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决策”决出信任度
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度,将村集体财产处置、公益事业兴办、项目承包方案等涉及村集体、村民切身利益等10类事项列入应决尽决范围。按照党员群众建议、村党支部提议、村务联席会议商议、乡镇(街道)党(工)委审议备案、村民代表会议票决、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六个程序”组织实施。同时,严格阳光票决事前事后、线下线上同步公示,确保票决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莲都区黄泥墩村,曾经是典型的“上访村”,自2014年试点实施村级事务“阳光票决”以来,连续6年未发生一起因村级事物管理、决策不到位而引发矛盾的纠纷或上访问题,并被评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
目前,全区90.4%的行政村已实施阳光票决制,票决事项共计1048项。2019年全区因村级事务发生的集体上访率与2017年同比下降41%,有效降低因村务决策、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或上访问题。通过阳光票决,群众对参与村居自治的参与度、关注度和满意度普遍提高,村干部依法履职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阳光监管”管出明白账
创新打造“阳光三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上同步公开,让群众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即可查看本村“三务”公开情况及“阳光票决”事项。“智慧三资”系统可实现收支监管、合同监督、在线审批、大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在线支付、实时公开、资产交易8项基本功能,规范审批程序和权限,实现村账资金网上审批及支付一体化,实现村账审批不跑乡镇(街道)、资金支付不跑银行,随时随地转账对账。今年7月系统试点上线后,累计完成网上审批业务762笔,网上支付291笔。有效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村务工作效率,促进农村资金监管透明化。
为了便于群众监督,“阳光三务”平台不设帐号与密码,每位群众动动手就能看到村里的账目公开或者票决情况。与此同时,相关内容被存储在莲都区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管理系统数据平台,供有关部门抽查,形成集“大数据分析、审核备案、三务公开、跟踪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事务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打通村级组织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阳光评价”评出真担当
探索“纪检+群众+媒体”三位一体监督模式,通过“警、晒、问、答、诺、评”6个环节,以群众“问廉”,干部“答廉”为着力点,领导班子列席、点评,保证评廉效果,以群众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倒逼村干部规范履职。
“阳光评廉会”鼓励村民大胆提问,畅所欲言,勇于监督,要求村干部正确对待批评和监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通过村干部当场承诺整改期限、乡镇纪委监督销号的形式,保证了问廉、评廉的务实性,将矛盾化解在一线,将问题解决在村里。如今年,碧湖镇已先后在4个行政村举办“阳光评廉”现场会。在白桥村,通过开设网络直播,全村60多名村民代表参加评廉,其中部分在外代表通过视频开展“辣味质询”,9万网民“围观”,现场共解决问题9个。在郎奇村,通过村民问廉,督促村干部将误发的一笔2800元误工补助退回了村集体账户,真正让农村基层问题和矛盾“不出村”。
“阳光村务”监督平台实现了村级事务全链条闭环管理和监督,将村级事务全程晒在“阳光”下,把小微权力关进“笼子”里,全面提升村务治理水平,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有效推动村级各项事务管理走向民主化、规范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