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总工会界别的委员张蓉。黑椒牛排、奥尔良鸡丁、胡椒猪肚鸡、西式鱼排……一道道预制菜品吸引着市民的目光。口感美味、免洗免切、省时省心,依托这些优势,我区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已经十分普遍,甚至部分餐厅八成以上的菜品都是预制菜。
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委员,有没有吃过预制菜?你们对预制菜您的评价如何呢?答案肯定是有人喜欢有人厌。
预制菜在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食品安全风险的问题。预制菜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时间跨度较长,并涉及冷冻冷藏环节,故其在食品保鲜乃至安全等方面存在更多风险点。如,可能存在食品变质、细菌超标、添加剂过量等问题。
二是长期食用会带来健康问题。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会减少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成分;为了增加味道,预制菜一般都是高脂肪、重口味,经常食用会增加患高血脂、高血压的风险,不利于身体健康。
三是产品差异化不足的问题。预制菜是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成品或半成品,受原材料、工艺、储运等条件限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这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品种丰富、口味多样的需求。
为此,我建议:
一、制定行业规范。牵头制定预制菜的质量安全标准,确保预制菜的质量安全。要求预制菜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追溯,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二、加强市场监管。区市场监管局应加强对预制菜产业的监管,针对市场上的预制菜进行抽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同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对那些不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标注加标签的预制菜生产企业给予曝光。
三、加强产业链融合。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打通原料生产、加工研发、仓储物流冷链、销售上中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链配套衔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总之,要想解决食用预制菜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监管等手段,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