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农村小微权力监管,特别是扶贫领域政策和民生项目的执行落实,丽水市莲都区盯紧基层“神经末梢”,试点先行,以“互联网+监督”模式,探索“云上票决”“组财镇管”“直播评廉”三级阳光监督机制,并在全区推广,着力打通村级监督“最后一米”,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群众根本利益。
“云上票决”决出“信任度”
“……以上事项是否同意执行,请各代表在10分钟内通过手机钉钉进行投票,请大家不要离线,稍后将当场公布票决结果。”3月15日上午,莲都区黄村乡黄村村通过钉钉软件召开春节后首次村民代表大会。会场内的村民代表只有零星数人,大部分代表在外地或家中通过手机参加了此次“阳光票决”,当天黄岭搬迁梅溪下安置点排水沟挡墙项目等4个工程建设事项获全票通过。
云上阳光票决是该区在黄泥墩村率先开启“阳光票决制”试点工作以来,结合疫情特殊时期要求,尝试推行的又一创新举措。村民代表通过互联网,对村级事务实行阳光票决监督,项目建设、集体资产处置、征地补偿费使用分配方案等村级重大事项均由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决议,一事一议、一人一票、现场投票,当场宣布结果,立即公示上墙,既让村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又避免了人员聚集。黄泥墩这一以往典型的“上访村”近5年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阳光票决制”在全区推广后,截至2019年底,已覆盖全区85%的行政村,决议事项734项,群众信任度有效提高。
“组财镇管”管出“明白账”
“这样逐笔登记的流水账大家看得明白!”近日,老竹镇后坑村等陆续通过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微信群,公开了2月份村级财务收支明细。
为从源头破解村民小组财务管理不规范短板,该区老竹镇创新实施“组财镇管”模式试点工作,村民小组的资金统一纳入村集体银行存款账户管理,资金使用实行“四审四签”,统一记账、统一审核、统一签批、统一报支,将村组集体资金放入“保险柜”,财务收支情况定期在村公开栏和党员微信群进行线上线下双公开。目前,全区共有112个村民小组实现“组财镇管”,代管资金111.81万元。实施以来,村组历年财务得到清理公开,集体资产全部核实登记,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也加大了群众对村级事务管理的热情和信心。
“直播评廉”评出“真担当”
“满意满意,现在村里已经重新修建了水塘和路之间的水渠,还做了防护,这样既保证了村民出行安全,又方便了农田灌溉。”近日,莲都区碧湖镇纪委在白桥村回访评廉事项落实情况时,村民李永堂笑着说道。
2019年底,该区碧湖镇为实行村级民主治理,畅通民意渠道,在白桥村推出首场“阳光评廉会”。评廉会同步网络直播,全村60多名村民代表参加现场评廉,9万网民线上“围观”,现场共回复、解决村民问题9个,镇纪委对当场未能解决问题开展不定期回访落实。该项工作以每个月召开2个村级评廉会的进度在全镇推广,2020年全区以碧湖为试点,将“阳光评廉”作为三资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典型样本工作重要一环在全区逐步推进,以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广的工作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