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莲都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莲都区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丽水莲都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全面实现转企改制的开局之年,是加速推进广电网络“三网融合”市场化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克服缺点,改进方法,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双向数字电视、宽带及增值业务,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六件大事:
一、抓好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公司运行效率;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以市场化的手段发展各种形式的销售团队,建立形式多样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业务。
二、抓好用户管理维护、发展、建设等工作。细化措施、分块负责、强化考核、奖惩分明,狠抓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节目内容、节目形式,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质量。遏制住数字电视用户不断流失、有效用户数不断下滑的势头,力争实现用户净增1000户以上。计划优先完成联城经济适用房、安置房小区、水阁上尚克拉公馆、商贸物流城、余庄前居住区等十余处居住小区、新农村小区的网络建设工作。
三、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开展非法地卫设施的整治工作。
四、积极推进全区广电网络升级改造工作。尽快完成中心机房改造和双向化主干网络建设,力争在第三季度实现互动业务、宽带业务零的突破;并以此为新的起点,广告宣传先行,销售渠道跟进,大力推动各项增值业务的开展。
五、开展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能力。计划组织或参与全区广电工作人员数字电视技术培训、全区有线电视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财会人员业务培训、机房值机员安全播出培训、96371投诉热线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外线工作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华数业务支撑系统培训、华数云宽带、华数内训师培训、华数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培训等。
六、积极投身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是做好政府视频会议建设;二是积极参与监控网络项目建设;三是大力推动智能应急广播系统和网络建设。不断提升莲都华数公司知名度,同时也是为平安城市、平安乡镇、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贡献广电系统的一份力量。
(区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
莲都区文保所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我所将紧紧围绕局里的中心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保护我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己任,为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之路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不断构建文物保护体系,将更多的珍贵文物纳入保护范畴。
1、继续开展莲都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按照国家和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开展文物调查认定和信息数据采集、登录、报送、审核等工作。
2、着力推动珍贵文物的推荐申报工作。继续开展碧湖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报批工作,进一步挖掘我区珍贵历史文化内涵,推荐申报各级文保单位。
3、完成《通济堰文物保护规划》的报批工作,并按照规划要求,开展保护和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国家课题《通济堰的价值挖掘与展示研究》,进行现场考古调查,虚拟展示系统设计、研发等工作。
4、开展省级文保单位的“四有”基础工作,按照省里要求年底前完成我区4处省保档案的初稿。
二、以重点文物修缮为抓手,加大文物保护管理力度。
1、组织开展国保堰头村龙庙修缮工程,启动市保沈氏宗祠维修项目前期工作,编制省保单位西溪、花门楼、沈家邸的维修方案等。
2、组织开展区保古廊桥夏庄村复兴桥、河村公起桥的维修工程。
3、继续开展古宗祠保护修缮,完成太平乡吾古村潘氏、老竹镇小黄弄村龚氏、联城街道汝河村何氏宗祠等修缮工程,进行监督管理、业务指导和经费补助等工作。
三、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为载体,推动文物安全保障工作。
1、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险管理,提高预警能力,实现文物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有机结合,打造文物安全屏障。
2、加大文物安全巡查和监管力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民生。
1、探索以古村落为重点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途径。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下南山等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加强对古村落中乡土建筑和环境风貌格局保护的指导。
2、配合建设部门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以碧湖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为契机,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五、以扩大社会影响力为落脚点,推动文物宣传工作。
1、依托国家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开展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2、突出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通过“文化莲都”微信、《莲都文化》简报等载体,深入挖掘文物保护领域重大事件、重要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区文保所)
碧湖文化广电中心站2014年工作思路
(一)文体艺术新闻工作
1、举办6次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会亲活动:一是元旦举办幼儿文艺汇演,开展安全在我心中全宣传教育活动。二是3月份举办庆祝“三八”104周年暨以 “抓五水共治,建美丽碧湖”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三是5月下旬在丽水万控公司举办第二届“瓯江涌春 新莲都人”文艺晚会;四是6月开展“天天乐”系列活动,天天文体特色团队展演;五是“七一”纪念“建党九十三周年文艺汇演;六是开展1-2次的文化会亲活动。七是举办迎国庆排舞比赛;八是十一月举办体育舞蹈——拉丁舞展演。九是为创体育强镇,10月份开展一次全民体育运动会。
2、开展以“弘扬民间优秀文化”为主题的2014年送戏下乡12场次,时间贯穿1至12月。
3、巩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已挖掘整理的闹荷船、打莲香、舞龙、十二花名采茶灯、荷花灯、跑马灯等特色团队每年组织开展1至2次活动,挖掘提升包装保定龙作为民间优秀文艺团队申报非遗并上演。
4、进一步挖掘通济堰民俗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古堰文化品牌,争取继续举办双龙庙会,并包装双龙庙会申报省级非遗。充分发挥保定处州乱弹班的作用,传承、保护好处州乱弹。
5、全年举办文化管理员、腰鼓、拉丁舞、排舞、科普等培训班6期以上。
6、每个文体员创作1至2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全体干部职工每人撰写一篇业务论文,并建立奖惩考核办法,培养鼓励大家的创作热情。
7、组织每个乡镇级文体团队骨干开展文体活动和交流会议一次,以达到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目的,促进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8、2014年实现“天天乐”活动点覆盖率达100%;各村建立和巩固文体指导员队伍和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争取上级重视给予每个管理员一定的工资报酬,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逐步形成区、镇、村文艺团队的服务网络体系。
9、征集通济堰的传说故事, 编印《千年通济堰》期刊第三期;挖掘收集碧湖鼓词词,编印一本《碧湖鼓词》小册子。
10、巩固体育强区创建成果,完成负责区域内的体育小康村创建任务。
11、加强公共文化免费开放服务体系,制订完善碧湖图书馆各项管理制度。根据省文化厅要求,2014年争取新增图书2000册,征订各类报刊杂志100种,不断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12、努力完成全年电视新闻拍摄50篇,广播稿260篇,《文化莲都》微信150篇。
(二)广电工作
1、继续完成电力改造后的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开展数字电视双网改造市场调研工作,争取启动数字电视双向网络改造项目。
2、争取增加郎奇、保定、石牛、魏村等村电视网络光站。
3、做好2014年度数字电视维护和安装工作。
4、完成美丽乡村电视网络改造。
(碧湖中心站)
联城文化广电中心站2014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促进我区文化广电事业繁荣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重点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活动;规范培育文化工作者,繁荣文艺创作;深入开展“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建设;认真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在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继续拓展广播电视网络。巩固和发展文化、广电、新闻工作,力争在工作上再创新业绩。
三、具体工作思路
(一)文化工作
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文化团队力量,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开创农村文化发展新局面。
1、加强文化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加强村级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把“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送戏下乡演出中,多组织编排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送给农民群众。在各传统节日和庆祝节日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2、加强培训,不断壮大文化队伍。为文化干部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不断提高文化干部业务素质,加强文艺创作,对好的作品进行推广。进一步挖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里,经常性的组织开展一些文化培训,加强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3、加大投入,努力发挥农村文化阵地宣传作用。积极争取多方面资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文化宣传,做好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开放和管理,推广“天天乐”文体广场,每月出黑板报1期。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联城街道莲文化挖掘和创新,创“一品一乡”特色品牌文化。
(二)广播电视工作
以服务群众为重,做好数字电视安装维护工作,坚持每月2次的网络安全巡查工作,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安排值班工作,确保信号正常输出。做好“广电低保”工程、数字电视网络改造工作。
(三)新闻宣传报道
在提升新闻质量和增加新闻数量上下功夫,积极配合中心宣传工作。一是抓通联员和通讯员队伍建设。二是积极配合办事处做好中心宣传工作,做好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新闻报道。三是积极向新闻中心和《莲都文化》提供信息报道。四是加强微信投稿力度。五是积极完成局里下达新闻稿件任务。
(联城中心站)
莲都油画精彩亮相第9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
4月27日上午,莲都油画精彩亮相第9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这是文化部与浙江省举办的全国文化行业唯一外贸主导型国家级展会。莲都油画在市文广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区文广新体局的精心组织下,10家画商的150多幅油画作品精彩亮相第9届中国(义乌)文交会文化精品艺术区。
布展期间,区政府副区长郭巧燕在区文广新体局局长胡菊萍等的陪同下到会展现场指导工作。展会期间,丽水市副市长戚永远、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炜、市文广局局长周一红等到莲都油画展区调研指导工作,领导们充分肯定了莲都油画展区的工作,希望今后要继续做大做强油画文化产业,并通过精美的油画作品把瓯江的绿水青山美景推出国门,以风景卖文化,以文化卖旅游,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为期三天的文交会成绩喜人,现场交易了28副作品,交易金额达十余万元,意向交易金额达四十多万元。
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的前身是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从本届开始正式更名为中国文化产品交易会。本届文交会集中展示了文化产业的六新,也就是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新工艺、新设计,设列了文化娱乐主题馆、动漫游戏区、文化精品艺术区、版权交易区等八大展区。本届文交会的另外一个关键词是国际化,参展的海外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到会国内外专业采购商达到9万多人,其中境外客人6千多人,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更加突出市场性、交易性和实效性。
(区文化馆 吴应森)
联城文广中心站开展送婺剧下乡活动
4月22日至24日三天对于爱好看戏的长乐村村民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联城文广中心站邀请了缙云小百花婺剧团送戏下乡到村里,让村民们在自家门口饱尝了一顿文化大餐。
这次到太平乡长乐村演出的三天里,每天下午和晚上各安排了一场加演戏和一场正本戏。为了让观众看得过瘾,剧团在演出的剧目上作了精心的安排,《悔姻缘》、《寻儿记》、《三请梨花》、《五女拜寿》、《八仙过海》、《哑女告状》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除了本村村民,邻近村的村民们也纷纷慕名前来观看。
此次送戏下乡是联城文广中心站以实际行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积极举措。随着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大,送戏下乡让农民群众饱尝了一顿美味的“精神大餐。”
(联城中心站 潘晶)
简讯:
近日,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了2014年十大最美“乡村春晚”评选结果,莲都区沙溪村村晚以原生态、畲族风、土味十足的优势成功入选。
(文艺科 武振红)
近日,城区文广中心站开展的“欢乐莲城” 送戏下乡文艺演出在白云街道三岩寺社区西城广场、万象街道城南村、丽南村火热上演。演出队为群众送上了舞蹈、越剧、小品、快板、三句半等节目。万象街道居民杨增荣、金美玉根据创卫实际创作的方言小品《楼道拐弯处》、快板《创建国家卫生城》及杨增荣围绕五水共治创作的三句半《五水共治就是好》受到群众一致称赞。
(城区中心站 卢满闺 陈爱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