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部门信息公开 >区征收工作指导中心 >规划计划
首页
2008年度城区征迁工作总结
索引号: 779384553/2009-23961      发布机构: 莲都区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09-01-18 00:00:00

 

2008年度城区征迁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市区2008年征迁工作回顾

2008年城区共接到年初新下达和07年结转的需完成征迁政策处理任务的项目共有64个(分解到街道为67个),征地总面积9151.29亩,拆迁总面积290865平方米,其中被市政府列入目标考核的项目有35个;区考核项目29个。年中新增征地项目10个,面积572.642亩。项目涉及城市道路、交通用地、水利工程、教育用地、其它公共事业用地、农民公寓等建设用地。另外,我区今年还需完成“两龙”高速公路莲都段安置地和富岭连接线生产用房建设等扫尾工作,500KV输变电第一、二期工程以及城区旧城改造、内河改造和城市道路“三大改造”工程和富岭开发区东扩等重点工程。

从年初开始,区委区政府就将城区征迁工作作为服务市区的第一抓手,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早打算、早安排、早落实,倒排时间、分解任务、考核奖励,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合力推进征迁工作的良好氛围。现将2008年城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征地情况:

1市政府考核项目。共计32个,其中:全部完成的项目有开发路、城北路东段、家具市场、白云森林公园入口区、中山街北段、丽水市教育实训基地、新建公寓、滨水公园等共20个,面积1669.57亩;未完成的项目有5个,面积2182亩(其中:报批程序未到位3个,面积2034亩;业主未要求清场交地2个,面积148亩);根据“丽发改投资[2008]387号”文件已经暂缓交地的项目有市殡仪馆、浙西南革命纪念馆、寿元路一期、水东路二期、民兵武器装备仓库、武警教导大队迁建、好溪东岸防洪堤配套绿化工程共7个,面积334.49亩。

2、区级考核项目。共计25个,其中:全部完成的项目有9个,面积3073.57亩;未完成的项目有16个,面积1891.66亩(其中业主未要求交地项目8个,面积921.84亩)。

3、新增项目。共计10个,面积572.642亩;完成交地3个,面积18.942亩。

(二)拆迁安置情况:

(1)拆迁情况

1市政府考核项目。共计24个,其中:全部完成的项目有开发路、务岭根垃圾填埋场、囿山路东段、滨水公园、中山街北段、大洋河整治、新建公寓、大猷街(草签6户)等8个项目,共签订协议96户12026平方米;部分完成的项目有丽水职高迁建、长虹路、2026项目和白云森林入口综合区项目共4个;根据“丽发改投资[2008]387号”文件已经暂缓的项目有好溪东岸防洪堤配套绿化工程、寿元路一期、水东路二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庆春路中段和民兵武器装备仓库项目共6个;另外因尚未农转用、属历史遗留等原因没有完成的项目有白云花苑东侧地块、汽车市场、欧陆风情岛、绕城路、天宁经济适用房和天宁拆迁安置房共6个。

2、区级考核项目。共计15个,全部完成的有1个富岭东扩项目37户共约17000平方;部分完成的有丽水学院项目已签订协议23户约4500平方米、开潭电站倒灌区项目已签订协议33户约7000平方米、城中公寓项目已签订协议120户约17000平方米;其它江滨农民公寓、名人南明等项目正在努力做工作。

3、内河改造和旧城改造:内河改造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征收协议的签订工作,农转用已经批复;内河改造工程(大洋河一期)共拆除3952.028M2,拆迁总户数67户,已全部签订拆迁协议,目前共拆除房屋面积占总数的99%。旧城改造项目:截止12月19日,应签订房屋拆迁协议1223户,已签订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协议1221户,尚未签订协议2户,签约率达到99.9%。其中:选择产权调换4户,占已签协议户数0.3%;公寓安置:731户,占已签协议户数59.9%;货币补偿486户,占已签协议户数39.8%。未签订的2户中,一户为旅澳华人;一户为集体土地非法买卖。

(2)安置情况

今年共组织了开潭水利枢纽、汽车建材市场、江滨路、职高迁建、行政中心、两龙高速主线章庵、富岭连接线等7个项目共163户319套30220平方米安置房的抽签分配到户工作,这是市区首次对集体土地拆迁户进行公寓式住宅分配安置,开创了农民拆迁公寓安置的先河。

(三)500KV输变电: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送出及配套工程共分两期,一期共涉及8个乡镇街道,32行政村共148个塔基,在2月18日接受任务,到3月底基本完成了所有塔基的政策处理工作,保障了输变电工程在5月22日前顺利投产。二期共涉及4个乡镇街道,14个行政村共46个塔基,到9月底也基本完成了塔基部分的政策处理工作,现在已进入工程的收尾阶段。500千伏丽水输变电及配套工程莲都段线路政策处理工作在全市开了个好头,得到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市里计划在全市推广莲都区的先进经验。

(四)富岭开发区东扩项目:

南四路,南五路已完成437亩清场交地工作。开发区东扩项目的政策处理,已完成2184亩土地征用协议的签订工作。到目前为止,其中的700亩被征土地完成打款;800亩土地已进行了地类核对;剩余600亩,其中300亩进行了测量分户。截止到11月份完成房屋拆迁协议的签订达20700 M2。坟墓迁移点大梁山生态公墓建设已经顺利完成,已经启动坟墓迁移工作。东扩安置地已完成选址工作,由于部分设计不符合规划,方案正在作上报调整。

(五)“两龙”高速公路扫尾工作:

“两龙”高速公路拆迁户安置地选址工作于2005年6月份开始,共确定堰后、松坑口、上南山、下南山、均溪、北埠、玉溪、连河、石侯、蔡村、陈店、章巷、齐村等13个安置点,用地面积为66098M2。目前,在13个安置点中,已建好的有玉溪、堰后、下南山、章巷、石侯5个点;正在建的有陈店、连河2个点;抽签到户具有建房条件的有蔡村、上南山、松坑口3个点;尚未抽签的有北埠、均溪、齐村3个点。此外,叶村、大坑口、张垵和前垟共4个点的富岭连接线农民生产用房,已全部完工并交付农民使用。

 

二、工作措施与做法

一是广发动造氛围。今年启动的江滨旧城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和知晓率都较高的城区拆迁工程,我们抓住这个良好时机,编印了城区征地拆迁政策汇编小手册,分发到村民手中,各街道还纷纷召开村干部会议、村代表大会并采取走访等多种形式,及时做好征迁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针对市政府新下发的丽政发[2007]86号有关补偿标准、综合区片调整等5个文件,充分利用春节上班后至元宵节前这一段时间,组织街道征迁干部重新学习调整后的政策,提高征迁干部的政策水平,做到欲使百姓知,先使干部知。

二是早发动先介入。针对去年已经明确的项目,年初就早启动、早介入,在1月初召开的2007年征迁工作总结会议上,就对08年的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置。①及时与项目业主沟通,对接今年项目,了解项目概况及工作要求,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工作氛围。②及时与街道、乡镇对接,区征迁办在年初就召开了多次街道、乡镇分管领导会议,对今年已经明确或可能实施的项目进行预告,提早做好工作安排,赢取工作主动权。

三是聚合力多沟通。抓沟通协调,健全各乡镇街道--区征迁办--市国土局--市政府的双向沟通协调机制。①年初就主动与市主管部门沟通,了解今年的项目情况,并对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了协商,争取在项目推进前解决问题。②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市区互动、部门联动,今年已经梳理多期城区征迁工作问题报告单,主动与市国土、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及相关的处室进行沟通,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大部分上报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意见并落实。③努力整合资源,建立市、区、街道、拆迁公司、四家统一的拆迁安置工作信息沟通,统一规范拆迁安置工作中各项制度和表格文件,及时将信息上传下达,掌握工作动态。

四是抓重点强推进。①抓去年转接项目。针对去年转接的33个项目(26个为拆迁安置项目),特别是拆迁安置项目,分项目、分街道进行问题梳理,逐户逐户攻坚突破,括苍路北段、开发路拓宽、囿山路东段等项目已经全部完成拆迁工作。②抓500千伏输变电线路项目政策处理。作为一项市政府新交办的政策处理任务,我们从抓规范入手,制定了统一的补偿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扭转了补偿偏高、政策不平衡、工作推进难的局面,一期、二期政策处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③全力推进富岭东扩工作。一是实行“阳光拆迁”,拆迁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实行奖金与拆迁挂钩,限时签约,规定时间内拆除。三是党员干部带头。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国土、城建等相关部门,街道、拆迁公司、村两委等现场办公,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四是做到“两个到位”。服务到位,与拆迁户约定签约时间,全部做到派车接送;宣传到位,召开全体村民动员大会,利用宣传公开栏、张贴政策流程图等,及时向村民宣传政策,解释政策。④对“两龙”高速公路安置地工作开展攻坚,召开专题调研工作20多次,全力落实安置点的土地平整、通电、通水和放样抽签工作。王国荣常务副区长召集召开沿线相关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国土分局、建设规划分局、供电局、二家拆迁公司等领导参加安置地工作推进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出台拆迁户安置专项考核办法,明确各安置点的放样抽签时间和周转费支付截止时间,确保安置户按时开工建房。此外,富岭连接线农民生产用房也已全部在农民采摘柑橘前完工并交付使用。⑤配合组织实施三大改造等重点工程。做到自我加压、负重拼搏,而且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推进市区的旧城、内河、道路三大改造等重点工作。

五是借东风严攻坚。9月份市政府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后,我办迅速组织力量,对中山街北段拆迁、职高迁建拆迁、绕城西线征地、天宁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房拆迁、滨水公园拆迁、南城道路拆迁等项目进行攻坚。积极配合市政府难题破解工作组加强做好拆迁户思想工作,督促拆迁公司加强力量,依法开展中山街北段尾留拆迁户强制腾空和强制拆除。目前中山街北段、滨水公园、天宁拆迁安置房和南城道路拆迁等四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天宁经济适用房1户拆迁遗留户已签订协议;绕城西线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市政府百日攻坚活动中我区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三、工作特点与体会

(一)2008年征迁工作特点

从今年的征迁任务来看,呈现三大特点:

1、面广点难:一是面广、项目数多(35个市级考核项目,29个区级考核项目);征地项目共有67个,面积9723.932亩,其中市级考核项目共计32个,面积4186.06亩;区级考核项目计25个,面积4965.23亩;新增项目10个,面积572.642亩。拆迁安置项目39个,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其中市政府考核项目24个,面积约9万平方米,征迁项目数、征地拆迁量为为最多之年。二是点难,如内河改造、绕城西线、富岭开发区东扩等项目难度相当大。

2、长短明显:征地和拆迁工作对比明显,总的来看,征地工作完成的较为顺利,全年共完成清场交地项目32个,拆迁安置工作是短腿,自07年拆迁工作正式下放我区实施以来,对拆迁工作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如征地,拆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拆迁业务的熟悉都要有个过程,投入和付出大,收效不明显。

3、喜忧参半: 500KV输变电及配套工程、富岭开发区东扩、江滨旧城改造等重点工程推进情况比较满意。500KV输变电及配套工程第一期、第二期政策处理从政策制定、完善、规范开始,到落实进展的很顺利,取得很好的效果;富岭开发区东扩的拆迁工作任务,截止到11月份完成房屋拆迁协议的签订达20700 M2;江滨旧城改造项目,集体土地拆迁安置协议签订率达到99.9%,这些成绩的取得,很不容易。但是,城区面上的拆迁工作进度拖了整体工作的后腿,全年39个拆迁项目共完成9个,签订协议133户29026平方米。

(二)几点工作体会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是推进征迁工作的动力源泉。一年来,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区征迁工作。沈仁康常务副市长还多次召开相关问题专题研究协调会,使许多征迁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落实和解决。我们区委、区政府更是将征迁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此听取征迁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在政府全会、区长办公会议等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上部署征迁相关的工作。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陈瑞商,区长任淑女等主要领导多次到征迁办、相关街道调研,做出批示和指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国荣更是全力以赴狠抓征迁工作,各重大征迁问题的协调解决都离不开王区长的身影。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市、区两级党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直接参与,让城区征迁工作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许多难题都能及时得以解决,为我区加快推进市区重点工程征迁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营造了全区共同关注征迁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成了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好市区重点工程征迁工作格局。

2、部门协调配合是推进征迁工作的动力保障。政策处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得到了国土、建设、水利、项目业主等多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正是在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全力配合下,打开了政策处理的新局面,创造出高效、快速的工作业绩。在矛盾的不断调处中和问题的不断化解中,最后形成了政府、业主、群众多赢的局面,共同营造出政策处理的和谐环境。

3、街道(乡镇)全力实施是推进征迁工作的关键今年对有关街道(乡镇)制定了考核细则,明确了街道(乡镇)的工作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有征迁工作任务的相关街道(乡镇)都牢固树立了责任意识,把市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作为街道(乡镇)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特别是街道、乡镇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征迁工作动真格、使全力,指挥在一线,工作在一线,真正发挥了排头兵和领头雁的作用。主要领导做到亲自挂帅、现场指挥、连续作战,并通过落实责任分工,倒排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一起抓的攻坚态势,为较好地完成今年的征迁政策处理工作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破解历史遗留问题难。今年市政府下达的拆迁任务有一部分是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后甫城中公寓、长虹路、开潭电站倒灌区等上年度结转拆迁项目,由于政策的调整等原因,要破解历史遗留问题难度很大。

(二)体制磨合尚需过程。07年开始接手市区拆迁工作任务,从市、区征迁办的任务交接、机制的完善、体制的磨合、人员业务的学习培训,到重征地轻拆迁安置的观念转变,虽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体现在效果上尚需时间。

(三)征迁力量明显不足。一是就全区征迁任务与征迁办人员配置而言,人员力量不足。二是中介机构今年把力量投放在点上(旧城改造拆迁),面上无力顾及,严重影响面上拆迁工作推进。三是街道编外征迁招聘用工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四)“两龙”高速公路政策处理扫尾不顺利。两龙”高速公路通车已近两年,政策处理尾留问题很多。一是概算调整难。从06年9月底开始,省指部多次组织市、区指挥部收集调概材料,召开调概会议,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调概工作至今尚未完成。08年10月下旬又再次组织对全线用地全面复测,争取尽早完成调概工作。二是资金到位难。经过努力,争取到“两龙”高速公路政策处理经费和富岭连接线生产用房建设工程款的部分资金,并在春节前拨付到各乡镇,但要结清“两龙”高速公路政策处理补偿资金,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三是安置地启动建房难。由于“两龙”高速公路选址审批工作未到位,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需市政府尽快召开“两龙”高速公路拆迁安置选址报批协调会议,针对安置点移位、调整、新增、扩大等四种情况,研究解决办法。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