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您当前位置:

交通治堵3D版已来临!【台联界 陈 萍】

发布日期:2021-02-27 15:48:06     文章来源:区政协办 访问次数:

交通,宛如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它的通畅与否,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健康状态”。站在丽水城区少微山上北眺,一座浙西南小城市飞速发展的动图在眼前流动着,南北走向的紫金路,长龙般的汽车“蔚为壮观”。

“十三五”期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城区大洋路、花园路、丽阳街等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但基本为平流式分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车辆不断增多,部分十字路口已不能承载当下的汽车流量。

(如,紫金大桥南面十字路口不仅承载能力和汽车流量不匹配,同时也是交警公告认定的事故多发地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在一条紫金路的北段与环城北路连接口,因为采用立体交通,车辆顺畅无阻。)

治堵,已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破题关键,立体交通作为治堵的一种有效方式,应纳入“十四五”规划启动实施。为此,建议:

一、梳理脉络。要着眼于地面、地下、空中多层空间进行科学预测和规划,从立体人行横道规划入手,构建城市快捷畅通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从而创造整体空间形态,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二、注重设计。要立足山区的地势条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自然坡度、山体支撑,通过地下、地面、架空等方式,在车流与车流,车流与人流的分离上更多采用立交或半立交化,改善交通环境,争取在城区重点路口及环线交叉路口基本实现立交化,实现城区道路与交通干线的通畅对接。设计上注重突出丽水山地特色和地形原貌保护,打造依山伴水的独特立交品牌形象,努力使之成为莲都新地标。

三、分步实施。对立项设计、拟建、改建和在建的城区交通道路项目,要进行立交优化审查,能改即改,能预留则预留。当前,紫金大桥南与环城南路路口、花园路与丽阳路路口、丽阳路与括苍路路口、水东大桥东与环城东路路口等几个交通路口亟需率先改造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