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岩泉街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凝聚绿色发展动能,加快产业融合升级,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党建引领,凝聚绿色发展动能。一是激活人才引擎,赋能绿色发展。紧扣“三支队伍”建设,培优培尖绿色发展“带头人”,激发“第一书记”以及一批新乡人、原乡人、归乡人“三乡人”的“共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富效能,做强写好“山”字文章,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二是深化发展格局,打造生态“共富”。以片区组团的方式,深化“环括苍古道乡村休闲产业经济带”发展格局,整体谋划山区片村共富发展路径。推进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互促互进,不断擦亮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三是探索“党建+”模式,提升发展动力。构建“党建+产业”、“党建+共富工坊”等联建新机制,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探索党建引领下生态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两山”转化新路径。
统筹资源,加快产业融合升级。一是夯实“一产”基础,壮大集体经济。以特色产业为重要抓手,打响“枫树湾杨梅”、“雨伞岗葡萄”、“下后弄小黄姜”等特色品牌,顺利举办“千年枫树湾 一品好杨梅”枫树湾杨梅节,线上线下杨梅销售收入近千万元。在市农科院科技特派员的指导帮扶下,小黄姜亩产实现从1000斤到5000斤的飞跃,带动农民增收50多万元。二是拔建“二产”项目,提升产品溢价。围绕山区片村的产业创新发展系统谋划、积极申报,2024年成功获取中央财政产业发展资金300万元,用于建设果蔬分拣场地及果蔬烘干工厂项目。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城东区块,每年预计可实现8万吨果蔬的分拣运输,村集体增收20万元。果蔬生产烘干中心项目规划发展农副产品烘干产业、预制菜产业及水果罐头产业等,打开农产品深加工市场空间。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以“龙头企业+强村公司+富民共坊”合作模式,畅通“产销一条龙”产业链,实现互补双赢。三是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生态旅游。成功打造以“体验农趣”为主题的民宿农家乐群体,其中“网红”单读民宿综合体,采用“工商资本+村集体+村民”的运营模式,自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6万余人,营业额达765万元。引入“东海音乐节”全国知名音乐厂牌,我局联合岩泉街道共同举办“东海晚风集 栝苍古道”音乐节,吸引省内外游客约6千人。
下一步,岩泉街道将完成对括苍古道周边却金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湖羊基地等点位的特色提升,营造浓厚的集研学、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氛围,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等兴业富民业态,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