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处州府,大大碧湖洋”一语道出了碧湖曾经的辉煌。忆往昔,这座千年古镇也曾历经困局,近30年滞后发展,与同属丽水重镇的缙云县壶镇、青田县温溪的差距较大。2022年,区委区政府谋篇定局,按照“人产城”的底层逻辑全面加快碧湖新城发展豹变,五区五景的系统布局,勾勒出了万物通济、未来鱼城的发展蓝图。当前,新城处于“蜕变、蝶变、豹变”的关键窗口期,然而“新城”的风貌出来了,“老镇”的弊病犹存!
一、新城发展存在短板
(一)人口集聚难。新城建设第一要素是人,千亿级的产业需要配套的产业工人和服务人口。当前存在常驻人口聚集缓慢,外来人口少,引人留人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
(二)城市管理能级弱。随着碧湖城镇面积增大、人口增多,城市管理问题凸显:一是执法难度大。镇区占道经营、停车乱、停车难等问题突出,碧湖镇城管中队、交警队人员力量不足,执法跟不上。二是保洁标准和质量不高。目前,碧湖镇区保洁价格为每平米4.5元,与莲都区中心城区保洁每平米11.25元相比单价较低,保洁质量堪忧。
(三)城市公共设施缺。公共服务设施是郊区新城发展的普遍瓶颈,也是未来新城功能提升的关键。调研中发现,公共厕所的数量和标准、垃圾中转站、工业垃圾收储设施、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凸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公交班次少,运营时间短,镇内公交未开通,难满足在碧湖投资、就业人员出行需求。
二、创新发展,打造共富共美幸福新城的建议
当前,如何突破这些制约瓶颈,把碧湖建成绿色人文宜居宜业宜游之新城?新年伊始,张壮雄书记在全区干部大会上指出“新赶考路上,我们和其他地方一样,站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跑道上,如何扭转跟跑的短板劣势?必须用好创新引领这把金钥匙,找准创新、改革、开放齐头并进的科学路径,高质量回答好易炼红书记的“十八问”。碧湖从“老镇”到“新城”,生命力在创新。我们建议:
(一)新的人口布局,创新发展“内聚效应”。未来碧湖新城是莲都新增人口集聚和市区人口疏解的重要“蓄水池”,按照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把人口布局放在突出位置。
1.拆除政策藩篱。紧抓丽水市委《关于大力推进跨山统筹全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的政策红利期,积极向市级层面争取以市域为单位的大搬快聚、下山脱贫等城市化政策,如,青田县章村、桢旺,松阳县裕溪、象溪、板桥,云和县石塘、朱村等地经济流向在碧湖,如能优化政策,打通新城与邻近县际间的断头路(如,莲都南山到青田北山公路),加大“碧湖新城”虹吸效应。
2.打造产业集群。新城集聚人口的胜负手在于清晰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美丽健康、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产业等集群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现有各类企业增能扩容,为发展注入更多“活水”。
3.放宽落户条件。新城的落户政策要大胆借鉴其他城市几乎没有门槛的人才政策。如苏州租房即可落户,福州“零门槛落户”等政策。加快跟进区外人员购房落户享补政策,凡购买新城商品房、商业门面,且办理户籍迁入的,按每平方米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补贴,设定补贴上限数额。如重庆潼南区出台《加快提升城市人口集聚十条举措》值得借鉴。
(二)新的智慧城市,创新治理“内生效应”。提升城市品质,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创新的城市治理奠定新城经济发展基石。
1.整体智治助力全域管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打造“一网统管”的城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碧湖社会“智理”能力。成立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中心,打造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统一指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将涉及治理的执法中队、城管中队、环卫所等搬到中心办公,整合运行监测、矛盾调处、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6大类职能,构筑现代化全过程闭环高效治理体系。一张数字大屏展示各类信息,一站式解决社会治理大小事。
2.权责明晰提高管理效率。理顺区镇两级事权职责,加强区级各职能部门对新城建设和管理的职责,建立协调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碧湖新城,提高管理效率。
(三)新的城市形态,创新功能“内拓效应”。积极推动中心城区优质资源向新城导入和共享,才能创造高品质生活和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新形态。
1.建设高品质“宜学”之地。高起点布局新城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软实力。打好品牌托管、强校共建、名师名校长等优质教育资源招引“组合拳”,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落地新城,建设一批基础教育“未来学校”。促使教育资源配置对新城建设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2.建设“医研企”创新联合体。结合新城纳爱斯美丽经济园、医美康养等“美丽健康”产业,打造医、研、企创新联合体,核算白桥、西乡、画乡、高溪、九龙五区人口布局,建设优质医院。同时,推进新城“老有康养”服务体系建设。
3.建设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依托市级“三区三县”规划,布局三区(主城区、经济开发区、碧湖新城)半小时快捷交通网和环形轻轨;开通碧湖新城内公交循环专线;打造绿色慢行系统,合理设计静态交通设施。
4.建设区域特色功能设施。按照体现城市个性和特色布局。如,莲都作为唯一市辖区的地域优势和我市华侨资源优势,建立“华侨总部经济服务中心”,精准服务超万亿“侨资”回流和高精类海外人才回归;再如,依托古堰画乡全国知名度、美誉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影视拍摄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双基地”。立足碧湖古建筑、画乡山水美学,建议推出沉浸式娱乐体验和影视研学项目,引进影视制作、网络直播及短视频制作、影视IP衍生品开发等企业入驻碧湖。建设浙西南大型会展中心,集展览、会议、商务、活动、赛事、演艺、餐饮于一体的大型会展综合体,打造“1+N+X”展会体系(即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展会,N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专业品牌展会,X个其他产业类展会和消费类展会),使会展业成为莲都集聚资源、助力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白桥区块作为青年型发展实验区,布局青年人才公园、户外露营地、商业综合体等年轻人休闲娱乐设施,打造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碧湖,从老镇到新城建设,是我们这代新老莲都人的使命。用好创新深化这把金钥匙,未来,定能描绘出“强富美高”壮丽蓝图,向着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先行不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