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恒芳提供材料 吴伯卿整理

古堰画乡景区,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正以其矫健的步伐和特有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了丽水的金名片。我们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让人们全面了解景区建设历程。
2005年4月,时任中共丽水市委在谈及大港头区域文化产业定位时,提出建设“古堰画乡”项目。随后,中共丽水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的决定。按照丽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形象定位和中心城市区块功能布局,“古堰画乡”项目的发展定位为“三基地一中心”,即打造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坚持以原生态保护性开发、建筑风格与自然风貌相协调、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三大开发原则,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把小城镇打造成为绿谷文化展示的大平台。7月28日,香港知名画商黄人怡创办的弘业国际礼品有限公司正式进驻大港头镇,其后,新堰画坊、博美画坊、听水轩油画工作室和艺雅画坊相继开业,标志着古堰画乡取得阶段性进展。9月5日,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古堰画乡”分校开学,设2个班共71名学生。该分校与古堰画乡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掀开了古堰画乡项目建设的新篇章。12月25日上午,丽水油画院在大港头成立。同日上午“古堰画乡”网站开通仪式在大港头镇政府隆重举行。
2006 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丽水调研,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科学论断,告诫丽水“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古堰画乡景区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和丽水巴比松油画的深厚文化积淀,立足瓯江两岸真山真水、优美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构建旅游产业体系,推进艺术产业、旅游服务业、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年底,编制完成古堰画乡总规划、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方案,引进了一批行画企业。大力推进镇区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古堰画乡展览馆,创作基地建设有序开展,写生网点布局进一步拓展完善。组建管理机构,设立丽水古堰画乡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和浙江丽水古堰画乡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启动古堰画乡旅游,把一个生态和人文有机结合的古堰画乡完整地传达给世人。
2007年,是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加快发展成形成势之年。大港头镇大力推进旅游业,完成镇区丽云路、通源路、江南路等6条街道改造和游客接待中心、入口标志主体工程。有序推进瓯江画舫、古樟埠头、江滨古街改造等旅游项目。引进33家行画企业,总数达44家。同时积极拓展国外行画市场,引进加拿大普森(浙江)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完成“在水一方”写生基地资产转让,规范管理古堰画乡展览馆,抓好写生点所涉及的7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整治。举办古堰画乡杯国际摄影比赛,充分利用区域内写生创作资源吸引并组织几十批外地画家前来写生创作,扩大古堰画乡影响。

2008年,古堰画乡建设进入正常实施阶段,大港头镇狠抓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大港路、玉河路、通坪路开工建设,完成景区入口标志、江滨古街区改造,玉溪路二期道路和香樟古埠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瓯江画舫投入使用。“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投资18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创作度假区建设。有商品油画企业43家,画工200人,年生产总值400万元。10月27日,对年底前进驻古堰画乡乡村酒吧的10家市直旅行社进行项目签约,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至年底有3家开业。同年区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以老竹镇沙溪村和丽新乡马村、黄岭上为主要节点的乡村风情旅游线与大港头镇河边、大港头、河边金和碧湖镇郎奇、堰头、下圳、红圩等村联结,形成体现古堰画乡视窗功能的农家乐园旅游线。

2009年1月,古堰画乡景区以委托管理方式引进古堰经营公司,经营管理游客接待中心、瓯江画舫和景区。完成《丽水古堰画乡休闲养生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查工作。投资1615万元,按照国家AAAA标准,推进“古堰画乡”景区建设。“三基地一中心”整体框架基本形成。全年完成大港路、玉河路、通坪路3条道路续建工程,加上原有道路,基本形成了6横4纵道路主框架。先后修建了处州民俗文物陈列馆和传统农具展示馆,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堰头游步道、景区绿化和路灯亮化等工程。制作景点标志和路标指示,开通了景区直达公交车。完成了堰头坝至大港头段河道疏浚和古堰画乡游轮码头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大港头镇对江滨古街道进行改造,在丽水设计院编制修缮方案的基础上,邀请浙江古建筑设计院专家对方案进行优化,全面完成沿街住户立面修复工程。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票务中心和两个停车场。“五一”期间举办“2009古堰画旅游节”。6月,北京芥子园画院丽水分院在大港头开业,11月进驻古堰画乡的画家唐雪根60米油画大作《大潮》在大港头河边金村开笔,浙江电视台、丽水电视台追踪报导。已引进民俗民品店7家、休闲吧3家,江滨路初步形成集油画街、酒吧街、民俗民品街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旅游一条街。2009年景区内有商品油画企业46家,画工220人,有24家餐饮服务单位和55个特色产品经营点。当年游客量33.5万人次,实现旅游产值800万元。
2010年,完成通济堰博物馆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论证及项目建设用地清场工作。完成古堰画乡主次游客接待中心项目立项,建设的主要内容有:票务中心、多媒体演示中心、游客餐饮中心、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等。完成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基地招商引资工作,共投资1004.6万元进行各项目建设,启动大港路续建工程;对堰头村进行改造,包括沿渠立面修建、堰首、社公庙、龙庙的修缮;通济堰景区的改造,包括游步道工程建设和雕塑群的建造;完成古堰画乡摄影展馆建设。是年共接待游客43.8万人次,其中写生人数1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85万元。古堰画乡被评为“丽水撤地设市十周年精品工程”、“丽水市十大最佳景区”等称号。
2011年1月14、15日,与上海华服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佘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签订古堰画乡旅游开发投资意向协议书。完成次游客接待中心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堰首观景平台、堰头公厕项目的发改立项。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投资商完成《丽水古堰画乡旅游区总体规划》的重新修编、《古堰画乡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设计方案》,对局部区域的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购物、资源和环保等方面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完成景区旅游目的地L0G0、口号、标志标牌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完成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设计初稿、土地测量等前期工作。投资300万元,完成通济堰博物馆项目征迁协议签订和土地清场工作,堰头村古街、兴竹园、林家铺子、大港头派出所立面改造工程,堰首平台整治和加固工程,油画展览馆外立面修缮和景区安全监控建设工程,重新设计景区导览图、撰写景区景点介绍、历史人物简介。4月23日,成立“弘济书院开展传统经典诵读活动”。11月21日,在碧湖镇举办古堰画乡双龙庙会,带动古堰画乡景区旅游的发展。11月24~28日,组织50幅巴比松精品油画参加北京·丽水文化精品展。全年共接待游客5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26万元。

2012年,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投资商开展《古堰画乡文化养生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古堰画乡创AAAA工作领导小组和创A办公室,莲都区财政拨款创建工作专项经费330万元,招聘、借调多名专职工作人员,统筹景区创AAAA工作。完成投资7006万元,主要用于景区游步道绿化提升、大港头老街改造提升、堰头西侧立面整修、堰首平台改造、景区监控等工程。游客接待中心和通济堰养生文化园已开工建设。完成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土地农转用程序、玉河路二期管道铺设,完成停车场厕所、码头管理用房厕所改造工程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景区功能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12月,正式启动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力争在2013年实现AAAA目标。全年,共接待游客5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84万元。
2013年,莲都区风景旅游局进行《莲都区旅游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和《莲都区碧湖一大港头旅游总体规划》的前期实地考察、规划思路交流工作,至年底,两项规划均已完成初稿编制。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内已经完成古堰画乡片区、九龙湿地片区、石牛温泉养生度假片区、四都片区等四大区块总规、详规的编制,同时也完成瓯江干流莲都段旅游开发、通济堰养生文化园等各专项规划。同年,创AAAA工作从以下八个方面开展,一是内外部的交通;二是游览设施;三是旅游安全;四是卫生设施;五是邮电;六是旅游购物;七是综合管理;八是资源和环境保护。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2275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石牛温泉、国家九龙湿地公园、古堰画乡创AAAA主体工程及配套项目建设。规模以上启动和续建的旅游项目有9个,其中古堰画乡有新游客接待中心、景区维护两项项目。6月12日,古堰画乡登陆央视荧幕,成为《快乐汉语》走进秀山丽水系列节目的首站拍摄地。8月9日,古堰画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初评。全年,共接待游客7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83万元。当年市区两级政府用于古堰画乡景区创建的整合配套资金达24.55亿元,其中通景公路改造投入17亿元。
2014年完成《丽水市大港头旅游风情小镇及业态布局规划(局部详规部分)》编制及修改;启动编制《丽水市古堰画乡创5A区旅游总体规划》,为5A创建发展奠定基础。古堰画乡管委会共完成建设项目投资2.91亿元,《浙江省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送审稿)》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4月29日,国家景评委正式发文公告,古堰画乡正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市首个开工建设的养生(养老)项目一—通济堰养生文化园开馆试营业。古堰画乡景区业态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特色民宿、茶吧小店相继开出。至年底,景区有各类业态129家,其中画廊42家,展览馆3家,民宿、农家乐28家,休闲吧及工艺品店29家,其他27家。8~10月,“缤纷之夜”夏季夜游活动正式推出,使古堰画乡成为全市首家常态化夜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79.66万人次,门票收入510万元。
2015年,古堰画乡小镇被列入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镇、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全省首批服务业特色小镇创新试点、首批浙江省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示范点,获评全国最美乡愁艺术小镇、全省优秀特色小镇。大港头镇被列入中国首批特色小镇。景区获全国旅游安全保障最佳景区。全年共完成投资2.33亿元,其中政府投资0.25亿元,企业投资2.08亿元。小镇旅游人气增势迅猛,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1万人次,门票收入923万元。各类业态竞相迸发,共有188家、近200名创客入驻发展,其中画廊49家,油画产值突破3500万元。民宿经济不断壮大,总床位数已达1700张,“隐居画乡”、“小楼”、“画中游”、“云上伊人”、“遇见花开”等民宿深受市场青睐。上海、江苏和宁波、温州、金华等长三角地区以及高铁沿线客源地市场合作关系网络相继建成。 “丽水巴比松”油画首次走出国门,与法国巴比松实现“穿越百年的握手”,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荣获“2015快拍浙江—外国人看浙江”摄影比赛“最温情小镇”奖。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古堰画乡小镇和创5A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古堰画乡小镇党工委、古堰画乡小镇和创5A景区建设指挥部,促进景镇合一,全力推进创5A和特色小镇建设。
2016年,在省、市发改委的支持下,古堰画乡小镇被列入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创新试点镇,获得奖励资金4000万元,贴息贷款2000万元。为有效解决古堰画乡小镇建设的资金问题,小镇积极主动与省金控公司和丽水市生态产业基金谋求深度合作,共同出资5.2亿元,其中省金控和市生态产业基金现金注资2亿元,重新组建浙江丽水古堰画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小镇投资、建设、管理等工作的主平台。小镇与各类艺术院校开展合作,成立古堰画乡“院校联盟”,全国近300家高等院校在此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总投资达7亿元的中国江南巴比松项目、风情商业街项目、画家苑项目等油画产业平台项目开工建设,打造油画创业基地、油画展示展览基地、油画交易基地和油画写生基地。古堰画乡小镇全年完成投资10.5亿元,小镇自来水厂、50省道通景公路改造、渡南路立面改造等一批项目顺利完工。投资3亿多元,加快推进小镇客厅、景区停车场、画廊一条街提升改造、坪地花海等基础设施工程。基于“音画同源”的理念,8月份举办全省首个小镇音乐节——“古堰新韵”小镇音乐节。国内外5位艺术大师、15位著名音乐领军人物、130多位青年音乐家、60位音乐学子和筑梦班51位学生齐聚在此,共举行14场音乐演出、26场“音乐与莲都不期而遇”主题活动。
2017年,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亿元,其中,古堰画乡旅投公司完成投资2.73亿元,社会企业完成投资3.98亿元。景区停车场、中国江南巴比松、滨水花苑、风情商业街、镇区强弱电杆线下地工程等10个项目顺利完工。完成丽水度假村、大港头画乡新韵、云境、处州古民居根艺文化园等项目的概念性规划方案。“平价艺术品+电子商务”的油画网络销售新模式异军突起,实现油画专业展示、油画定销、国乐雅集快闪活动等联动互扶,油画产值达1.2亿元。成功举办2017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大樟树拍卖秀”活动,共拍出作品22幅。将小镇作为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的重要平台,加快农旅融合步伐,建成家庭农场37家,倪老腌辣椒酱、古堰画乡红茶、瓯江溪鱼干等特色农产品效益显著,农旅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全面推进5A级景区创建,坚持“创”“建”并举,主动优化创建步伐,扎实推进国家级景观质量评估工作。积极推进对标整改,对照“旅游交通、游览设施、综合服务、特色文化、信息化、旅游安全、旅游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大类评分细则,进行全面梳理,启动古堰画乡5A级景区创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提升景区游览、餐饮住宿、旅游购物三大功能,完善游客中心、停车场、3A级旅游厕所、信息化系统、标识标牌系统五大设施。8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古堰画乡写生基地”的牌子正式落地古堰画乡。先后举办“2017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暨“玩转画乡”旅游季、“世界丽水人古堰画乡行”、全国“诗画浙江”好歌曲唱作大赛总决赛、“古堰画乡&艾莱依2018新品发布会”、“画的N次方”、 特斯拉2017“寻找最美江南”全球宣传片拍摄等主题活动。
2018年8月8日
作者简介:
尤恒芳,原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
吴伯卿,莲都区政协文史征集编审员,莲都区总工会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