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区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及解读 >区政府文件 >政府办公室文件
首页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莲都区环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2023年)的通知
索引号: 331102000000/2022-51505      发布机构: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9-09 15:35:13

文号:莲政办发〔2022〕47号

生效时间:2022-09-09 15:35:13  废止时间:0000-00-00

索引号 331102000000/2022-51505 文号 莲政办发〔2022〕47号
发布机构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2-09-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莲都区环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2023年)》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1年-2023年)

为加快莲都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变现有基础设施老旧、标准低、智能化监管手段不足等情况,更好地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根据《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以及《丽水市规划区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7-2030)》等要求,结合莲都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完善功能、提升质量”的理念,加快构建“功能配套、管理科学、安全高效”的环卫设施设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提升环卫基础设施水平,加快补齐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环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助力打造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莲都,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目标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有序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本着布局合理、节省用地、节约投资、促进管理和发展需要的原则,从2021年起通过三年努力,新建、提升和改造一批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终端处置设施等,环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布局完整、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体系。

三、具体任务

(一)莲都区智慧环卫项目(2021—2023年)

莲都区智慧环卫项目总投资1215万元,主要分为软件部分建设和硬件部分建设两大块内容。一期总投资615万元,内容包括建设监控中心、改造9座智慧公厕、11座城区垃圾中转站监控布点、安装垃圾分类投放监测点位等;二期总投资6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乡镇垃圾中转站监控布点、智慧公厕扩面升级、垃圾分类监测点位补充升级等。智慧环卫结合管理平台完成对环卫作业效果、环卫作业车辆、环卫设施、终端处置等的管控,提升环境卫生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二)垃圾终端处置设施

1.务岭根垃圾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2021—2022年)。浓缩液处理选择蒸发工艺,处理后成品仅有蒸馏水和盐泥。其中,蒸馏水出水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直接进行达标排放,盐泥经固化并经检测符合固体废弃物填埋要求后,直接封包进行填埋处理。投资约1980万元,处理规模为100吨/日。计划2021年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与审批,2022年完成项目建设。

2.务岭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2023—2025年)。根据“一场一策”调查结果,对务岭根垃圾填埋场进行整体治理,实现飞灰分区填埋,部分填埋区域封场。投资约6000万元,计划2022年完成场地调查,2023年完成初设批复,2025年完成项目建设。

(三)排山环卫停车场项目(2023—2024年)

排山环卫停车场项目拟建于原丽水市排山垃圾填埋场(已封场),总建设用地面积约56731平方米,建设内容含环卫停车位100个、车辆修理仓库、附属管理用房、挡墙、景观绿化及其他市政配套附属工程等,投资约4000万元。计划2021年完成可研编制,2022年完成土地征用建设,2023年开工建设。

(四)城区垃圾中转站新建改造项目

1.岩泉垃圾中转站新建项目(2022—2023年)。用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设计中转能力80吨/日,设置环卫工人作息点、管理用房、公厕、机械清扫垃圾中转站等,配套垃圾压缩和除臭设备、智能化管理设备等,投资约1430万元。计划2021年完成土地征用,2022年完成主体施工,2023年完成项目建设。

2.丽青路垃圾中转站拆扩建项目。设计中转能力50—80吨/日,设置环卫工人作息点和管理用房,配套垃圾压缩及除臭设备、污水收集设施和智能化设备,满足垃圾分类中转要求,根据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求,项目列入市建设局大洋路微改造项目同步实施。

3.城区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项目(2021—2023年)。2021—2022年,总投资约513万元,计划完成北苑路垃圾中转站整体改造;囿山路、人民路垃圾中转站增加渗滤液集中收集转运处理装置和负压除臭设备;寿尔福路、仓前菜场、清水湾垃圾中转站增加渗滤液集中收集转运处理装置。2023年计划投资320万元,完成寿尔福路、仓前菜场、金周、清水湾垃圾中转站的除臭系统提升改造。

4.和平路垃圾中转站拆建项目(2021—2022年)。由丽水绿城浙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600万元,2021年完成项目备案、设计方案审批、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招标;2022年完成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拆除重建。项目建设后,产权移交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五)乡镇垃圾中转站新建改造项目

1.新建、拆扩建、迁建一批乡镇垃圾中转站(2022—2024年)。

(1)碧湖镇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约6897.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60平方米,日中转垃圾100吨,建设碧湖镇垃圾分类宣传一体化的环卫中心,包括垃圾分类中转站、管理用房、停车场、公厕,配套垃圾压缩、除臭设备及智能化管理设备,投资约2186万元。计划2022年完成项目前期,2023年完成主体施工,2024年完成项目建设。

(2)大港头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约411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日中转垃圾50吨,建设大港头镇垃圾分类宣传一体化的环卫中心,包括垃圾分类中转站、管理用房、停车场,配套垃圾压缩和除臭设备以及智能化管理设备,投资约940万元。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2023年完成项目建设。

(3)联城下林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日中转垃圾30吨,投资约307万元。计划2022年完成项目主体,2023年完成建设。

(4)太平村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约102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日中转垃圾30吨,投资约350万元。计划2021年开工建设,2022年完成项目主体,2023年完成建设。

(5)高溪万洋低碳小镇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日中转垃圾50吨,投资约300万元。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2023年完成项目建设。

2.改造一批乡镇垃圾中转站。根据《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行动计划》,2023年计划完成其他20余座乡镇垃圾中转站的改造升级,包括增加渗滤液集中收集转运处理装置和除臭系统,共投资约300万元。2025年前计划完成里河、黄村乡严鸟、黄泥墩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完成碧湖郎奇、保定垃圾中转站迁建。其中,里河、严鸟、黄泥墩、保定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均约1500平方米,日中转垃圾30吨,各投资300万元,共投资约1200万元;碧湖郎奇垃圾中转站用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日中转垃圾50吨,投资约1000万元。

(六)城区公共厕所改造提升项目

1.2021年城区公共厕所改造提升项目。计划对银泰公厕、老城关镇边公厕、梅山小学门口公厕、戏院弄公厕、泗洲楼公厕、粮油批发市场公厕、园丁楼公厕、联城凤凰一区公厕、府前菜场公厕、时代广场公厕、市总工会公厕共11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投资约474万元。

2.2023年城区公共厕所改造提升项目。计划对人民路888号公厕、溪口公厕、莲花新村公厕、灯塔街公厕、四牌楼公厕、九里菜场公厕、水东高铁站公厕、东方明珠公厕、人民路1号公厕、欧景园公厕、仓前菜场公厕、金东村公厕、九和老年公寓公厕、城西三期、联城凤皇三期、金三角公厕共16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投资约1100万元。其中,人民路888号公厕扩建配套休息驿站。

3.2025年城区公共厕所改造提升项目。计划对万象山脚公厕、泰山弄公厕、北苑垃圾中转站边公厕、寿元路中转站边公厕、天宁工业区中转站边公厕、市机关幼儿园边公厕、丽阳路老环卫大楼公厕、区政府宿舍公厕、城西村公厕、花园路育英边公厕、丽东四村内公厕、三坊口公厕、丽青路烟草对面公厕、紫金路北段公厕、中驰香蜜园公厕共15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投资约700万元。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盯目标,建立相应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制定好配套政策及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全面统筹推进项目申报、建设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任务。区环卫中心要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安排,精心组织。发改、财政、规划、建设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确保行动方案全面落到实处。

(二)规划引领,高标建设。坚持城乡统筹、系统谋划的基本原则,新建、改建环卫基础设施要符合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丽水市规划区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7-2030)》《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行动计划》等要求,设计要根据《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等标准规范要求,结合实际,适度超前,以高标准规划引领环卫基础设施水平提升。

(三)因地制宜,稳妥推进。环卫设施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区位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等因素,加强对用地条件、“邻避效应”等问题的研究和破解,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落实好选址定点、政策处理、地质勘探、社会稳定性评估等工作任务,推动环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附件:莲都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年行动清单

附件:莲都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年行动清单.xlsx

莲政办发〔2022〕47号.pdf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