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民俗礼仪 品畲乡文化——第二十一届“竹柳新桥”三月三畲族歌会隆重举行
4月2日下午,畲族传统民俗礼仪展示在老竹畲族镇沙溪村上演。畲族婚嫁表演的迎亲队伍从村口出发,一路吹吹打打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游客们还亲身体验了“摸田螺”、“抢鸡笼”等畲族婚礼特有的游戏,有趣的游戏引发了阵阵欢笑。随后,在“竹柳新桥”三月三畲族歌会的分会场——沙溪村文化礼堂内又上演了畲族祭祖仪式。庄重虔诚的仪式展示了畲家人的宗亲崇拜习俗。游客们还在沙溪村文化长廊上体验了打草鞋、织彩带、爆米花等民俗活动。共有3000多人参加了下午的传统民俗礼仪活动。
4月2日晚,“竹、柳、新、桥”四乡镇乡镇长在沙溪村文化礼堂门口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并一同用火把点燃了熊熊的篝火。在欢快的音乐中,大家围着篝火对歌、跳舞。500多位来自各地的游客以及畲族文化爱好者与畲族同胞们同歌共舞,欢庆佳节,整个畲乡沉浸在欢乐海洋之中。四乡镇的歌手们用自己的嗓音尽情歌唱新生活,直至4月3日黎明破晓,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至此,第二十一届“竹柳新桥”三月三畲族歌会圆满落下帷幕。
(老竹中心站 刘春梅 蒋萍)
省级文保单位西畈花门楼保护维修方案设计工作启动
日前,莲都区文保所正式启动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畈花门楼保护维修方案设计的现场勘查测绘等工作。
西畈花门楼位于莲都区太平乡西畈村中部,至今已有800多年,原为清代进士章讳铣于乾隆年间所建的规模宏大的宅第,光绪二十九年(1903)不幸遭火焚毁,仅存砖质的门楼保存至今。花门楼高大气派,制作工艺精湛,雕饰内容丰富,繁而不杂,富含深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11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年久失修,且受长期风雨侵蚀影响,西畈花门楼的屋面和砖质斗拱、砖枋、砖墙等均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缺失,条石墙基风化严重,最深处已达5厘米。莲都区文保所在西畈花门楼的长期保护工作基础上,委托相应资质设计单位,本着“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保护维修方案设计,并结合当前创卫工作,做好环境清理、整治等工作。
(区文保所 叶春德)
莲都区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开幕
4月15日上午,莲都区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在丽水市体育馆开幕。丽水市老年体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汪心广、莲都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继芳、莲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兰仁生、莲都区副区长郭巧燕、莲都区政协副主席任文红、莲都区文广新体局局长胡菊萍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来自各乡镇、街道的1200多名参会运动员表演了健身秧歌、太极拳、健身气功、健身球、第九套广播操、42氏太极剑、医疗保健操、柔力球、功夫扇等项目。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老年体育事业,组织引导广大老年人开展健康、科学、文明的体育活动,老年人体育活动设施不断完善,各项老年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在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年朋友的身体素质,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本届老年人运动会将持续进行到9月份。届时,将有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乒乓球、气排球、门球、象棋、地掷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
(群体科 任斌)
雅溪文广中心站开展广电网络排查
4月15日,雅溪文广中心站组织外线员到仙渡乡对广电网络可能存在的隐患、故障进行排查,以保障后期广电网络得到有效维护,保证用户收视收听顺利。
由于夏季雨水、雷击频繁,会对广电网络造成线路短路、器件损毁等较大的故障,为确保安全播出不受影响,雅溪文广中心站组织外线骨干小组针对仙渡乡的老化线路隐患进行重点检查。
检查过程中,发现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偏差过大、数字信号偏低、有源器件干扰、光功率偏高等故障。外线维护人员通过数字场强仪检测数字技术指标,共排除光接收机、干线放大器、过流分支器等5处故障点。
雅溪文广中心站还将继续检查剩余部分老化分配网,以应对夏季故障高峰期的到来。
(雅溪中心站 朱泽斌)
大港头文广中心站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顺利完成
3月至4月中旬,大港头文广中心站积极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体育场地是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的开展,旨在全面了解、掌握全国体育场地数量,以及体育场地类型、结构、分布和使用管理等基本情况,以便科学制定体育场地发展规划,更好地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资源。
为规范、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本次场地普查工作,大港头文广中心站结合本地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普查工作,点线面相结合,深入各村及部门,确保体育场地不漏报。目前,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已开展一月有余,已顺利完成大港头镇、峰源乡共计18个行政村以及大港头学校、丽云卫生院、大港头派出所等多个部门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共计填写23张甲表和88张乙表。
(大港头中心站 江晓燕)
莲都区文化馆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文化馆将本着打造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打造“天天乐”百姓大舞台
一是提供技艺展示平台。设置赛区海选、分赛区决赛、区级复赛、总决赛,为参赛者提供展示平台。二是开展圆梦家庭计划。通过抽取前三强部分奖金及社会(企业)赞助的形式完成10组圆梦家庭的梦想。三是组织魅力莲都行活动。收集“最美莲都”人或事的原型素材进行文艺创作编排,以20强选手为主开展魅力莲都行文艺活动。
二、推出群众文化公益培训
采取面向社会开放的“定点课堂”与下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农村服务的“移动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带动群众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定点课堂”推出面向业余文艺骨干和团队的四期四系列培训,接受点击预约。“移动课堂”涵盖器乐、舞蹈、戏曲等艺术门类,特别是将丽水鼓词、处州乱弹等富有莲都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三、开展基层文化艺术辅导
以文体“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载体,结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立文化馆业务培训服务小组,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积极开展队伍培训、业务辅导等工作,促进群众文艺队伍建设,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
四、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
一是整合资源,精心组建志愿者队伍。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具有文艺专长、热心公共事业的文化志愿者,根据其兴趣特长、服务意向进行分类汇总,形成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人才储备库。二是按需选派,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积极开展集文艺演出、文化宣传、各艺术门类辅导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文化公益服务。
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人才、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相结合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为文化强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创造条件,组织专业干部、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参加舞蹈、声乐、戏剧、群文理论等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实行文化队伍例会制度,坚持每季度一次的经验介绍、工作交流会。
六、创建莲都群众文化网
整合全区群文服务资源,创新群文服务机制,建立莲都群众文化网,实现全区群众文化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站主要具备两大功能,分别是信息服务功能和文化配送功能,包括群文动态、文化活动、公益培训、创作辅导、少儿天地、理论探索等栏目。
(区文化馆)
莲城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4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各方面协调发展为目标,着重抓好丽水电影院多厅改造工作、固定资产出租管理工作、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内部经营环境。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努力完成2014年工作任务。
二、工作措施
1、全力以赴抓好丽水电影院招商引资多厅改造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公司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无出路。着力加快丽水电影院多厅改造项目建设步伐,过程公正、公开、透明,建成我区首个星级影城,满足我区居民观影需求。
2、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随着国家对农村公益性电影投入的加大,电影放映场次补助的增加,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十二五”规划内将全面实施,公司采取内部职工放映和农村放映员放映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实施农村电影放映数字化,结合文化礼堂建设,逐步推动农村电影从户外向室内、流动向固定发展,让农民朋友真正享受数字电影的魅力,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观影条件。进一步加强爱国电影进校园放映活动,争取莲都区中小学校每年放映4场电影,所有中小学生都受到爱国电影教育。
3、坚持不懈抓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公司的首要工作,关系到干部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的财产安全,任何工作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的。所以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经常开展安全培训,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正确树立“安全第一,效益第二”的观念,努力实现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的工作目标。
4、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公司实际,以公司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为主体,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紧紧围绕反对“四风”,着力解决公司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回应职工关切,注重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从而促进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莲城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港头文化广电中心站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大港头文广中心站将坚持“文化兴乡,以文化人,为民服务”的方向,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工作,打造大港头特色文化品牌。
一、继续规范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继续坚持“分片管理、分事负责”的管理机制和“一月一汇报,一月一总结,一月一学习”的“三个一”制度。每个职工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每月汇报一次,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学习他人好的工作方式方法。
二、挖掘文艺人才,扩大文艺队伍
实地走访调查,挖掘民间文化体育热心人士、文艺爱好者和活动骨干,充分调动定居在古堰画乡的“新莲都人”的积极性,建立文化人才档案,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他们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当地群众免费开办太极、葫芦丝、钢琴、二胡等学习班,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挖掘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生活的综合反映,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文化精品,促进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积极筹划开展竹鼓、婺剧、剪纸等非遗项目“种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孩子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二是结合当地特色,挖掘“码头文化”、“船帮文化”,对“瓯江号子”资料搜集整理后,制定“码头文化”、“船帮文化”发展方案;三是挖掘整理大港头非遗畲族山歌资料,考虑通过舞台演绎等多种形式把畲族文化展示出来,制定方案;四是与当地民间艺人合作,利用已有的竹鼓乐器及大港头竹木多的优势,以竹子为原材料,制成各种乐器,通过吹拉弹唱,演绎“翠竹之声”。
(大港头中心站)
雅溪文化广电中心站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雅溪文广中心站文化发展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和新发展,将继续以发展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文化为宗旨、以繁荣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争取年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努力实现两个目标
1、认真完成好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发挥优势、创新思维、突出特色、树立典型。
二、加强落实三项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考核。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党风廉政等制度建设,根据岗位责任制落实工作,加大财务、财物等管理力度。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开展工作创新,不断出精品。
3、强化管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使内部资产效益最大化。
三、完成文体四大主要工作
1、建设好文化阵地。积极开展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天天乐”文体活动点、文化礼堂和乡镇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村文化活动室和“天天乐”文体活动点的全覆盖,充分利用各项设施的阵地功能。
2、举办好文体活动。结合当地特色,举办传统节日的文体活动,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桃花节、采桃节、农民文体节等特色活动,迎合群众喜好举办象棋、排舞、腰鼓等文体赛事。开展好送戏下乡、文艺汇演等传统文体活动,发扬传统优势、创新活动模式。
3、建立健全文体队伍。结合各村现有的文体队伍进行完善和提升,使这些团队能持续发展,并挖掘出特色团队、文化能人。
4、举办好各类培训辅导。结合文体活动和群众需求,举办各类文体培训,创造浓郁的文体活动氛围。并结合提升村级文化管理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等需要,对其进行相关培训辅导。
四、认真完成其他三项工作
1、做好广电网络畅通工作,保证用户优质通、及时通。加强广电网络维护规范化管理,做好有线电视用户故障投诉登记。加强有线电视网络线路的巡查、检修及问题的处理。高度重视广电安全播出工作、收费管理和窗口服务。
2、进一步加强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认真开展文物保护和普查,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3、做好新闻宣传引导工作,完成各类信息报送工作,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贯彻落实“三贴近”,通过新闻宣传推进社会健康发展。
(雅溪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