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含贸易、金融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下同)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延续稳定向好态势,但仍有部分行业存在发展困难,需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营业收入延续向好。1-2月,莲都区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24.7%,增幅比上年四季度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区属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年季度四季度提高10.4个百分点。(详见图一)
图一:莲都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情况
(二)行业发展存在差距。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十大行业门类呈现“六升四降”态势,参与GDP核算的营利性服务业中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8%),其余四大行业门类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个支柱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1.2%、176.5%、10.3%,分别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11.8、12.4、1.2个百分点。
表一:10大门类营业收入增速情况表
行 业 | 单位数 | 23年全年增速(%) | 24年一季度增速(%) | 拉动 |
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 | 100 | 14.4 | 24.7 |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0 | 18.2 | -12.3 | -2.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23 | 12.9 | 21.2 | 11.8% |
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 | 7 | 4.1 | 53.5 | 1.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2 | 46.8 | 176.5 | 12.4%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4 | -0.2 | 10.3 | 1.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 | -10.0 | -18.6 | -0.6%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 | 23.5 | 14.7 | 0.05% |
教育 | 1 | -10.3 | -13.1 | -0.0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 | -0.9 | 25.0 | 0.0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7 | 8.7 | -10.8 | -0.1% |
(三)新兴产业动能强劲。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1-2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中与信息、科创、商务、居民等相关的现代服务行业均成两位数持续增长,拉动作用逐步凸显。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7.3%;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8.2%。
(四)民营经济贡献突出。1-2月,莲都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共82家,占比超八成;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1.3%,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1%。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户均收入相对较低。莲都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3大类,下同)企业多、覆盖面大,占全市单位数总数42%。但1-2月数据显示,莲都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户均营业收入仅881.7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3.2万元;与周边县市相比,比青田县低1338.4万元,比遂昌县低294.0万元,比龙泉市低158.1万元。
(二)企业盈利压力较大。1-2月,有近三成的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9%,但企业亏损面达57.0%。10个服务业行业门类中,4个行业利润总额负增长,分别为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主要是成本费用较高,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营业成本79.1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16.5元,企业降成本、提效益的目标依然艰巨。
(三)人均薪酬持续下滑。1-2月,莲都区规上服务业人均应付职工薪酬增速下降4.3个百分点,降幅持续扩大,降幅比上年四季度(-0.8%)扩大3.5个百分点。其中1-2月区属服务业人均薪酬增速下降2.8个百分点,与上一季度(1.9%)相比由正转负。服务业企业成本端压力依然较大,劳动力成本依然较高,部分企业鉴于经营活动情况而重新调整用工结构(裁员降薪),另外一些企业则在人员离职后没有填补空缺需求,从侧面反应企业经营形势严峻。
(四)部分行业持续承压。1-2月,莲都区17家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7.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但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6家新增企业,拉动该行业营业收入增长47.7个百分点,其余10家企业中有4家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且负增长均超过50%以上。部分企业受内部业务调整、国家政策调整等原因,业务已明显缩减或暂停。2024年该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存在一定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一是协同并进,“双轨”推动助力企业上规纳统。相关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招引力度,特别要引进实实在在在地经营的优质企业,实现服务业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各主管部门要本着“管行业必须管统计,管统计必须管质量”的原则,强化指导跟踪,主动挖掘培育规上单位,及时把即将达到入库标准或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纳入监测培育对象,构建梯度式培育体系,实现达规企业渐进式上规。同时要加大对在库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做大存量、挖掘增量、提升质量,切实提升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二是精准施策,“双向”奔赴推动服务业健康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呼吁和关切,切实缓解服务业市场主体的成本压力,帮助企业恢复发展,确保全区服务业企业运行稳定。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调研,针对个性分企施策。各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在政策覆盖方面给予倾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及时掌握企业最新生产情况,鼓励企业强化管理,实施降本增效,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在库企业的高质、高效发展。
三是推新建模,“多方”推动引领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互联网软件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商务租赁、文化等相关现代服务业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莲都落地发展。通过将“大而全”的第一、第二产业实施专业化剥离,如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将技术推广、科技研发、产品销售等业务剥离;对农业龙头企业中存在技术推广、农器具经营租赁、农产品销售等业务分离,形成龙头企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