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以“96345”信息平台为载体,迭代升级“一键在莲”数字化服务平台,系统化构建“1415+N”山区助医、助行、助餐、助购、助销、助急、助洁、助业、助乐、助学的流动“十助”服务体系,通过群众“点单”,平台“派单”,推动山区公共服务供给精准适配,实现全域、高效、优质的“一站式”送达。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数字模式,重塑服务内涵。一是依托服务热线“96345”、微信公众号和短信平台的“一线两平台”为联动载体,创新“互联网+服务”模式,通过“线上”接单、“线下”服务,打造 10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和 24小时乡村便民服务圈。二是立足山区群众服务需求,整合流动“十助”体系成员单位服务资源,系统化构建“1415+N”山区助医、助行、助餐、助购、助销、助急、助洁、助业、助乐、助学的流动“十助”服务体系,全面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
(二)构建党建体系,绘就服务图景。一是搭建党员志愿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一条热线、十个总站、百个站点、千支队伍”组织体系,纵向建成各县市10个总站,172个分站和3000多支队伍,横向组建10余支专业品牌示范队伍,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驿站并提供常态化服务。二是创新党员志愿服务载体。在全市发起“党建引领点亮微心愿,全民参与争当圆梦人”微心愿活动,共征集“微心愿”41500余个,发动在职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认领近41000个;以绿谷先锋驿站为载体,定制户外爱心桌椅、遮阳伞,开设“暖心茶铺”,提供免费热餐、健康体检等服务12000余人次;合力搭建“固定营地”,打造流动党员“学习飞地”,为各县市流动在丽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提供学习教育、后勤保障等服务。
(三)树立特色品牌,个性服务定制。一是打造“流动便民共富车”品牌。跳出行政区划限制,打通民政、卫健、供销、交通运输等部门连接脉络,在“96345”信息平台实现车辆创新管理,整合100余辆车辆纳入“流动便民共富车”,合理规划车辆路线图、班次表、点位等基本信息,提升车辆使用效率,节约群众等待时间。二是个性化定制打通生活小结点。与市、区老干部局和区民政局老龄办合作推出“温馨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与莲都区军休所联合推出“军休干部温馨服务”,有效提升军休人员生活品质;针对群众需求极大的电力故障报修问题,与莲都供电局推出电力共建“阳光服务”,实现两个平台信息互通,表内表外问题一键解决。
二、工作成效
(一)资源整合成效明显,一条热线连通全城百姓需求。“96345”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了96371、96310等24个服务热线与20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电话,与12345建立互联机制,实现功能互补,构建“一个号码找政府”的快速通道,真正实现需求服务“零次跑”。截至2024年6月底,“96345”共受理各类求助近233万余个,回访满意率99.9%,求助办结率100%。真正成为党委政府连接百姓生活的“贴心线”。
(二)流动服务一应俱全,公共服务实现“一站式”送达。成功打造“流动医养院”助医、“流动便捷网”助行、“流动微食堂”助餐、“流动闹市集”助购、“流动直播间”助销、“流动帮帮团”助急、“流动清洁屋”助洁、“流动就业站”助业、“流动大篷车”助乐、“流动大课堂”助学这十大服务场景。首创“院前救护车+智慧流动医院”院前急救模式,山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从39分钟缩短到15分钟。“流动便民共富车”服务实现覆盖90%以上行政村,通过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助力山区群众“查服务快、找服务准、享服务全”,“流动便民共富车”数字化服务一键即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