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水市是浙江省著名侨乡,共有47.3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莲都区是丽水唯一的市辖区,有华侨华人6.5万余人,归侨侨眷4.2万余人。古堰画乡集聚了一批回国创业的华侨,有着较为丰富的侨务人才、商业资源。

2023年6月15日,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庄莉萍来到画乡古街调研后,提出古堰画乡可探索打造“侨韵街区”试点。莲都区委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把“侨韵街区”打造工作提上日程,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壮雄在2023年10月8日区委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做实侨界“聚力”文章,创新打造古堰画乡“侨韵街区”。2024年2月1日,张壮雄书记实地调研古堰画乡“侨韵街区”创建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古堰画乡“侨韵街区”创建工作,久久为功,持续加力推动侨胞与古堰画乡双向奔赴、共同成长。11月底,区侨联负责人在全省“侨韵街区”创建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全省发言单位仅4家)。
一、凸显出“一个主题”,嵌入侨味合理化。古堰画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越的现实条件,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优秀特色小镇。2015年,莲都区与法国巴比松市缔结友好城市,2016年在画乡成功举办“对话:山水与风景”中国写生大会,邀请法国、意大利、中国美院等国内外顶级美术大师参加。2018年,“古堰画乡—浙江特色小镇海外推广展”在巴黎开幕,丽籍海外侨团全程协助对接。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暨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有近300名海内外创客在此入驻发展。2019年被确认为第一批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4年被命名为省侨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古堰画乡每年接待海外侨团、侨务考察团30多批次,承办了“寻根之旅”夏令营、港澳台青年浙江行等活动。今年以来,该区将打造“侨韵街区”纳入到古堰画乡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中通盘谋划,突出“侨润画乡”的主题,把彰显“侨”的力量作为古堰画乡创国旅独有的差异化特色抓实抓好。
二、搭建好“一个平台”,创业环境优质化。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纵深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产业业态,建成艺术中心,加快推进十九都PARK的规划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的落地见效,为广大侨胞扎根古堰画乡创业生活营造良好生态,提高街区的“侨韵”集聚效应,充分挖掘莲都“侨”的资源,推进华侨要素回流。在理想艺站设立侨创空间,定期邀请返乡的侨胞参加“双招双引”推介活动,组织驻留在画乡的涉侨人员参加创新创业分享沙龙等活动。承接了中国侨商联合会知名侨商走进丽水莲都站活动工作任务,向知名侨商推荐了“十九都PARK”艺术文化商业街区、山海猩球、温德姆度假酒店等文旅项目。目前,大港头镇侨胞侨眷共315人,遍布6大洲40个国家,其中欧洲242人,亚洲41人。画乡区块创业创新“侨”业态有16家,其中画廊3家、餐饮民宿类9家、文创类2家、服务类2家。
三、运转好“一个专班”,落实责任清单化。我们整合各方资源,成立合力推进创建工作的专班,由区委统战部(区侨联)做好业务指导和综合协调,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牵头落实具体工作,区农文旅集团和大港头镇党委政府协同做好其他工作。发挥好工作专班对于创建工作的统筹推动落实作用,制定“侨韵街区”创建方案,责任清单抓实抓细。将涉侨元素和区域特色进行有效结合,在街区建筑风格、景观设计、户外广告、公共设施等总体特色和风貌中融入侨元素,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在古堰画乡景区主要出入口和重要节点明显位置设置“侨韵街区”主标识牌,在侨资门店布设体现侨身份和侨居地区的“侨联驿站”标识牌,以及展现侨居地区特色的工艺品。
四、建立好“一个机制”,为侨服务暖心化。我们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内部工作协调、服务侨胞工作交办、双向信息汇集交流、活动组织策划等机制。制定了季度工作计划和季度任务销号清单,定期召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每个单位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大港头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为侨服务窗口,印制为侨服务手册,为辖区内侨胞侨眷提供各项侨政咨询服务,衔接好卫健、司法、教育和经济等部门的资源,内容涵盖法律咨询、涉侨纠纷化解,健康咨询、联系就医,华侨子女入学、中高考加分政策咨询等服务,完善为侨胞服务的功能。指导大港头镇侨联开展侨界群众参与率高,互动效果好,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活动,根据“基层侨联+海外社团”模式,依托血缘、地缘、亲缘拓展海外侨胞联络面,密切联系侨界代表人士。深度挖掘与侨相关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古堰画乡侨胞返乡创新创业的故事,利用新媒体多渠道加强“侨韵街区”的推广宣传等,让凝聚侨心侨力侨智的更多“盆景”变为“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