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乡镇部门动态
莲都7个村庄通过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
作者: 王萌   来源: 区建设局   发布时间: 2022-09-20 15:57:52

莲都7个村庄通过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验收


近日,省建设厅、省美丽宜居办公布2021年度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村庄设计与农房设计落地试点验收结果。莲都区碧湖九龙村入选美丽宜居示范村优秀村庄,仙渡乡梅田村入选美丽宜居示范村合格村庄;碧湖镇堰头村、雅溪镇库川村、峰源乡库坑垟村、峰源乡夏庄村以及仙渡乡梅田村入选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合格村庄。

近年来,莲都区高度重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和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工作,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立足村庄实情,加强组织、特色改造,积极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同时,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加强对农房屋顶、高度、色彩、材质等风貌要素的管控,并采用微改造、修复等手法指导好既有建筑整治,又在保护中修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

下一步,莲都区将继续做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和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工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学习优秀村庄经验做法,努力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村庄样板,助力共同富裕。

碧湖镇九龙村。该村位于碧湖东北部,辖20个村民小组,1150户,2569 人,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九龙村因地制宜,加强谋划,扎实开展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改厕规范升级、乡村道路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和“美丽庭院”建设,着力打造“村庄院落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的美丽宜居示范村,走进村庄,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能感受到诗一般的美丽,世外桃源般的魅力。

仙渡乡梅田村。该村坐落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南3.4千米处。梅氏最早迁此山坳里居住,有一片山弄田,取名梅田。梅田村辖5个自然村,全村320户805人。该村四周皆山,东为岭头,南为齐垵头、西为墓地坪、北为上人岗头。村落东西两山凸起,南北两山低伏,民居依势而建,错落有致,建筑形制具有浙南特色的山地民居,保存较好的青瓦、泥墙、木质结构院落尚有近十处。

碧湖镇堰头村。该村位于通济堰渠的首部,故名堰头。此地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通济堰,始创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其主体工程大坝、三洞桥在该村旁边。并留存历朝治理堰渠的碑文。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堰头村的旅游资源正在逐步兴盛,是国家4A级景区古堰画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村村域面积25.37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787户,总人口1847人,常住人口1700余人。


雅溪镇库川村。该村地处丽水市莲都区北部,距丽水市区41公里,距雅溪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与武义、缙云接壤,全村共有库头、龙孔、麻舍等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714户,1550人:总面积14.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66亩,山林面积17241亩。二、中心村地貌与古建筑。该村建筑基本保持着清代至民国初的格局,青砖灰瓦马头墙,起伏连绵翠烟袅。雕梁画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二三百年古建筑群争奇斗艳。库川村整个村庄的巷、弄、住宅等都较好的保留了徽派建筑技艺传统风貌与历史格局。上游两港汇聚溪流经村中而行,自北向南转西而行,蜿蜿蜒蜒;将村庄分割成东、西两片区。境内洋岭尖、大尖山、车风尖等等山峦层叠,岗岭连绵,山清水秀,形成该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夏无酷暑。


峰源乡库坑垟村。该村距市区69公里,共有库坑和蔡岱两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39人,148户。近年来,该村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养生产业。该村围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美化等内容积极开展传统村落改造提升。

峰源乡夏庄村。该村距峰源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由夏庄、横坑、木寮3个自然村组成,户籍人口482户、1322人,常住人口约350人,党员69人,村双委干部7人。全村有耕地814亩、林地22197亩,村民以务农、民宿为主导产业。村庄历史悠久,目前还存有古廊桥、古祠堂、寺庙等古老建筑,自开展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工作以来,以高标准开展工作,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工作做到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