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迎春
“不瞒你说,我的心情是到了今天,才稍微好一点。”这是里东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李五兴,见到我时说的第一句话。一说完,他的双眼就蓄满了泪水。
我于2015年11月21日,就是里东山体滑坡事件发生后的第九天,在人来人往的里东村委办公大楼里,见到了李五兴。出乎我意料的是,李主任是个一说到动情处就流泪的男人。下面,就是李主任跟我述说的抗灾经历。期间,他无数次的动容流泪了……
2015年11月13日夜晚10点左右,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李五兴,象往常一样,这个时间点就坐到床上去看电视了。这是他一天中最为惬意的时刻,也是他入睡前的日常动作,因为他每天睡觉前都要先看会儿电视的。
当晚,他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小,因为他的妻子正抱着不满周岁的外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着哄小家伙睡觉。为不影响小外甥的入睡,李主任简直就是在看“哑剧”电视了。
11月13日夜晚10点20分之前,细雨蒙蒙的里东村,跟平时一样,一切都是安宁平静的。
突然,一阵清脆的石头滚落声,从纯粹的单音“唰…唰…唰…”,变成巨大的“滚顿滚顿滚顿滚顿……”的混合音。
这石头的滚落声,犹如一把犀利的剪刀把里东村宁静的夜幕撕裂开来,让李主任心中一颤。
紧跟着,相继传来的就是响亮而清脆的木头等折断声……接着,进入耳膜的就是一声沉闷而巨大的山石泥土混合压盖的声音……这瞬间爆发出来的一系列声音,让李主任冥冥之中,感觉村庄出大事了……
里东村原名岭东,位于莲都区西北部、雅溪镇东北7.5公里处,是由上半村、下半村等6个自然村组成的。里东村整体村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50亩。全村现有户籍人口1550人,其中,常住人口600人,外出务工人口950人,姓氏以李姓为主。里东中心村现有住户368户,户籍人口总计820人。穿村而过的金丽温高速公路和丽雅公路,犹如一把撑开的剪刀,把里东中心村的上半村和下半村隔离开来。上半村位于西边一侧的门前山山体,2012年检测为地质灾害点后,山脚底下13户村民的房子就全都搬离了,只剩下7幢空房。2015年2月开始,政府就进行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滑坡治理工程建设了。据了解,2015年11月13日晚当地并没有太大的降雨,平均降雨量只有6到8毫米,但之前的降水量大,截至13日上午8点的数据显示,近24小时平均雨量36毫米,有13个站点超过50毫米。
李主任所在的是下半村自然村,凭借第一感觉,他认为村庄出大事了,就是门前山的山体滑坡了。于是,他就第一时间,穿好衣服,跑到把下半村与上半村间隔开来的金丽温高速公路和丽雅公路的交叉口,发现全长120多米的金丽温高速公路涵洞,全都被泥土淤塞了,自然的,丽雅公路也被泥土堵塞了。此时金丽温高速公路,俨然,就成了一堵隔开了下半村和上半村的严严实实的城墙。只见,上半村那边下着绵绵细雨的天空里,火光闪跃,不时,响起一阵阵的爆炸声……
这时,李主任确认上半村出大事了。于是,他就禁不住大哭起来了,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村支委武勇仁,叫他赶快用广播通知全村村民,出来抢险……
紧接着,由于金丽温高速公路和丽雅公路交叉的涵洞口,全都堵塞了,李主任只得爬到下半村山后与高速公路连接的栅栏处,用力撕拉开来,跑到高速公路上去看,下半村和上半村电线全都断路了,漆黑的天地间闪烁着电线碰撞发出的炸裂声和火花,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电线烧焦之味……黑暗中,李主任就听到上半村那边传来的,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叫声……他用手机电筒一照,发现,上半村靠近西边一侧山体的十多幢房子,全都被山体滑坡冲下的巨大的泥石流掩没了,原本从高速公路下面流淌而过的大坑,突然间,被山体滑坡的泥石堵塞成为一个堰塞湖,溪水倒流,浸漫了上半村的半个村庄。
这时,李主任站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给雅溪镇镇长孙海波、副镇长张挺,分别汇报了突发的灾情。领导要求他,第一时间开展转移灾民、组织抢险等工作。
当李主任从高速公路栅栏处,返回到下半村时,发现大坑的溪水,已经倒流到上半村最上游了,且从第一个涵洞口流出,直接流到下半村来了。于是,他就立即跑回家里,抱来一床棉絮,塞在李春祥家的通水口,因为,这个洞口的水是直接流到村子中央去的。
面对这突发灾情,李主任觉得转移灾民是最重要的。于是,他就叫当晚留在村里的村双委所有干部和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第一时间帮助村民转移。一开始,大家想到的转移地点,是下半村里处于村子上面的大会堂,就是2015年刚刚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当晚,让李主任感动的是,在这危难时刻,留守在村里的村干部和党员,全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当晚,从村口大道通往大会堂的交叉路口,白天正在进行电线埋设施工,刚挖了一个大洞。为防止人们在转移时跌倒坑洞里,党员武东衡点燃了一根蜡烛,一直站在坑洞旁边给村民们照明指路……当晚,村里85岁的瘫痪老人李志祥,就是第一生产队队长李胜和村民李伟平,轮流着背到大会堂的。村中不肯离家避险的87岁李振琢和老伴,夫妇俩就是村里党员干部尽力劝导下才撒离的。虽然,后来根据领导要求,把灾民安置地点改到村庄最下面的李氏祠堂,由于大家齐心协力,全村300多人,全都在第一时间安全转移到指定地点。
当晚,正当李主任忙着转移村民时,他自己家里也进水了,家里的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等全被水浸泡了。为此,他妻子打电话叫他回家,帮忙把这些物品搬到二楼去。“我哪有时间回去!”这就是李主任给妻子的回复。于是,李主任家里一楼所有的家用物品,全都被洪水浸泡了。
第二天,丽水市、莲都区立即启动地质灾害特别重大一级响应,成立了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交通保障等10个专项工作组。李主任作为村干部,先是帮助安置各个工作组的办公地点,如把法律咨询组安排到村民李建兴家办公,把通讯指挥组安排到村民李胜家办公等。看到公安指挥组没有带来电脑,李主任就把自家的手提电脑,拿给他们用。其次,是给村里所有受灾的村民们,及时发放各种生活救援物资。因为那几天寒风冷雨的,气温很低,受灾的村民们特别需要各种生活物资。当然,李主任作为当地最熟悉情况的村干部,最重大的一个任务,就是在受灾现场当救援指挥,具体帮助指导救援人员确认各个受灾家庭所在的准确位置。
灾后的日子里,李主任一天到晚就如“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地忙碌着,有时在村里帮忙发放物资,有时到受灾现场具体指导救援。到16日,即灾后第四天傍晚,他突然感觉自己两脚迈不开,眼睛红肿得睁不开。这时,他才发觉,自己已经三天三夜都没睡过觉了,也没有好好吃过一餐饭了,三天来只是在肚子饿时,碰到什么就吃点什么了……这时,村民李光贵看到他红肿的双眼,就送他一瓶眼药水。直到此时,李主任才拿着眼药水回家去休息一下。
作为里东村的村民主任,李五兴很理解村民们失去亲人的痛心感觉,作为一个生于里东长于里东的村民,他更是深切同情村子里那些突然遭遇灾难而离世的乡亲们。每当他想起,曾经跟他一起建设里东村美丽乡村的两个村支委,即58岁的吴志根和60岁的陈君香时,他就心痛得泪流不止。从14日到21日,每当记者采访他时,每一次他都会数度出现哽咽难语的状况。为此,在11月19日,即村民遇难的第七天,按照当地风俗,家人要在头七这天举行亡灵祭奠仪式,他非常理解乡亲们祭奠遇难者那份伤悲而急切的心情。最后,通过沟通,让村民们统一集中于村庄的最下面,即下半村的水口处,悬挂着“死者一路走好!”的横幅,以焚烧冥币、祭祀品等方式,进行头七祭奠仪式。
“作为村干部,接下来的工作,如安抚工作、安置工作、重建工作等,没有一样是轻松的。但不管多难多累,我的宗旨就是用心去做,并尽力做好!”李五兴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又有力。
作者简介:
任迎春,莲都区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莲都区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