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您当前位置: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刻不容缓【共青团界别 刘妙菊】

发布日期:2024-02-22 11:32:21     文章来源:莲都 访问次数:

2023年市区发生多起青少年轻生事件,震惊社会。正是风华正茂,有着美好未来的他们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悲剧的背后值得我们深思。《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0%,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10%。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研究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其实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发病。近年来,莲都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也同样令人担忧。2023年莲都区各级公安机关收到青少年欲轻生的警情44件,离家出走警情197件。另,2023年莲都区公安分局办理的案件中,287名未成年人被行政处罚,3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33名被取保候审。经调查,上述涉案青少年,在心理上多少都存在着问题。可见心理问题,不仅危害青少年个人健康,也影响社会安定。

因此,莲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引起高度重视。当前,相关职能部门已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从成长,但仍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造成青少年心理抑郁的主要因素。隔代的溺爱,父母的离异,单亲、留守等问题,都会导致青少年遭受心理创伤。

二、青少年生命意识的缺乏。表现为轻视、放弃生命。青少年因心理问题自杀率逐年攀升,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漠视、伤害生命。伤害他人和蔑视生命价值等现象频繁出现。浪费、虚度生命。大把的时间被用在刷视频、打游戏上面。

三、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一是缺少心理健康宣教和服务阵地,没有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教育,导致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没有充分的认知。二是社会上常把学业成绩优劣作为评价青少年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导致升学压力、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三是网络造就的虚拟空间隐藏着的各种消极因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三观塑造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专业队伍的力量薄弱。一是我区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的数量虽然有增加,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服务队伍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实践经验不足。二是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机制还不够完善,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关键。

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务必竭尽所能地预防悲剧的发生,从家庭、社会、学校全方位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为此我们建议:

一、重视家庭教育,倡导科学育才。 3-6岁是人格是孩子性格塑造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前置到学龄前。有关部门在为婚恋交友提供平台、场所的同时,也应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加大《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力度,营造温馨和睦的原生家庭。医院、妇幼保健院要在“孕期课堂”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帮助年轻父母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家长学校”不定期开展培训,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真正参与到青少年每个年龄段的成长过程,树立正确的育才观。

二、加强生命教育,丰富课外活动。学校教育中要促进生命教育课程系列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推进生命教育的开展,使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精彩,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还应把心理筛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中,全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实现分级评估。

三、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打造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宣教和服务阵地,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充分认知,不断营造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减少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 引领广大青少年建立乐观积极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四、充实专业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广泛吸收高素质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入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加快构建全周期、常态化的青少年心理筛查和干预机制;高效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室、辅导站的功效;大力宣传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扩大服务能力与服务覆盖面;积极开发心理健康咨询服务APP、小程序等,让心理咨询随时可预约,随处有应答。

关心和爱护青少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集众智、聚群力,携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