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园地
您当前位置:

【毛传书特辑】七十年岁月 两代人情怀 ——一本《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拓本的故亊

发布日期:2021-01-25 10:09:51     文章来源:莲都区政协办 访问次数:

《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拓本

近日,偶然接到园林工作人员电话,说万象山上来了几位上海客人,问起万象山有一块重修崇福寺碑的事,问我知道否,几位游客想了解这块碑的情况,我即回答请他们在网上查阅《赵孟頫〈处州万象山崇福寺记碑〉小考》一文,是我写的,有详细介绍。过了几个小时,上海游客直接打电话给我,要和我见见面。我得知客人是85岁的老人,又住在离我家不远的瓯江宾馆,即提出我去宾馆会他,并相约下午3时。来到宾馆相见,发现是两位离休老同志,一位上海人,叫彭延忠,原在上海纺织工业局工作;一位叫张煕瑾,南京人,原在南京教育学院工作。两人是妻舅妹夫关系。同来的还有两人的老伴和彭老的儿子。彭老告诉我,他父亲彭福黎上世纪抗战期间曾随两浙盐务局在丽水工作,1942年在龙泉病故。遗物中有一本字贴《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一直保存至今。这次特意来丽水,一是探访父亲工作过的故地,二是寻访万象山,看看崇福寺。上午去了,风景很好,但未见有崇福寺。一边说,一边向我展示珍藏的《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拓本复印件。我一看是明朝刻的《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自己还未曾见过,感到意外惊喜。我告诉两位老同志,万象山上的崇福寺在抗战期间毁于战火。石碑至今未找到。崇福寺原地址在今烈士墓之地。现政府拟择地另建烈士陵园,万象山烈士墓将整体搬迁。以后有望在原地重建崇福寺。我建议他把保存的《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拓本捐献给丽水博物馆或档案馆妥善保存,可张煕瑾先先生坚持要等崇福寺重建起来再捐。他曾是南京教育学院学报的编审,现在还在编书出书,自然对这个拓本看得重些。我只得说那就没年没月了。最后彭老把带来的复印件送给了我,要我将自己保存的赵孟頫《处州万象山崇福寺碑》拓本复印一份给他。会面有点戏剧性,彼此都感到实在是太巧了,好似天意安排。

赵孟頫书《处州万象山崇福寺记碑》拓片局部

丽水万象山崇福寺,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1295),历代屡毁屡建,至清道光六年(1826)重建,“像设庄严,殿宇宏丽,为城中诸寺甲观”(《丽水县志》),惜咸丰年间又毁于太平军兵火。后于同治年间又重建,至上世纪30年代仍完好,僧人众多,香火兴旺。崇福寺有一块著名的碑刻,立于一览亭内。碑前后两面都有文字。前面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处州万象山崇福寺记》,沙门明本撰文;后面是明代万历年间林芝书《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屠隆撰文。两刻相距360年,书法均名闻遐迩。抗战后期寺庙毁于战火,石碑曾有人在洞天楼上看到,但至今下落不明。现仅有赵书《处州万象山崇福寺碑》拓本存世,并已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林书《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曾见上世纪80年代香港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收有词条,并有一小块局部影印图版。这一回两个拓本巧合,十分难能可贵。而且上海彭延忠先生保存的拓本,还有他父亲彭福黎先生写的跋,留下了当年的信息,愈加珍贵:

万象山图(局部)

“襄住吴门,友人曾以林书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记拓本见赠。当时虽装裱珍藏,究未知万象山崇福寺属何省何地。迩者避地括苍,读丽水县志,方知有万象山之名。然山在何处,仍未得一临其地。顷偕同人郭君履安走访生辉上人,始得一览兹山。而崇福寺林芝所书碑记亦于无意之中见之。墨妙胜缘,差堪有幸。原拟雇工拓印,适同人金君石寿已央生辉上人拓得数幅并分贻一帧,实获我心,欣谢无似。盖吴门近已沦陷,旧藏恐亦乌有。今得是帧,不啻故旧重逢矣。林书胎息太和,笔境圆健,有目共赏,故不赘云。民国第一戊寅(1938)春三月,彭山居士福黎民跋于丽水西园庙巷。”

作者和彭延忠先生合影

彭福黎先生亦是文人雅士,其文言简意赅,其书秀丽清雅。他的“民跋”让后人知道万象山崇福寺的庙和石碑,1938年都还在;同时知道他早年在苏州居住时就有人送给他林书《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可见此碑拓本传播之广。他先得碑拓,后才知万象山崇福寺之名。抗战期间又这么巧来到丽水,读了丽水县志,知道万象山、崇福寺就在丽水城内。在山上又得到僧人赠送在老家恐已遭日军劫难的同样碑拓,可谓对此山此寺有缘份。现后代保存的就是这一本《重建万象山崇福寺碑》。70多年时光逝去,而今85岁的儿子、媳妇和媳妇的哥哥等又是缘于这本碑拓来到丽水找万象山、寻崇福寺。而且一到万象山便有了故事情节—这么巧会与保存另一面文字拓本的我相识,这像是冥冥中有一种安排,让这个珍稀碑拓回归故里合璧。

文物有灵。这两块重要碑拓圆满,崇福寺真该重新建回去了。

201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