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园地
您当前位置:

【毛传书特辑】觅踪少游祠

发布日期:2021-02-26 17:07:56     文章来源:莲都区政协办 访问次数:

浙江丽水的万象山,耸立于秀丽的瓯江之畔,一面依城,一面临江,俯临城郭,近挹溪光,俨若图画,被誉为“盖括苍一郡之胜”。山上遍植松树,林间曲径通幽,亭阁掩映,登临于此,松涛声壮,佳气袭人,令人心旷神怡。山巅有烟雨楼,飞红泼绿,五彩缤纷,为近年所重建。楼内外多楹联,其中有一联格外引人注目:

烟雨渺江天残碣独传松雪字

楼台自今古群山犹拥少游祠

原来这山下的古城丽水,即昔日处州府治所在地。宋代大词人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10491100)在绍圣初被贬为处州监酒税,即住在此万象山附近。山上曾建有秦淮海祠。于是我遂起觅踪少游祠之兴。只是历经劫难,少游祠几度兴废,至今偕祠后的崇福寺都早已荡然无存。唯一踪迹,便是留在市博物馆里的一块清代刻制的秦淮海画像碑。查阅《丽水县志》方找到此祠的历史痕迹: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温处道秦嬴摹像并宋元祐三年除大学博士敕勒石丽水莲城书院。嘉庆元年(1796)知府修仁移建于万象山。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战火,同治七年(1868)崇福寺僧精一募缘重建。抗战期间,处州古城多次遭日机狂轰滥炸,并两度沦陷,万象山上古建筑被破坏殆尽,从此秦淮海祠便不复存在。

秦少游于宋绍圣元年(1094)出为杭州通判,同年贬处州监酒税,时年46岁。在处州任职时间前后共3年,留下许多诗词佳作,其中词《千秋岁》(谪贬处州日作)“柳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成为千古绝唱。更有《好事近》(梦中作)词“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被后人传为词谶。因作此词后数年,少游在藤州华光亭醉卧,忽索水饮,笑视而归。我觅见了当年祠内的《重摹秦淮海画像碑》,此碑至今完好,作为重要历史文物保存在市博物馆内。又发现清代秦赢所撰《处州万象山秦淮海祠堂记》已载入《丽水县志》。抚摸古碑,细读记文,令我心潮起伏,思绪飞扬。

《祠堂记》云:“《易》曰‘君子得舆,小人剥卢’。君子小人进退剥复系乎国家之治忽。宋自党祸深而神州陆沉。后世君子过先生祠,所当叹息痛恨绍圣已事也。顾当时之祸先生者,其骨已朽,而先生及诸君子之名,至今犹在天壤,亦可见小人之祸君子,无往不福君子,小人之智适成小人之愚矣。”秦文哲理颇深,历代史实莫不如斯文所言。呜呼!岁月无情,历史公正,是是非非,自有后人评说。而这几度兴废的少游祠,最后竟会毁于外敌入侵,更令人深省。历史为明鉴,由此可见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何等重要!

我登高来到秦淮海祠旧址,放眼山下,古城高楼林立,绿荫掩映,面貌已焕然一新。远处青山,眼前树木,都是翠色逼人,一派盎然生机。改革开放使这座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旧貌变新颜。而这万象山几经荒芜,青山重绿,欢歌笑语,回荡于山间幽径。少游对此有知,又当另有佳构。若再填《千秋岁》,应改为“飞红万点歌如海”了。

19909

       原载北京《旅游》杂志199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