行“民情笔记”,通过互相比拼被征收户的信息最全最准,推动征收干部“争先恐后”、主动作为,加快了征收速度。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政策调整变化对征收工作造成较大影响。今年以来,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对征收土地的报批程序进一步规范,新增了报批前的补偿安置公告程序、承包人签订协议程序,还将房屋征收工作前置在土地报批程序里,给征收土地工作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城改项目需签订改建意向协议书,模拟征收要签约达到90%、92%才能付款,拆除前必须先行完成建筑垃圾分类等,对今年城改工作的推进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新《土地管理法》对于宅基地审批权的事权调整、以及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安置审查职责和程序。还有区片综合价、征地附属物补偿标准等政策省里至今未正式明确,对征收项目整体推进带来了较大影响。
(二)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包袱重。今年以来,遗留问题不断破解,但是部分项目的遗留问题由于情况复杂、解决难度大,仍需进一步协调解决。如2018-2019年实施的54个城中村项目,17个项目仍有20个问题未解决(已解决20个),若三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和市区重点项目遗留问题不能全面清零,对今后的征收工作将造成很大的负担和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历年土地征收后遗留的村级公建项目落实、失地农民人均耕地数核实、地类区片认定核实等面上问题难以实质性协调解决, 土地征收尤其是征收全村最后一块地时会越来越难。
(三)征收后续的信访诉讼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随着法制的健全和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的加强,近年来,群众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逐年增多,截止目前,今年区征收指导中心已接收到行政诉讼案件17件、行政复议案件38件。而且一些案件由于工作过程中程序上不够严谨,往往容易败诉。今年,莲都区涉稳信访重点人员中与征收相关的有73人(占全区161人的45%),涉及征收类的各级信访积案共有41件(占全区82件的50%),信访人提出的基本上都是超出征收补偿安置政策的诉求,比如违章建筑要求确权、要求超政策补偿、以及产权买卖、租赁分配纠纷,虽然大部分信访人可控,但一部分进京上访户的维稳压力非常大,各乡镇、街道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都非常大,需要多管齐下,进行有效化解。
(四)后城中村时代莲都区的征收力量严重不足。城中村改造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下,每年抽调十几位干部补充区征收指导中心人员力量(单位编制只有14人),而一旦区里不再抽调,如市里也不再组建安置组、确权组、征收组等专项组帮助区征收指导中心分担征收工作,区征收指导中心面对日常需要承担的拟定补偿安置方案、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房屋监测认定和疑难问题解决、土地地类认定、安置审查、安置房和车位的抽签分配、征收资金的催缴和拨付、征收档案管理等等工作,以及后续大量的信访维稳、司法诉讼问题,将难以运转。
(五)征收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由于征收体制的调整变化,区征收指导中心从2016年开始承担征收档案的管理职责。目前历史上的征收档案一部分保存在项目业主单位、一部分保存在各个拆迁公司、一部分保存在区征收指导中心。而且在2018年之前,不仅缺乏系统的档案整理,也没有建立征收信息电子档案库,造成目前每个项目每户每次的安置审查需要人工查询7家拆迁公司,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容易发生安置审查失误。
(六)重点项目推进相对滞后。随着近期一批项目陆续发布了征收启动公告,2020年度面上项目共计145个(含预备项目46个),面上项目共计完成84个项目,截止11月滞后项目25个,还有要求12月完成的项目为37个,目前已完成18个(其中完成阶段性任务项目11个)。另还有碧湖3个项目未完成报批,可以说任务仍然艰巨、形势紧迫、压力山大。
(七)征收项目对接管理有待完善。由于征收工作是整个用地保障工作的中间环节,前端项目谋划和相关前期不到位、会导致征收工作无法按计划启动,后端项目计划安排不科学,往往都是倒逼征收环节压缩工作时间,为项目开工抢时间。长此以住,不仅乡镇街道怨声载道,由于抢时间而程序不到位的操作,留下的矛盾纠纷、行政诉讼等后遗症越来越难解决。
三、2021年工作思路
根据征收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短板,莲都区征收指导中心确定2021年为“大抓精细化征收年”,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拼搏”的征收精神,推进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重点做好“六个一”文章,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征收政策处理任务,全力保障好重点项目建设和土地出让工作。
(一)一环环紧盯,力争各类项目早完成。主动适应新《土地管理法》的要求,基于“被动接收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项目确定后必须完成的明确性”,争取完善征收项目的对接程序,加快同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以及项目业主的沟通对接,通过主动对接争取工作主动,争取留足启动公告发布后“土地征收项目三个半月”“房屋征收项目6—8个月”完成用地组件报批征收任务的工作时间。并对征收项目根据项目前期成熟度实行分类管理,一环环精细化推进各类征收项目,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征收任务。计划根据土地报批和项目前期情况,将征收项目分两类进行管理和推进。
①第一类是实施类项目,分两种:一是建设用地报批类项目。对于要报批的项目一环环、一步步盯紧、盯死、盯牢各个项目的分户测量、地类认定、房屋监测认定、安置审查、两违处置、价格评估、协议签订、房屋拆除、清场交地等工作环节,确保工作环节一环不漏、工作程序一步不乱。二是清场交地保障类项目。在项目组件报批完成后,确保1—2个月内完成打款和清场交地,同时保障好项目无障碍施工建设。
②第二类是预备类项目。对于前期不成熟、不确定的项目均列为预备类征收项目,同时明确在项目前期到位、资金落实等前提下,随时可调整为征收实施类项目,以此避免年初征收项目计划的不确定、不精准给征收项目管理带来困扰。
(二)一个个攻坚,力争遗留问题早清零。遗留问题拖延时间越长,历史欠账越发叠加,对2021年及今后的征收工作将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必须下大力气努力解决、尽早完成遗留问题清零。一是抓住窗口期,对20个城改遗留点位进行再攻坚。抓住城改指挥部强有力进行统筹、协调、指挥的最后窗口期,对历年遗留点位组织再攻坚,争取三年城改任务全面清零。 如紧盯社后村委的过渡房建设进度,尽快完成腾空拆除,实现社后村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的清零工作。二是责任再落实,对滞后的市区重点项目进行再攻坚。可以预见,今年还是会有部分项目滞后,将细致梳理重点项目、用地报批项目、出让地块的工作进度,对滞后的项目进行再分析、再研究,对可以调整的项目尽快对接市发改等部门调整,对近期可销号的项目跟踪到底直至销号,争取少尾留、少遗留。三是大力度争取,对面上的征收遗留问题进行再攻坚。针对村级公建项目落实、失地指标人均耕地数核实、地类认定调整等面上问题,争取市自然资源局、市征收指导中心等部门再支持,争取进一步解决面上的征收遗留问题,为今后土地征收工作扫清障碍、打实基础。
(三)一步步完善,力争征收管理早规范。征收工作一直在规范,征收管理一直需要进一步规范,可以说征收规范管理一直都在路上。一是加强对拆迁、评估、拆除等中介公司的管理。严格按照新拟定了房屋征收委托协议书、房屋征收评估委托合同、建筑垃圾分类和清运合同、房屋征收事务代理机构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加强对拆迁、评估、拆除中介公司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廉政教育和规范操作。同时,明年计划推行拆迁业务人员从业备案制和负面清单制,通过准入门槛管理和从业素质管理,全面提升拆迁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争取区征收指导中心事业干部增编、并争取组建莲都区土地和房屋征收安置服务公司,加强区征收指导中心机构编制和人员力量。计划组织举办莲都区征收干部业务培训主体班,通过请下来培训、走出去考察、相互交流探讨等方式,提升全区征收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通过“样本建设”示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三是配合做好征收政策的研究和完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征收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漏洞以及审计整改的相关要求,配合市征收指导中心做好32号文件修订工作,并争取完善拆迁补偿、安置分配相关配套政策。明确新《土地管理法》和机构改革后的安置审查职责和程序,完善新形势下的房屋征收安置审查工作机制。在征地区片价格已经两次调整的情况下,加快研究临时占地土地补偿政策。
(四)一件件化解,力争信访诉讼早下降。通过程序规范、政策透明、工作到位等举措,真正做到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和谐征收,努力减少信访问题、诉讼案件。加强法律法规专项服务,在今年工作流程再造基础上,计划争取区里支持,在现有莲都区范围内登记的律所和律师中,推荐10名优秀律师,建立行政诉讼(复议)案件专家律师库,增加作为区政府和区征收指导中心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类案件的备选代理人,并就代理费用标准进行明确。同时,发挥好区征收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力量和作用,靠前化解征收矛盾纠纷,圆满完成2021年征地拆迁信访化解任务。
(五)一套套分配,力争拆迁安置早到位。对现有的安置房源进行分析,下一步计划将城西三期(未交付)剩余房源中的58套大户型,再进行一次房源不匹配合并安置分配。明年做好青林公寓、东升公寓、望城岭一期等安置房的抽签分配工作。同时,谋划加强安置小区的管理工作。
(六)一卷卷归集,力争征收档案早完善。根据11月5日档案整理专题会议的要求,加快已经招标的档案整理工作,争取明年3月份前完成所有历史征收档案的归档工作。通过对历史上征收档案的统一归集和电子化备份,补好档案不统一、不规范的短板,为今后安置审查、征收信息查询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做好新征收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等工作全流程规范有序,负好征收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