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园地
您当前位置:

我所经历的保护传承丽水方言工作

发布日期:2023-01-12 16:34:34     文章来源:莲都区政协 访问次数:

刘进千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丽水方言,俗称丽水话正在逐渐消失。丽水话虽土,但它是丽水人的根,更是丽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我于1966年12月参加丽水市人民广播站工作,担任播音员。1963年高中毕业,我在家务农,后担任灯塔大队会计。也经常为广播站写稿,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声音留在了广播站录音带上。一次广播站女播音员姚爱菊在放录音时,把我的录音放出来了,给当时的广播站负责人吴刚戟听到,他说这个人声音很好,丽水话也讲得好。广播站需要一个男播音。吴刚戟派干部郑秀星到大队办公室找到了我。这样我因丽水话幸运地进了广播站。

丽水市人民广播站创办于1956年2月。广播站自办节目播音以丽水话为主,几任播音员都是的,1966年我成为丽水市人民广播站第一位男播音。从此,丽水市人民广播站节目播出有了男女对播。

丽水市人民广播站用丽水话录制节目,讲的丽水话不是特别土,是丽水城里的腔调照着书面稿子读,可以说是丽水普通话。这样讲丽水人喜欢听,特别是农村听众觉得好听,感到贴近、亲切。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丽水人回到家乡,听到广播里播出的丽水话,好像在家里与家人讲话一样,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他们听到的不仅是丽水话,更是一种思乡情结。

1968年以后,全县5个区、1个镇、36个公社广播站有了自办节目,自办节目都用丽水本地方言播出的。从1973年开始,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要求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丽水市人民广播站的新闻类节目、区域性合作节目、社教类节目、文艺类节目都用了普通话播出。对农节目、天气预报和广告寻人、寻物等服务类节目还是用丽水话播出。

1981年丽水市人民广播站开办了为农服务专题节目《农业顾问》,一直都用丽水话播出,其中有一个栏目叫《顾根福谈生产》,还采用男女对话。作者和编辑用丽水话编写稿件,播音员讲起来比较顺口。这个节目办了20多年,成为一档名牌节目,在丽水农村家喻户晓,《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7年)》曾作过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普通话的推广,丽水话正在逐渐消失。丽水市区很多家庭流行着两种话,大人讲丽水话,小孩讲普通话。大人和小孩交流往往又是用普通话,特别是本土老人不会讲普通话,只好普通话夹丽水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丽水人多数听不懂也不会讲道地的丽水话了。我的孙子,4岁进幼儿园,7岁上小学住校,现在大学毕业又去国外就读,他基本上不会说丽水话。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最纯正的丽水话,2012年7月,莲都区档案局(馆)启动丽水方言语音建档工作。我被聘为丽水方言音档建设专家组成员,专家组由刘进千、郭遵天、唐宗龙、唐志达等五人组成。决定在莲都区中心城区(原城关镇范围)开展“最地道丽水方言发音人”评选活动。

在《处州晚报》上发出“海选令”,寻找最地道丽水方言发音人。要想当最地道丽水方言发音人,条件要求蛮高,年龄在60岁以上,在城关镇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要求父母和配偶都是本地人),没有在莲都以外的地方长期居住或工作,能说地道的丽水话,身体健康,音质较好,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海选令”一发出,市民踊跃报名。经过审查,共有32人符合条件。

2012年8月7日,32名老丽水齐聚在莲都档案局(馆),争当最地道丽水方言发音人,展开了激烈角逐。评选主要是通过面试,我担任了主面试官。面试前向每位选手发一份面试文件,要求对提问的内容,用最纯正、老派的丽水话表达出来。我对32名选手一一进行了提问。其中现场即兴发挥这一项可谓是亮点多多。有的用丽水话讲故事、童谣,有的说快板,有的讲顺口溜。一些被人们遗忘了的谚语、俗语用丽水话一讲显得别有韵味。

经过一天的面试,最后专家组人员根据有关标准,比如丽水话表达是否纯正无误、口齿是否清楚等进行打分,选出了6名入围调查对象,参加统一口音,制定方言语音自选文本工作。这6名人员是熊远龙、郑伯青和金美玉、周丽君、唐志美、王知芳。根据省里要求,发音人应为男性。对比各方面条件最后确定熊远龙为丽水方言发音人。

丽水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吴语浙江分区丽衢片处州方言小片,博大精深,不仅保留了唐代的一些用法和读音。而且,日本语里有相当多的丽水话,这在曾上门拜访的日本留学生那里得到了证实。丽水话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古方言特征,是吴语里保留江东方言最多,最好的方言地区。评选专家组人员和入围6人对照省里下发的方言语言建档规定文本进行咬文嚼字、统一口音。

微信图片_20230112163216.png

丽水话可分为城区话、碧湖话和北乡话3个方言片。这三片方言互相交流无障碍、但声韵调有差异。丽水话经过千年的发展变化,在交流中一个字、两个字都有不同的讲法。比如“今天天气很热”,这个“很”字,可以讲“赫乐(lè)”热和“死人”热。又如“到处找水喝”中的“到处”两个字,丽水话有“绕天世下”“统天世下”“满天世下”三种讲法。大家统一口音,认为“很热”讲“死人热”,“到处”讲“绕天世下”比较确切些。

评选活动最后一个程序就是录制丽水方言语音规定文本和自选文本的音视频。9月25日在莲都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制作室录制。熊远龙作为发音人,除了用丽水话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外,还有用丽水话讲字、词、句和短文近3000字的丽水话标准发音。其他5人参与了丽水方言自选文本的音视频录制,金美玉的快板《讲讲锻炼》,唐志美的民谣《月亮光》,郑伯青的《六门谣》,周丽君和王知芳的童谣《老鹰抓小鸡》《游戏前的对话》。专家组唐志达录制了《我的名字叫丽水》。还邀请了丽水鼓词非遗传承人黄景农的丽水鼓词《陈十四出嫁》选段的音视频录制。

图片1.png

2015年4月初,经丽水市图书馆推荐,我和唐志达、金美玉还应邀参加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浙江方言数据库丽水话的音视频录制。4月9日,我们三人来到丽水市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的同志向我们三人发了“荣誉证书”,并开始录制。我录制的内容是省里规定的方言语音建档文本。即:“你是哪里人”“今年几岁”“叫什么名字”“今天热”“今天很热”“天亮了”“快起床”“吃过没有”“吃过了”“今天天气好”“太阳出来了”“明天、后天天气不好”“听说要起风、打雷、下雨、甚至要下雪”“早上吃鸡、中午吃鸭、晚上吃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姐姐、弟弟、舅舅、姨妈、姑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用纯正、地道、老派的丽水话作了回答。唐志达录制了丽水话版《我的名字叫丽水》。金美玉录制了丽水话版快板《讲讲锻炼》。

2019年9月,我的一位在美国留学亲戚,她想了解家乡的语言文化,听听乡音丽水话。于是在网上搜索,结果搜到了浙江方言、吴语—丽水各个地区方言的语音视频。视频一打开看到是我,马上将视频转发给了我的女儿。然后,这一语音视频在丽水广为传播。

为了保护和传承丽水方言,为子孙后代留下纯正的丽水话,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丽水电视台《丽水文化休闲》频道每周六天播出的“老白谈天”。莲都区融媒体中心微莲都公众号推出了丽水方言《都妹说气象》栏目。金美玉参加了市、区志愿者队伍,用丽水话快板宣传“垃圾分类”等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深受欢迎。

2020年10月

作者简介:

刘进千,莲都区融媒体中心退休干部,曾任丽水市(县级)广播电视局编辑部主任、广播站站长,莲都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