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畲族镇位于丽水市区西北部,是丽水市唯一的畲族建制镇,全镇下辖12个行政村(其中5个民族村)。该镇以多领域文化融合、生态产业升级、重点项目建设为支点,撬动本地经济多元发展路径,着力打造民族乡镇共同富裕老竹样板。
一、撬动文化支点,着力打造旅游高地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畲族文化、东西岩景区元素,挖掘民族优势长线,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实现“民游、民食、民宿”联动。一是打造红色文化基地。挖掘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革命斗争地、中共南乡区委最早的红色堡垒成立地点等红色资源,老竹畲族镇新陶村成功打造南乡革命纪念馆、郑和斋与郑智诰烈士故居等红色场景,创成丽水市第二批史政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达6.5万人次,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近30万元。二是打造畲族文化高地。将图腾凤凰、莲花、畲族彩带、畲族符号等多种元素融入村镇景观,营造浓厚的畲乡风情。通过开展“三月三”畲族系列活动累计吸引30多万人次游客。其中以沙溪村为代表的畲族特色村,借力东西岩景区旅游影响力,自创山哈印象馆、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等特色文化产品,成功吸引游客流量。2021年该村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三是打造休闲文化胜地。深挖“处州白莲”区域公共品牌文化内涵,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以直播销售、“全莲宴”等活动方式打响生态农业旅游品牌。截止目前,目前该镇已举办十届“处州白莲节”。
二、撬动农业支点,全力促进产业升级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壮大茶叶、精品水果等主导产业,莲鸭共生特色产业,挖掘“处州白莲”、处州蜂业等绿色农产品价值。一是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全镇茶叶种植面积2357亩,总产量121吨;各类特色专业合作社开发火龙果、红美人等特色水果共计500余亩。以“处州白莲”研发推广为契机,拓展建设白莲观光园、水果采摘园、体验园三大现代农业园。处州蜂业年销售额达360万元,创成省级美丽生态牧场和全国成熟蜜示范基地。二是创新莲鸭共生模式。将白莲种植与养鸭产业有机结合,通过鸭肉鸭蛋、莲子加工、荷花摄影、研学旅游等延长产业链,构建“一亩田、百斤莲、千斤蛋、万元钱”的莲鸭共生农业特色产业体系,使每亩莲田收益达到10288元,累计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400余万元,力促该镇获评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三是落地苔藓种植产业。充分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增强民族乡村“造血功能”。如该镇郑丰村依托环境优势,达成与G20峰会和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布景知名企业润生苔藓科技公司合作,打造一期共占地15亩的苔藓种植基地,村集体每年预计增收12万元。
三、撬动生态支点,奋力推进乡村建设
加快推动全域新时代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紧抓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治理和经济建设双赢发展。一是持续改善环境。整合五水共治、红旗村创建、六边三化三美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环境。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拆除蓝皮棚、违法建筑、破旧房屋218处,共计2万多平方米;六乱”整治数1556余次,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8900多吨;各线整合的美丽城镇项目和新谋划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共55个,累计投资1.06亿元,成功创成浙江省旅游强镇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二是加大招引力度。以“双招双引”为抓手,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村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人居环境。目前已重点引进石门源隐墅、老竹欢乐谷、莲溪花谷、梁村童趣等多个休闲旅游投资项目,成功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村民共富发展优势。三是加速发展民宿经济。持续完善“民宿+旅游”产业链体系构建,通过本地旧房重塑,有机融合村落原始生态和现代建筑,推动创建村庄特色精品民宿集群。全镇现有民宿43家,其中省级民宿1家,四星级民宿2家,三星级民宿15家;沙溪村民宿集聚面积约10000平方米,带动全镇直接就业人员和青年返乡创业1000余人。
(莲都区老竹畲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