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乡镇部门动态
莲都千年通济堰书与画的故事在古堰画乡流传
作者: 武振红   来源: 区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5-04-30 15:58:39

以书为媒,以画为韵,莲都通济堰的故事在画乡读书会中流传!近日,在古堰画乡澜舍民宿里,一场“堰阅读——书与画的故事”专题读书会活动让以莲都通济堰为中心的阅读与艺术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活动由莲都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大港头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区社科联、区图书馆等承办,吸引来了古堰画乡民宿主理人、大港头的新“村民”52赫兹数字游民、书社主理人、传媒达人、外地游客以及政协委员等30余人参加,莲都区委宣传部、莲都区大港头镇的相关领导出席。

读书会现场,首先本土作家、文化特派员周雅慧带来了她主编的《通济堰流域村落历史文化集萃》,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起了千年通济堰的发展史和省级文保单位沈家邸的古建筑布局状况,还有沈国琛(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科恩贡生,曾担任通济堰总理,时人称其为“一代善士”)出资出力参与通济堰重修、维护、管理以及热心地方公益事业的感人故事,读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往来的游客驻足旁听。

接下来,入驻古堰画乡十几年的画家朱小红开始一边给大家展示她在古堰画乡的不同点位的美丽画作,一边深入解读她画作中蕴含的堰文化元素,从构图技法到色彩运用,从创作灵感到情感表达,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画笔展现古堰画乡的山水神韵。一幅幅展现瓯江帆影、千年古堰的画作,不仅传递了莲都本土堰文化的独特韵味,更让大家体会到“以画为语、以书载道”的堰联结。

接着,刚成为古堰画乡“新居民”不久的数字游民张远航,是52赫兹不坐班社区主理人,他跟大家分享道:“我曾经是旅行财经作者,背包穿越了海内外114座城市,当下作为数字游民,这里的‘新居民’,今天不仅听到了莲都通济堰的故事,还欣赏到了关于通济堰精美的画作,更读懂了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接下来我也要去探秘莲都通济堰。另外作为主理人,我觉得等在这里的数字游民们住的再久一点,成了数字移民,成为新村民,就会直接改变古堰画乡的人才结构,讲出古堰画乡更多的故事……”

活动现场,在古堰画乡民宿主理人老邵的带领下,大家大声朗读了古诗《大水渡堰头》(清·吴世涵著)和现代诗《通济堰》(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周家详著),在优美诗词中深切感受古堰的好风景。最后,大家结合自身分享了感悟,共同探讨阅读与艺术的魅力,现场氛围轻松而热烈。

(图片来源:莲都区文保所 摄影 季通辉)

莲都通济堰是世界上最早的弧形大坝、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立交桥、有世界上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之一,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距今1500多年),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25年,莲都将通过阅读推广、展览、走读、故事会、展演不同模式的阅读活动,挖掘和推广通济堰文化,形成莲都独有的堰阅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