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乡镇及村级矛盾怎么破解?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探索建立“居民自治联合会”创建“联合自治、跨村理事”社会管理新模式,发挥调解、监督和参政议政等作用。今年来,雅溪镇还在此基础上推出2.0版本协商治理联合会,目前,共召开协商会议22次,解决问题27个,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效能。
一根毛竹纠纷协商调解
15年前,洪渡村李家和叶家的毛竹山相邻,两家因一根毛竹问题争执不断,积冤较深,村里、镇里和派出所多次调解无果。
2013年1月,雅溪镇居民自联会成立,27个村干部一起被推选为轮值理事。理事不仅要管理本村事务,还要义务受理全镇群众的来信来访,跨村“理事”。
“这桩纠纷涉及土地权属问题,但又不能完全按照法规条文来判决,需要用上一些老百姓‘听’得懂的‘土法’才能解决。”当时的轮值理事——西溪村村监会主任罗伟明收到这个烫手山芋后分析道。随后,罗伟明查看了大量法规条文,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在自联会成员的配合下,结合当地村规民约圆满解决了两家的矛盾。
“群众的矛盾纠纷和信访诉求,可以通过‘自联会’进行化解。”雅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蓝煜斌介绍,今年“自联会”升级2.0“协治会”后,强化了协商调解、协商监督、协商议事三大功能,目前已受理邻里纠纷、赡养纠纷、房屋纠纷等矛盾纠纷29件,成功协商调解27件。
民生实事项目协商监督
“村祠堂修缮工程是民生实事项目,按计划应该已经开工建设了,为什么可到现在还没动静?”8月28日,协治会4名理事实地走访查看上黄村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时,协治会理事——金竹村党支部书记傅朝林向村干部“犀利”发问。
在得知项目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即将进行公开招投标后,协治会随即向上黄村提出监督建议,并向镇党委政府反馈监督情况,建议镇村两级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强项目推进速度,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工,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协治会”不仅让矛盾化解更加迅速,更让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理事们围绕党委政府、所属部门执行上级文件规定情况、“三务”公开、集体“三资”、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好党代表、人大代表、乡贤会代表等6支队伍的监督力量,开展一季一主题的协商监督。目前,协治会已开展复工复产、垃圾分类、环保、民生事实项目等方面监督5次,提出意见和建议8条。
每月一次“头脑风暴”协商议事
协治会通过每月定期确定一个主题,召集人员进行“头脑风暴”,对镇里的大事小事进行协商。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协治会围绕“疫情下,雅溪镇产业发展如何破题?如何弥补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等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建言献策。“当天,协治会共向我们提出36条意见和建议,有13条建议意见被镇党委政府采纳。”蓝煜斌介绍道。如今,雅溪镇已成功打造“北乡贡茶”“雅溪溪鱼”“古道香菇”等特色品牌,助推乡村产业加快发展。
为全面谋划做好新一轮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协治会”召开雅溪镇换届选举专题协商会,围绕“我们村存在什么不足?我们村要怎么发展?我们村选什么干部?”三个问题进行商议,明确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体目标,因村制宜制定不同的村集体发展目标和增收办法,群策群力,张榜公开,督促下一任班子以此为目标,推动村镇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