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报
您当前位置:

简报第2期

发布日期:2020-09-10 10:20:56     文章来源:莲都 访问次数:

322上午,456组的委员和列席人员围绕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葛学斌,区政协主席谷江南,副主席谢林森、叶晓东、卢进等参讨论。现将委员和列席人员的发言简报如下:

 

4

科技组

 进:一是建议加强提案的提质控量,委员要提高提案所提意见建议的可操作性;二是建议提案办理要有新举措,可实行局长领办制度,将提案办理文件列入单位的办理类文件,严肃对待,同时争取提案见面率达到100%

郑仕华:建议多组织外出考察,拓展视野,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

瞿宗囡:一是今年大会发言部分内容雷同,如第1、第7和第12三个材料都谈到“莲”文化,第3和第10两个材料主讲主题村落,整体上缺少教育、卫计等民生类发言材料;二是即席发言人数略多,降低了后半部分发言的关注度;三是建议由个别界别先行启动跨县交流,推动政协委员更好地参政议政。

朱志军:提案工作要避免流于形式,承办单位要提高提案办理答复工作的重视程度。

华俊林:一是建议加强大会发言前期引导、沟通,确保发言内容更加全面;二是把提案数量降下来,把提案质量提上去。

叶良成:政协工作要强化问题导向,要补齐履职能力不足的短板:一是增强履职意识,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二是提升履职能力,适应党政工作新要求。

史珍平:建议进一步发挥参加单位的作用,改进参加单位的工作方式方法,带着课题、题目沉到一线,深入基层调研,抓住一个点位、一件事情进行深入研究。

钟石松:一是进一步做好提案办理落地工作,提高交办单位参与提案办理答复的主动性;二是建议取消社情民意信息的字数限制,表述清楚即可。

梅献山:打造“中国莲都”,发展养生农业。建议多做这方面的调研,多为茶产业的发展出点子。

雷丽慧:建议参考市政协教育界的做法,将提案梳理归类,统一安排时间,进行集中答复,面对面交流,以提高工作效率。

黄建兵:今年文史工作的重点是做好“撤市设区”文史资料征编,希望委员们多提供这方面的文章和线索。

谢发贤:一是继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建议深化长效机制建设,积极主动参与生活污水处理等专项监督,围绕有方、有力、有效、有为“四个有”履好职,收好尾;二是请科技界委员更加重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共同探讨,多加交流,争取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更好成绩。

周贤华:一是建议创建多种形式的委员学习交流平台,如通过本地分批集中培训形式开展交流学习,以提高委员履职能力;二是建议进一步完善提案办理跟踪制度,做好提案答复后的落实工作;三是建议拓宽参政议政范围,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等提供可行性建议。

金林美:一是建议做好农业与旅游的结合文章,兴建配套设施,带动旅游消费和农业发展。二是建议培育“新农人”,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避免农业“老龄化”。

刘娇英:由于自身所处工作岗位,目前提交的提案局限于教育界问题,今后应开阔眼界,补足这块短板。

尤金华:建议多创造锻炼机会,多进行委员培训,开阔视野,更好地履职。

沈丽娟:由于部分提案办理存在“工作职责不在本单位”等问题,影响了提案办理的成效。建议提高提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承办单位落实更到位。

黄雅芳:支持“车让行人”活动,希望该行为能成为丽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吕晓平:报告关于提案办理落地中,“提案整体答复率为100%”的表述欠妥。

叶华飞:一是交办提案时,落实承办部门要更加精准;二是对“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问题的民主监督,建议提早介入,及早发现问题,以利于问题的整改。

叶红英:将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摘编人:叶晓娟)

 

5

(教育组)

 

葛学斌:教育要担当,教育是未来。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事,更是整个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党委、政府会千方百计解决莲都面临的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会在硬件和政策上下功夫,运用创新机制、民间融资等举措,补足教育短板,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系统也要汲取纳爱斯翻番精神,转变思维方式,善于抓住机会,归零翻篇开新局,切实转变作风,激发干劲,形成“教育局长围着校长转、校长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学生转”的良好氛围。希望政协委员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建设“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的“中国莲都”贡献力量。

谢林森:针对 36岁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知识教育代替素质培养的现象,建议:一是教育部门要加强指导;二是幼儿园要增强管理理念创新;三是树立“文明素质从幼儿抓起”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助力“无烟头城市”创建工作。

吕春耀:莲都争创教育现代化存在短板。一是小学班额严重超标;二是学前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三是标准化学校比例偏低,部分学校与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四是学校聘用代课教师的身份编制和待遇问题未解决,存在学校扩建而教师编制不能增加的矛盾。建议:一是自我加压、迎难而上、补齐短板;二是区委、区政府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

桑丽虹:二孩政策、户籍政策导致莲都学前教育、优质教育紧缺问题更加突出:一是公办幼儿园占比偏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二是部分民办幼儿教育不规范,硬件设施较简陋;三是师资队伍薄弱,流动性大,持证上岗率低。建议:一是鼓励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将幼儿园新建、扩建问题纳入旧城、旧村改造范畴;二是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办园质量;三是出台政策,扶持民间投资学前教育。此外,建议关注学校“莲”文化校本课程及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叶巧燕:莲都民办教育面临冲击。一是外县、市生源稀释,良性循环优势不明显;二是办学成本逐年增加。建议政府加大扶持民办教育的力度。

雷爱云:对莲都民宿发展的建议。一是突出特色主题文化,如港口“书香”、古堰“画乡”等;二是出台政策,统一发展,规范管理;三是注重品牌创建,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和不文明现象。

陈哈利:莲都学前教育存在公办幼儿园相对集中、布点不均,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的问题。建议:一是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顶层设计;二是改善民办教育投资环境,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平台。

李岘闻、陈哈利:农村教学点的萎缩、撤并加剧了农民工进城问题。建议:一是重视后继农民、乡村教育的萎缩问题,增强乡村教育、农耕文化的传承意识;二是在农村建立亲子、农耕文化教学点,将乡愁融入教育中。

周建平:建议政府加大学校硬件设施投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赵益美:建议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积极宣传“车让行人,从我做起”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陈华生、郑菊莲:建议加强与提案承办单位的对口联系,及时跟进提案办理工作,提高提案办理成效。

朱伟龙:受女教师集中生育二孩的影响,学校可能面临阶段性师资紧缺的困境。建议提高代课老师的福利待遇。

(摘编人:金敏婷)

 

6

(文化新闻医卫组)

叶建华:一是在社区调整问题上,政府工作力度有待加强;二是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落实不够到位。

刘益民:一是部分委员的个人履职能力不强,提案质量不高;二是部分委员对提案答复不够较真。

 钧:建议拓展“随手拍、快捷报”平台的应用范围,将遇到的旱厕棚厕、家禽散养、房前屋后瓶罐积水等问题,进行重点抓拍。

 伟:一是碧湖镇碧锦小区公厕长年失修,影响周边环境;二是发展旅游产业应挖掘文化内涵,收集整理文化故事。

留红伟:“车让行人”行动非常有新意。深挖故事文化,从事文化工作的委员和相关部门应更加有为。

邱旭平、江建东:希望委员多关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加强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虞克有:污水管道设施建好后,后续管、用工作需加强。

朱泽霞:食品安全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应配强人员,加大资金投入。

 斌:一是扩大旅游宣传,如高铁候车室可以添置宣传画等;二是加强优秀景点之间的联合,打造“一日游”、“多日游”项目;三是挖掘开发瓯江两岸的古村落资源。

胡国林:一是对教育投资要更有前瞻性;二是校园跑道内圈,不建议采用人工草坪,建议放宽校园绿化的标准。

赵创华:大会报道过于标题化,缺少更具体的内容。

卜君媛:九龙国家湿地公园缺少餐饮业,而且周边环境状况较差。

卢春莉:建议将文化馆活动项目面向社会招投标,群策群力办好文化活动。

樊寿康:一是建议扶持政策向革命老区倾斜,抢救和保护革命老区的古迹、民房;二是整理革命老区烈士事迹,挖掘红色旅游文化。

夏伟文:文化工作是当前重点工作。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充分调动民间力量,不断提升文化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