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部门信息公开 >区文广旅体局 >规划信息
首页
2011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12-03-26 14:31:07

一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文广新体系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年初定制的各项工作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文化强区”为奋斗目标,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新进展。

(一)以繁荣文艺创作为重点,着力增强我区文化软实力。

1、设施网络建设突飞猛进:一是区级重点文化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文化中心施工许可证的办理,项目已于10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丽水电影院多厅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方案已通过评审,正在着手编制施工图。二是乡镇街道文化站项目有序推进。完成了万象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白云、岩泉、双黄文化站项目及大港头文化站迁建项目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三是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我区的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今年新建成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3个,全区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87% 。四是“天天乐”文体广场建设快速推进,今年新建了60个“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并举办“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活动器材捐赠仪式,目前“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达到120个。承办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暨“天天乐”文体广场建设现场会。举办了“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负责人培训班和活动点活动器材培训班,下发了“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登记表,制定了“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器材管理、辅导员培训、季报等6项制度,拟定天天乐文体广场日常管理协议书。各级领导和各大媒体对“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建设给予极大关注,来自全国18家网络媒体的25名新闻记者来到莲都区“天天乐”文体广场进行集中采访和报道。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在丽水《莲都区“天天乐”小投入折射大民生》信息上作了重要批示。

2、大型文化活动亮点频闪。以“品牌化、特色化、大影响、高品位”为理念,着力打造大型文体活动亮点工程。为丰富我区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成功承办、举办了莲都区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庆祝建党90周年莲都区大型红歌会;第六届“风情东西三月三”畲乡文化节;2011年第十八届“柳新桥竹”三月三传统畲族歌会及丽水市第四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全市排舞大赛等十余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我区群众文化生活。举办“欢乐莲城”大舞台仙渡行,莲都义乌民间剪纸艺术交流会等大型区级文化会亲活动。举办了2011年通济堰民俗文化节—辛卯年通济堰双龙庙会。举办了莲都区2011年“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团队展演活动。同时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均等化程度,我局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全年共组织送戏下乡100场。在全市率先启动“文化低保”工程,共向16个文化低保村赠送了电视机、影碟机、广场音响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文化生活贫乏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莲都区“欢乐莲城”乡村(社区)文化艺术节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开展了莲都区“欢乐莲城”微标及主题歌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欢乐莲城”主题歌 40首,单独歌词 6首,以及标识设计作品 20件,评出“欢乐莲城”微标征集作品金奖1名、银奖1名,优秀奖3名,主题歌征集作品金奖1名、银奖2名,优秀奖3

3、文化队伍建设卓见成效。为提升文化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队伍的素质,举办了莲都区文体干部文艺作品加工会,共有 52名文体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参加了此次加工会,共加工创作文艺作品67件;举办了莲都区农村文艺骨干和村级管理员培训,共培训农村文艺骨干100多人,村级管理员30多人;组织文化馆选送4场文化讲座下基层,共培训农村文艺业余骨干近200人次;组织3期群星少儿春季艺术培训,培训学员370人;选派12名干部参加省级文化业务培训;选派了56名文化馆、站文化干部参加市文化馆组织的一、二期全市群文业务培训班和丽水市2011年表演艺术创作笔会;举行了首届莲都区山花烂漫文体干部自创节目比赛;并颁布了《莲都区文广新局文化艺术创作奖励办法》。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4个;市级奖项5个;市级作品发表8个。

4、非遗保护工作逐项落实。一是非遗项目申报成绩喜人。在省级项目方面,《峰源乡跑马灯》被浙江省文化厅评定为浙江省传统表演艺术重点培育项目;《太平庙会》、《莲都吹打》、《莲都鼓词》等3个项目被省文化厅公示为第四批浙江省非遗名录推荐项目,实现了我区非遗省级名录项目零的突破;完成浙江省10个优秀灯彩项目和“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在市级项目方面,完成了丽水市第五批非遗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陈十四夫人”信仰》、《马弄木偶戏》2个项目被丽水市文广新局公示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吴子贤、黄景农等4人被丽水市文广新局公示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岱后采茶灯传承基地》被丽水市文广新局列入丽水市首批传承基地;在区级项目方面,全区共申报了19个名录项目,其中 10个项目入选区级保护名录。此外,经过努力,我区全年共争取到上级非遗专项补助资金12万元。二是出台了非遗工作的相关文件和规划。今年我们撰写了莲都区“十二五”非遗保护发展规划;拟定了莲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与评定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三是积极开展跨区域非遗交流活动。20115月,我区成功举办了莲都义乌民间剪纸艺术交流展系列活动,两地剪纸艺术家共同展出140幅民间优秀传统剪纸艺术作品,现场演示剪纸技艺,增强了两地“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四是开展了《非遗法》宣传月、“服务传承人月”及“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非遗法》宣传月期间,组织了非遗保护万名群众签名、《非遗法》宣传册发放等5项专题活动;在服务传承人月期间,开展了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专题采访等7项切实有效的系列活动;在文化遗产日前后,组织我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翻龙泉”节目,参加丽水市“处州古韵”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并在丽水新闻综合频道《瓯江报道》进行了现场直播。开展非遗成果图片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活动,共展出11次,观众14810人次。五是积极举办特色非遗活动和非遗培训。全年共举办双龙庙会、太平庙会等大型特色非遗活动2次,参加人数约2000人。举办非遗培训辅导5次,培训人次共573

5.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拉开序幕。为推进莲都区文化经营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莲都区文广新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调研,在完成电影公司、丽水剧院转企改制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先后赴台州椒江区、宁波奉化市和福建莆田市等电影公司的改制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8月份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发改、财政、人事、文广、电影公司、丽水剧院等相关部门人员赴福建莆田市电影公司学习先进经验、借鉴成功做法,为莲都区文化经营单位的体制改革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目前,莲都区文化经营单位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初步拟定。

(二)以优质服务为保障,促进广电事业科学发展。

1.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扎实推进。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有线电视用户的收视品质,我局把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转列入今年工作重点,在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工作进展明显。一是全力做好数字整转宣传工作。各乡镇中心站通过广播电视、悬挂横幅、海报进行有线数字电视整转宣传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认可、接受和支持数字化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二是全面落实整转任务。根据2011年底前乡镇要完成有线电视整体转换任务50%以上的要求,对各乡镇中心站做好了任务的分工和落实,全年完成全区乡镇有线电视整转任务65%。三是圆满完成机顶盒招投标。区网络传输中心数字机顶盒于518日顺利完成招投标工作。

2.广电网络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完成碧湖工业区新入园企业、郎奇工业区块、西郊廊乡别墅小区光缆网络建设规划设计和下南山新村网络下地迁改的方案设计、联城张村街新增光节点及用户网改造设计,完成水阁工业区供电所片光节点设计、机房设备安装及开通。完成丽新乡畎岸村光电缆网络施工。完成富岭街道高铁建设、50省道敏河段、高溪乡岑口村光缆迁改工作。与此同时,农村应急广播远程控制系统工作也在不断跟进,根据摸底统计,初步拟定莲都区安装农村应急广播远程控制系统建设方案,并积极完成农村应急广播远程控制系统建设。及时与民政部门做好对接,对新增和取消的低保户实行动态化管理,积极做到“应保尽保”,并做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一省一网”整合发展的通知》的要求,积极做好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的准备工作。

(三)以新闻创新为主线,着力提升新闻宣传质量。

1.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主题宣传效果明显。紧扣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出色完成了全区干部大会、两会及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等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系列报道《辉煌十一五》和《坚持科学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从各个方面全方位阐述了莲都区“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十二五”描绘的宏伟蓝图;对莲都“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仍然予以高度关注,塔下村水果高接换种效益好》、《复垦百亩山地、打造精品果园》、《台湾水果落户莲都》、《猪人工授精技术:有效提高优良种公猪利用率》、《塔下樱桃成熟啦》、《变牛粪为宝 山洞中栽培双孢蘑菇》以及系列报道《它山之石问道柑桔》等新闻从各个方面反映出莲都区“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动态过程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此外,对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清明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全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农村扫黑除恶等全区重点题材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报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区新闻中心投入精力,全面报道全区各条战线开展庆祝活动的情况。《图片看变化、歌舞献给党》、《区党群系统老年人协会组织红歌会》、《莲都区举办和谐颂歌献给党职工文艺汇演》等新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莲都人民对党的热爱。为配合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区新闻中心开辟“聚焦党代会迈向新征程”专栏,开展《五年成就回顾》系列报道,集中力量制作一批反映莲都过去五年辉煌成就和展望未来五年美好蓝图的新闻节目,在区党代会期间陆续播出,为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推进市区共建,打造三大莲都”的决策部署上来。

2.时刻关注民生民情,新闻服务质量屡获好评。对食品安全、全民慈善捐款、市民天天乐文体广场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题材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报道。另外,《莲都破获全市首例制作假代金券案件》、《今年市区将新建八个菜市场》、《食盐供应充足、市民不必恐慌》、《市区未检测出瘦肉精生猪》、《莲都一万五千亩特早茶开始采摘》、《今早 一场雪突然而至》等稿件围绕中心,关注民意、民情,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以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抓手,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工作。

1、大力开展体育创强工作。借助体育创强平台实现全民健身条件的全面提升,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大港头镇、丽阳社区分别完成省级体育强镇、省体育先进社区的创建工作;完成新创省级村级体育俱乐部4个(大港头镇北埠村、联城镇苏埠村、岩泉街道岩泉村、丽新乡畎岸村)、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个(莲都外国语学校、水东小学、鑫锐群众体育俱乐部)、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2个(紫金街道社区体育俱乐部、灯塔社区体育俱乐部),使我区省体育强乡镇达到4个、省级先进社区2个、省级村级俱乐部10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个;同时结合体育创强,有效地开展省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和社区全民健身点建设,完成一批体育器材的公开招标采购,并配送到村和社区,共建成标准篮球场26个,健身路径苑点31个,全面完成今年小康体育村建设任务

2、全面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今年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又是建党90周年,我局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各种丰富精彩的体育活动,全区群众参与面不断扩大。一是通过组织全区性体育赛事促进交流。召开了莲都区第二届社区运动会,组织了健身球操、中国象棋、乒乓球、广场趣味等系列比赛,举办了全区文广新体系统运动会和莲都区2011年残疾人运动会等;二是通过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营造氛围。全年组织开展了太极进社区免费授拳活动莲都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进乡镇(街道)”登山活动、工间操活动和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87-8日开展了全民健身大联动,组织了100人的排舞、450人的柔力球参加了丽水市“体育嘉年华”活动开幕式的展示表演,同时以天天文体广场活动点、各体育辅导站点为组织,开展了排舞、太极拳、秧歌、腰鼓、健步走等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三是通过各乡镇街道、体育协会自办协办活动扩大影响。举办乡镇农民文化体育节成为了我区农村体育活动的特色,仙渡、高溪、大港头、双黄、太平、联城、雅溪等9个乡镇召开了农民运动会,其他乡镇(街道)也分别组织开展了各类单项体育活动,25个社区结合邻里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趣味运动会;区老年体协除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外,6月组织了一场有3600人参加的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文体展示活动,10月组织了400名老年体育健身爱好者参加了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火炬丽水传递活动,11月承办了丽水市第四届老运会莲都区太极拳展示活动,并把轮椅太极拳首次搬上展示舞台;区象棋协会以春节、五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举办了三次全区象棋交流比赛;区武术协会组织召开了协会成立六周年传统武术展示活动;区鑫锐群众体育俱乐部协助丽水市体育局举办了第四届企事业足球联赛、丽水市第二届室外五人制足球赛、丽水市第五届足协杯赛、丽水开发区篮球联赛和丽水市足球国家二级裁判员培训班,组织了浙南地区首届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四是通过参加上级体育竞赛提升水平。以组织参加省首届海洋运动会和省首届社团运动会为重点,共有50余人参加了健身排舞、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赛、武术、象棋、门球、气排球等多个项目的比赛,获得登山、双扣两个项目全省第一名,跳绳团体第六名,健身排舞二等奖和多块武术项目金牌;组织运动员参加了全市乒乓球锦标赛,获得男子团体的第二名;组织参加2011浙江省传统武术锦标赛获4金、5银的好成绩;区老年体协组队参加了全市第四届老年人运动会,获门球、地掷球两个项目第一名,柔力球队参加省老年柔力球套路表演赛获银奖;大港头竹鼓表演队代表丽水市参加了浙江省老年体协举办2011年浙江省老年体育特色项目展示大会,并在浙江电视台6频道播出等,都进一步彰显了我区农民精神风貌,全区参与体育活动交流的群众超过5万人。

3、不断加强体育社团管理。为规范社团的注册与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了健身气功站点、体育社团的年检,统一规范各健身气功站点的名称,将各站点活动开展情况、习练人数、习练的功法、负责人和辅导人员的信息重新登记,对1处未能正常开展活动的站点予以注销,同时还对全区现有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统计,并录入电脑数据库,规范了体育类行政许可的审批程序,实现批管分离;新发展了单项协会1个(绿谷游泳协会)和群众体育俱乐部1个(鑫锐群众体育俱乐部),健身气功站点4个;同时开展全区体育社团会员注册登记,共在系统中注册登记会员1030人,有效促进了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4、积极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年以培养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共组织培训班三期,培训指导员300余人;选派干部参加了全省体育执法培训、省首届社区运动会健身排舞培训班和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组织15人参加了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6人参加了全省舞龙裁判员和教练员培训,73人参加了全市健身气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以及省市体育部门组织的其他各种培训等;同时以各文广中心站和区老年体协等为主,深入基层开展群众体育骨干和健身队伍培训160余次,健身气功新功法、新老年保健操、排舞等项目得到了重点性的推广;有2人分别被评为省级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国家级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区健身指导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5、体育宣传渠道不断拓宽。加强体育工作宣传,以莲都文化、《莲都新闻》、莲都区政府门户网、丽水市体育局网站为宣传主阵地,以处州晚报、体坛报等其他报刊杂志为补充,及时宣传报道我区群众体育工作动态,今年共上报体育信息图片132张,被录用78张,上报信息118篇,被录用84篇,位居全市体育系统前茅;同时积极开展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的统计和送体育下乡工作,通过送器材、送培训、和送国民体质监测等扩大体育健身知识宣传。我局被丽水市体育局评为2010年度体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仙渡乡被浙江省体育局评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

(五)以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为宗旨,确保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1.继续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工作。一是按照国家普查办对我区普查数据的审核要求,完成了数据库的修改整合,莲都区现“三普”数据库共登录了莲都区12个乡镇,287个行政村的不可移动文物619处,完成了《莲都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莲都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莲都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出版工作计划》等初稿。二是完成了丽水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中莲都区域内乡土建筑、古桥遗韵、古窑址、古矿冶、摩崖石刻、畲族文化六大专题的文字、照片、地图等的编辑整理和修改完善工作,该丛书于文化遗产日举行了首发式。

2.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一是开展堰头村龙庙和社公庙抢修工程的方案设计和报批工作。经向国家文物局报批同意立项,目前已编制完成抢修方案,社公庙的维修方案和施工图已经通过省文物局审批。二是根据行政许可法制程序的相关要求,按照《西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相关规定,制定和完善了西溪历史文化名村新改建房审批制度,按风格、层高、色调、用材、门窗仿古设计等方面,对西溪村风貌协调区域的8户拟建房进行审核,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指导。三是开展宗祠现场测绘工作。为使我区濒危宗祠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陪同设计人员一起深入到老竹镇曳岭脚村蔡氏宗祠、雅溪镇岱后村朱氏宗祠、仙渡乡富村富氏宗祠和碧湖镇沈氏宗祠等地,进行了现场测绘和编制维修方案。五是完成了仙渡乡何金富村、雅溪镇里东村等古廊桥的维修项目,共拨付补助经费11万元多。

3.开展《通济堰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为了充分协调文物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使文物在保护的前提下得到有效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并与《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莲都区碧湖镇城镇总体规划》、《丽水市古堰画乡旅游区规划》等规划充分衔接,构建通济堰古代水利体系以及周边环境切实可行的保护构架,积极开展了通济堰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经市区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多次论证修改,目前已通过区长办公会议审议,正向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报批中。

4.有序开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一是开展了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共推荐了沈家邸、花门楼等6处重要文物,经浙江省政府审核批准了4处为省级文保单位,实现了我区省级文保单位零的突破。二是完成了我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区级历史文化村镇的推荐申报工作,经区政府审批公布了丽水县委旧址、复兴桥、公起桥、李家里古屋、吴政墓、梁村新屋六处为第一批区级文保单位,老竹镇曳岭脚村为第一批区级历史文化村。

5.加强文保单位的安全巡查和涉保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多次组织文保单位安全大检查工作,对各级文保单位防火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在老竹镇派出所、老竹中心站的全力配合下,成功追回了两只宋代刻花碗,并对出土地点进行了细致的勘察。

6.全面宣传文物保护工作。以“5·18世界博物馆日”、“6·11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为契机,根据区普法办《2011年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围绕“博物馆与记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等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普法活动,如在市民较为集中的中山街、纳爱斯广场等地展览文物法规、通济堰博物馆项目规划等图片,制作“莲都文化遗产”宣传图册向热心市民发放,在《莲都播报》上滚动字幕播放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文物、非遗法律法规,普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六)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1.切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一是以“转变作风,解决问题”为目标,在全局开展了以“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为主题的“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开展“月月读书”、“4565”工程、“双十佳”评选等丰富的载体,使活动见到了实效。二是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着力加强干部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的提升。通过党课、夜学、干部培训等方式,组织机关和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组织学习贯彻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创新创先争优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打造服务型机关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四是围绕提升力度抓问责,提高行政审批许可透明度。通过强化服务力度、完善机制等办法,不断提升行政服务窗口形象。五是为做好新一轮换届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严肃换届纪律警示教育案例选编》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领会“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换届纪律要求。

2.认真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人才引进和激励的机制,采取“笔试+素质测试+面试”的形式招聘文体、广电专业人才,充实文体广电干部队伍。二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专业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研究员章建刚教授等文化名家来莲都讲学,不断提高文化体育干部的理论素养,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三是全力做好工会、共青团、妇女、老干部等工作,积极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开展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愉悦身心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3.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思路》,结合工作实际,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内容逐项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把任务落实到各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实行一级抓一级,年终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年终评优评先进行挂钩,把《廉政准则》的内容也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增强了分管领导和各单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机制认真做好信访、投诉处理工作。深入推行节约型机关建设。

4.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局机关党委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重点工作,结合本局实际,认真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领导班子的学习示范作用,开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火车头。坚持每月干部例会制度;为庆祝建党90周年,积极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区为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并获得好成绩;开展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通过走访慰问,深入基层,了解帮扶对象的具体需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帮扶,不断完善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制度。做好与社区党组织的结对共建工作,安排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社区建设;结合单位职能和党员岗位职责,紧紧围绕局今年工作思路,在完成重点工作任务,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向广大群众作出了公开承诺。局机关党委对局机关和直属部门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督促检查,尤其是对各单位的承诺践诺活动作了督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推进工作;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通过莲都新闻、宣传窗、黑板报等形式,紧扣主题,把握导向,广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大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及时反映我区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5、认真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为使安全生产工作落在实处,我局严格按照区安委办每个阶段部署的安全工作要求,及时下发安全文件,落实措施,部署行动内容,查出各类主要安全隐患18个,并逐个落实整改。经常组织部门和中心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无小事,在工作之中加强安全防护。在群系统和所属文化娱乐会所全面开展清剿火患战役,目前共查处安全隐患8处,上报排除隐患措施10条,使所查火灾隐患得到及时、对症处置。与所属28家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签订《清剿火患安全责任书》使重点防控单位更加明确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广电安全播出工作常抓不懈,及时调整莲都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和修订完善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进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演练和培训, 6月9市区联合开展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演练并完成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执法大检查工作。切实加强“春节”、全国两会、“清明”、“五一”等节假日和全国残运会期间等重要敏感期间的安全播出保障工作,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稳定、优质播出。一年来,全局未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未出现人为的错播、停播和机器设备损坏的事故,确保了节目转播工作安全、准确、完整,实现了安全生产、安全播出无事故的目标。

过去的一年,我区文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局上下全体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评为2011年度区委区政府责任制考核优胜单位。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建设的新号角,我们将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乘势而上,努力克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展,争取文化体育各项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