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乡镇信息公开 >仙渡乡 >应急管理
首页
村级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索引号: /2014-11366      发布机构: 仙渡乡政府      发布时间: 2014-05-17 00:00:00

为了积极应对台风、洪水发生时可能带来的威胁和巨大损失,建立台风、汛期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防台、抗洪抢险、救援应急处理机制,有效保障台风、汛期内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上级防台防汛有关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一、 本村防汛防台基本情况(要求形成书面材料附后)

1、本村基本情况

2、危旧房重点转移对象分析

3、山塘水库情况分析

4、小流域、地质灾害点、在建工程以及其它安全隐患情况排查分析

5、涉及转移对象转移路线、避灾点及负责人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按照台风将要影响前以“防”为主;台风影响时以“避”为主;台风过境后以“抢”为主的工作要求,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台的首要任务,立足于抗灾夺丰收、抗灾保安全,将防台的工作重点放在“防患于未然”上,以全力抢险救灾,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把灾情减少到最低限度为工作目标。

三、组织机构

防汛防台工作组和应急抢险队伍附后

四、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队长组织协调,各队负责人各司其职主动应对现场防台防汛和各项应急工作的管理、组织和布置。

防台防汛组及时做好检查工作和相关物资准备。认真检查溪坑水位情况,确定危房户转移人数,加强用电设施检查,准备好手电筒、雨衣、食品等。

五、预警信号

当上游降雨量小于1小时雨量大于30毫米,3小时雨量大于40毫米,6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24小时雨量大于70毫米时及时传递水、雨情。出现台风和汛期预警时,要发布预警信息。

1、预警信息发布方式

村发布到各户信号为铜锣、喇叭等方式。如遇险情出现,由村巡查信息员发布警报信号,警报信号设置为:

Ⅲ级预警:敲击铜锣,告知村民提高警惕,同时加强水利工程及房屋的巡查,村山洪防御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就位做好一切准备;

Ⅱ级预警:断断续续敲击铜锣,并大声呐喊告知村民险情已经出现,乡、村山洪防御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帮助危险区群众按预定路线有序转移到安全地; 

Ⅰ级预警:持续敲击铜锣,并大声呐喊告知村民险情已经出现,乡、村山洪防御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帮助警戒区群众按预定路线有序转移到安全地。

2预警信息处置办法

①在收到区、乡防汛指挥部信息后的处理办法:

Ⅲ级预警:村防御工作组各责任人到岗到位,同时加强水利工程的巡查。将信息及时通知到所有村干部、各应急队和危险区警戒区内各农户、学校等有关单位,巡查信息员加大巡查密度和信息联系次数,按照乡防汛指挥部要求,做好人员转移等各项准备工作。

Ⅱ级预警:将信息及时通知到所有村干部、各应急队和危险区警戒区内各农户、学校等有关单位,启动Ⅱ级预警程序后,各责任人到岗到位,巡查信息组继续加强巡查和发布险情警报,各应急队立即进入抢险救灾,做好危险区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Ⅰ级预警:将信息及时通知到所有村干部、各应急队和危险区警戒区内各农户、学校等有关单位,启动Ⅰ级预警程序后,各责任人到岗到位,巡查信息组继续加强巡查和发布险情警报,各应急队立即进入抢险救灾,做好警戒区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及时启动抢险应急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投入抢险救灾程序。、出现险情或灾难时,建立即时通报制,及时将动态报防台防汛领导小队队长;防台防汛领导小队队长必要时与有关抢险部门联系,请求援助。

六、抢险职责

(一)防汛防台工作组组长的职责:负责事故险情的组织、协调与指挥。

1、组织本辖区应急分队队员及时赶赴险情事故现场,投入抢险战斗。

2、根据险情事故地点的形势、地形、村庄、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制订险情事故抢险。

3、下达各抢险小组参战指令(赶赴险情事故现场时间、地点、路线、抢救方法)。

4、与乡政府、区防汛指挥部及时联系,以便协调各方力量支援。

5、视险情及时与毗邻村庄和单位联系。

6、根据情况及早布置后勤保障工作准备。

7、事故险情抢险,布置留守现场人员进行巡查,清理险情现场

(二)抢险组职责:承担事故现场一线的抢险任务。

1、根据指挥指令,全体应急分队队员带上抢险工具,在领导与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及时赶赴现场一线抢险。

2、在选择抢险方法及战略时,要考虑抢险队员的退路,注意应急分队队员的安全,同志间相互关照并学会紧急避险和紧急救护。

3、向指挥部及时报告抢险事故现场情况,提出抢险建议,并服从调度指令,转移战场。

(三)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指挥部对参与抢险全体工作人员和应急分队队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具体工作任务:

1、根据指挥部指令及时与当地供销等部门联系,准备好矿泉水、饼干及抢险物资采购。

2、根据指令及时将所需后勤饮水、食品、防汛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交至抢险参战队员。

七、转移方案

转移组:组织群众按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转移时,按先人员后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少儿妇女,后转移一般人员的原则进行。必要时可强制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并负责转移群众后财产的清点和保护。

八、抢险救灾

抢险物资的运输和发放由乡调度组负责向区防指调度管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本乡范围内车辆、设备和物资等,以备急用。灾后按《防洪法》有关要求,给予被征用者一定的补偿。

自备抢险所需的电筒、雨衣及编制袋等抢险常用物资,同时保障队还负责向所在乡防指要求和领取抢险物资和救灾生活必需品。

救灾措施:(1)进行转移人员清点,如有人员伤亡,立即进入抢救伤员,同时妥善处理死者遗体。

(2)对出险的工程组织有效有序的抢险工作,避免险情的进一步扩大。

(3)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工作,发放粮食、衣物,做好安置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并将各自然村转移安置人员情况和受灾统计情况汇总上报乡防汛指挥部。

(4)组织医务人员做好灾区防疫工作,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的防治应急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5)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水利工程安排专人进行监测、防御,排除不安全隐患。

(6)协助交通、电力人员修建临时道路,搭设临时供电线路,快速修复损坏公路和供配电设备,及时恢复交通和正常供电。

(7)协助水利人员对受损的水利工程进行修复,包括疏浚被堵塞的河道,修建防洪堤等,确保新建水利工程的达到设计防洪标准。

(8)进入恢复性生产阶段。

(9)做好灾后统计工作。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