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园地
您当前位置:

百年鱼跃助推乡村振兴大业

发布日期:2023-02-03 13:48:48     文章来源:莲都区政协 访问次数:

陈旭东口述  吴雪梅整理

2006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在丽水调研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要求。当时我刚刚接手濒临倒闭的鱼跃酿造厂,面对重重困难和种种困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一晃14年过去了,鱼跃公司不仅成为了“两山”理念的践行者,而且是“两山”理念的受益者。我们传承、发扬了食品类浙江百年老字号,实现了多产业融合。企业已从单一做酿造食品向同时做文化传播转型,成为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工匠精神、处州美食体验式教育的阵地。

鱼跃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经常对员工说:“鱼跃人的使命就是把丽水的水和空气卖到全国甚至全球,具体工作就是以工匠精神和非遗技艺把丽水的绿水青山发酵成舌尖上的金山银山,我们的社会责任就是带领更多的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缘于热爱,接手濒临倒闭的酿造厂

鱼跃,始自1919年,取 “鱼跃龙门”之意。百年来,从创始人应德生“实业救国”开始,一直都以产业报国来传承、弘扬鱼跃。2006年,到我手上,已经是第十代。

当年,我是卖掉经营状况良好的铜件厂,在家人的反对中,接手濒临倒闭的鱼跃酿造厂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做?我也说不上个一二三,我小时候是吃这鱼跃酱油拌饭长大的,心中对它有感情,觉得这个老牌子不能倒。

接手鱼跃后,面对的困难比我想象的大多了。

当时丽水市每个县(市、区)都有酿造厂,还有外来的大品牌酱油、黄酒、醋,很多消费者一味追求便宜,为了经济效益,酿造厂都打起价格战,通过降低原材料、缩短酿制时间等来压低价格。

古法酿造和工业化酿造不同,就单说酱油吧,千斤缸里晒制酱油,需要露天晒制180天以上,没有化学成分和防腐剂,一年只能酿造两批。而工业化的生产线,时间可以控制在个把月。

从生产成本上来说,古法酿造并不占优势。古法酿造还是工业化酿造?当时鱼跃酿造厂内部,两种声音势均力敌。

有一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当下我豁然开朗,我们丽水是中国生态第一市,是全国唯一水和空气两项指标都进入前十的城市,而酿造食品所需要的六大元素:阳光、水、空气、粮食、微生物,再加上时间的等待,每一个元素,都是大自然对丽水人特别的馈赠。我坚信,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传统技艺的古法发酵,绿水青山肯定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

很快,我统一了全公司员工的思想,坚持传承源自北宋秦观的传统酿造技艺,开发了黄酒、白酒、酱油、食醋、豆豉等系列传统食品。

然而,好东西未必能卖出好价钱。面对健康食品和好吃好看,许多人还是选择后者,经不起感官的诱惑。

因此,我发现鱼跃不应该只卖产品,还要传承产品背后的文化,当务之急是做食品安全健康科普。

从2008年起,我创立“鱼跃1919科普馆”,成立食品安全科普志愿服务队,全年义务开展食品卫生科普活动,多年来累计接待超过15万人次,科普馆被评为丽水市特色科普馆。

通过科普,让大家对鱼跃有了新的认识,一改以往对酿造厂又脏又乱的观念。

当时,鱼跃酿造的酱油露晒车间设在屋顶,几千口大缸整齐排列,用玻璃盖着,防尘防雨,下面还有一层网罩防蝇。参观后大家不无感慨:“想不到食品酿造企业搞得比自己家里的厨房还干净。”

渐渐的,鱼跃品牌被重振,企业成了当地唯一“活”下来的酿造厂,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成了“浙江老字号”企业。

品牌有了,对于质量,我更是牢牢把关。我经常对员工说:“酿造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我还经常教员工认一个字:“食字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个良,只有有良心的人才有资格做食品。”

记得2014年8月20日,丽水部分城区发生洪灾内涝,受灾的粮食经营户找上门来,请求鱼跃帮助购买被洪水浸泡过的大米,说这些大米用来酿酒制醋没问题,价格可以便宜一些。考虑到用这些大米生产出来的鱼跃产品质量肯定会受影响,我顾不上朋友的情面,坚决拒绝了。我对他们说:“不要说便宜一点,哪怕是白给也不能要啊。”

后来,这些朋友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成了鱼跃产品的忠实用户和免费宣传员。

依托资源,我们是一家卖水和空气的百年老店

丽水是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抓手,而我们鱼跃则是以“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为抓手。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2018年的9月13日至17日,是中国第五届非遗文化博览会,共有1500多家企业参展,许多企业都是把产品拿到展位上就是了。可我却想,产品可不是非遗文化,整个制作技艺才是非遗文化,何况此次博览会的主题是“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于是,我就把整个制作过程的设备:千斤缸、大型木制压榨机、酱酪、百年老店官酱园牌等,整个场景的工具和设备专门雇了一个车运到了山东济南。

会场上,我又把自己打扮成当年的酱油公形象,挑着酱油担,我吆喝着:“秀山丽水,百年鱼跃,打酱油哎!”这一挑就挑了一个礼拜,自己的肩膀也挑肿了,晚上我用止痛膏一贴,到后面几天肩膀都烂了。

可是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一挑居然感动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项兆伦副部长,他让我用一句话把鱼跃总结出来。那天,我现场突然来了灵感,我回答说:“鱼跃是感情酿造文化,时间发酵产品。”他尝了我们的酱油说:“酱油就要吃鱼跃这样子的。”文旅部非遗司王晨阳副司长说:“这几天你最累了,人家都可以坐的,只有你是站着的,而且要挑着吆喝起来,来来来,我替你挑一肩。”我更没想到,这一挑,让我们成了现场焦点,有了央视7套、11套,山东台等全国各大媒体的采访。通过这一挑,我们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丽水莲都,我深受鼓舞。

第二个故事:

2019年9月16日,丽水(上海)周推介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作为丽水莲都非遗代表参与了农文旅展示。我又把酱油担挑到了上海。开幕之前,我们的市委书记胡海峰亲临现场观摩,我向胡书记汇报说:“我们是一家卖水和空气的百年老店。”胡书记表扬说:“你这个不得了。”随即,我又接着介绍:“至今我们公司有十位掌门人,一到三位是爱国商人,为抗战和教育做贡献,从第四代到我个个都是共产党员,支部书记。”胡书记肯定我们说:“你们这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且鼓励我们要做好这个产业。

心系“农”字,研发新产品培训农民强素质

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中说了一句话:“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用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们鱼跃发展壮大了,当然好,但还不是真的好!作为丽水市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带领大家一起过上美好生活,那才叫真的好!

丽水地区盛产柑桔,多年来柑桔产业只作为水果销售,因市场容量有限,农民兄弟们经常陷入卖桔难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公司研发团队承担了莲都区科研项目——桔子原汁酿造果醋的新技术研究。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桔子果醋的开发,既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又为桔农解决了后顾之忧,增加了收入。这项桔子深加工的新思路,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多年来已经累计加工蜜桔数千吨。果醋产品曾获得丽水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名优博览会银奖。

为进一步拓宽莲都特色农产品“处州白莲”深加工途径,我们又先后成功研发了“处州白莲酒”“处州白莲醋”等白莲系列酿造产品,并在连续两届的处州白莲节上深受好评。白莲系列酿造产品的开发丰富了处州白莲的产品结构,提高了白莲的产品附加值,也提升了“处州白莲”的影响力,并带动了农民增收,为白莲深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鱼跃研发团队还在积极研发板栗醋、蓝莓醋、火龙果酒等以丽水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产品。研发成功后将开拓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

公司还连续多年承担了莲都区农办的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多年来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公司还被授牌为“丽水市乡村振兴讲习所”。本人也于2019年被评为“乡村振兴丽水先行”年度贡献人物。

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经过多年的精心谋划和建设,2019年9月19日,寄托着鱼跃人梦想的“鱼跃1919文化产业园”,终于在莲都区碧湖镇碧云街862号建成开园。这标志着鱼跃的产业融合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里将是鱼跃进行科技创新、文化弘扬、产业融合的一个崭新平台。

鱼跃1919文化产业园,由“古法酿造展示区”和“鱼跃文化创意区”两大区块组成。古法酿造展示区,包括露天晒场、古法发酵池、灌装生产线,以及酿造技术研发中心。鱼跃文化创意区,包括鱼跃酿造博物馆、邮说党建展厅、非遗展览馆、养生科普馆、幸福养生讲堂、丽水旅游产品展示中心、缸缸工坊等。

鱼跃1919文化产业园,是集生产、文化、旅游、养生、研学、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九龙湿地、古堰画乡等景区,为丽水增添了一个有品位、有文化内涵的休闲养生旅游景点。2019年,鱼跃1919文化产业园又获得了“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从开园到2021年7月底,累计接待团队800多批次,共5万余人次。

如今,鱼跃公司已融入瓯江中上游的文旅经济带,我们将承千载技艺,传百年匠心,尽心做好优质酿造产品,让更多的人享受鱼跃带来的美味。同时,努力做好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和文旅融合,为周边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真正担当起百年企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为乡村振兴大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陈旭东,丽水市政协委员,莲都区政协常委,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雪梅,丽水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