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乡镇部门动态
莲都“五一”期间消费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作者: 朱旭君   来源: 区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 2023-05-09 17:04:13

“五一”期间,莲都区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莲都区市场监管局加强消费投诉举报热线值守,着力畅通诉求渠道、强化监管维权、回应民生关切,共同营造放心安全良好消费环境。

一、消费诉求基本情况

五一节日期间(4月29日-5月3日),莲都区市场监管局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121件,同比上升72.86%。其中投诉71件,同比上升136.67%,目前已办结14件,挽回经济损失5000元;举报30件,同比上升25%,咨询20件,同比上升25%。按来源渠道分,12345热线投诉举报咨询共81件,其中投诉44件、举报17件、咨询20件;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37件,其中投诉26件、举报11件。面对短期激增的投诉举报,莲都区市场监管局节日期间共出动人员120余人次,科所联动开展明码标价、特种设备、商品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以快处置、快回复确保假日消费市场平稳有序。

二、投诉类别分析

(一)投诉情况分析。按消费渠道分:线下消费投诉50件,占比70.42%;线上消费投诉21件,占比29.58%。

(二)按消费对象分。商品类投诉40件,占比57.14%,排名前三的为食品安全类18件、不履行自己明示或与消费者约定的三包义务9件、不正当竞争2件,合计占比72.5%;服务类投诉31件,占比42.86%,排名前三的为食品安全类9件、售后服务类8件、合同类8件,合计占比87.10%。

(三)反映较为突出问题。分别是:1.食品安全:主要反映三无产品、变质(霉变)产品、食品中有异物、食品宣传疗效和未及时提供服务等;2.售后服务:酒店、摄影店、餐饮店、服装店未按约定退货、提供服务和售后三包等;3.广告宣传:某旅游景点夸大宣传诱导消费,或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

三、举报情况分析

(一)按渠道分。线下消费举报24件,占比80%;线上消费投诉6件,占比20%。

(二)按客体类别分。商品类举报14件,占比46.66%,其中排名前三的为广告类违法6件、食品安全类违法3件、价格类违法2件,合计占比78.57%;服务类举报16件,占比53.33%,其中排名前三的为广告类违法5件、食品安全类违法4件、无证无照类违法2件,合计占比68.75%。

(三)反映较为突出问题。分别是:1.广告类:主要反映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存在虚假宣传、诱导宣传、反不正当竞争等情况;2.食品安全类:主要预包装食品标签、食品腐败变质;3.价格类:主要反映明码标价、反向抹零等。

三、消费诉求特点分析

一是线下消费阶段性增长,餐饮住宿旅游等诉求相对集中。涉及线下消费诉求占投诉举报总量73.27%,因食品安全和虚假宣传等引发的消费纠纷和维权诉求相对集中,主要反映就餐中存在异物、食物变质、未按约定提供服务或夸大宣传等方面问题。

二是品质消费需求趋增,经营者服务仍需优化完善。涉及经营者服务品质问题的诉求达69件,占投诉举报总量68.31%,主要反映部分经营者长假期间服务缺位、食品安全存在隐患、不履行“三包”义务、客服敷衍推脱、消费者体验不佳等。

三是消费维权站点作用凸显,商圈消费投诉明显下降。节前,对设置在银泰城、万地广场、处州府城、中山街等商圈综合体内的消费维权联络站点开展消费投诉处理培训,规范投诉处理流程,压实经营主体的主体责任。假日期间,四大商圈通过12345热线投诉举报的仅6件。

四是食品安全严守底线,食品类消费投诉举报平稳处理。接到食品类投诉举报34件,主要反映食品新鲜度、餐饮质量、预包装食品标识标签、促销宣传等方面纠纷。在长假期间每日安排值班人员对食品销售单位、餐饮单位开展检查,对存在的纠纷及时处理到位。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是推进放心消费单位建设,优化环境事前减纷。进一步深化放心消费在莲都建设,协同各部门推进消费纠纷较为集中的行业、领域开展放心消费单位建设,力促推进全域放心消费创建,落实市场主体责任,提高消费者消费纠纷自主化解意识,实现消费纠纷源头化解,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有效筑牢消费纠纷“事前防线”。

二是拓建消费维权联络站点,畅通渠道事中提速。在现有消费维权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消费维权联络站点的布局建设,确保消费集中区域的商场、街道联络站点全覆盖。同时指导相关经营主体肩负起社会责任,配齐配强站点人员力量,统一规范投诉处理流程,提升投诉处理时效,实现外溢投诉量持续下降。

三是构建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体系,压实责任事后解忧。通过归集、分析经营者履行经营义务和因侵害消费者权益被投诉、处罚、警示等信息,建立公开透明的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体系,集中展现市场主体情况、受理业务量、消费投诉详情、潜在消费风险等多个维度情况,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同时围绕重要消费节点,锚定消费领域热点,聚焦短期内投诉较为集中的经营单位,开展行政指导和行政约谈,有效筑牢消费纠纷“事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