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是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旺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从80年代初期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全面迸发,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2004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第六个“一号文件”,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农民收入得到不断增长,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强。1978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55亿元,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79亿元,比1978年增长7倍,年平均增长7.5%。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00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5624元,是1983年人均纯收入的19倍。
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特色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的引导下,促进农民积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我区在努力提高单产保证总产的原则下,适量种植粮食面积,积极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改变了长期形成的单一种植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粮食、蔬菜、水果、食用菌、畜禽、笋竹、茶叶为七大支柱产业的农业生产格局,实现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协调发展。到2007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已经由1978年的85:15调整为43:57,经济作物占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9.6%上升到63.1%,特别是经济作物---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其占总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3.7%上升到2007年22.33%,已成为我区发展最为迅速的农产品产业之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的发展,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向二、三产业转移,到2007年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已经由1978的91.9:4.0:4.1调整为54.9:15.1:30,农村的经济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农业投入,巩固和壮大了集体经济。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极大的丰富居民生活。由于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种植、养殖水平的提高,现代机械的合理利用,形成了主要农产品产量迅猛增长。2007年末,我区生猪存栏9.10万头,羊存栏0.64万头,家禽存栏136.50万只,肉类产量达到1.82万吨,禽蛋产量2112吨,水产品产量4467吨,鱼肉禽蛋任凭挑选,应有尽有。全区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产量成倍增长。到2007年底,水果总产量达到16.02万吨,比1978年的0.05吨多了15.97吨,增长了319倍,其中柑桔由1978年的0.02万吨发展到2007年的8.92万吨,增加了8.90吨,增长了445倍;蔬菜产业取得飞跃式的发展,蔬菜产量从1991年2.40万吨发展为2007年33.77万吨,增加了31.37万吨,增长了13倍,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求,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而且还远销外地,为农民增收开辟了重要渠道;香菇生产从无到有,产量由1989年的35吨发展为2007年的7134吨,增加了7099吨,增长了202倍,2007年我区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水果、蔬菜、食用菌三大产业强县。我区积极兴建名优茶基地、无公害茶基地,茶叶从1978年的276吨上升到2007年的1127吨,增加了851吨,增长了3倍,茶叶生产从产量到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丽水市梅峰茶叶公司的“莲城雾峰”与丽水市绿谷茶叶公司的“山水龙剑”已具有区域品牌竞争优势。
实施绿色农业品牌战略,农业产业水平迅速提高。立足我区生态资源优势,以实施绿色农业品牌为抓手,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为载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至2007年,全区通过申报认证的农产品共有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43个(其中绿色食品11个、有机食品11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森林食品2个),培育省市著名商标9个(其中省著名商标2个,市著名商标7个),其中“山水”牌椪柑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7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5家,区级1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100家,区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363个,规模8.1万亩,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29个,面积16.9万亩。
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机械装备程度,使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防灾,改变了以往那种纯粹“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加快农业向商品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到2007年末,全区拥有水库5913 座,总容量8378 万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97千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7.58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91万千瓦,农用小型拖拉机2068台,农业机械净值7893万元,农村用电量4237万千瓦时,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1.40万吨(折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