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2024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莲都区纪委监委迅速响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高要求高标准推进集中整治工作,一批“蝇贪蚁腐”受到纪法严惩,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效、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坚持同频共振,凝心聚力“一体推进”
“现在我们不用跑大医院,在社区联合病房也能得到理想的康复效果,还有市人民医院的专家过来指导,服务态度与治疗技术都没得说。”因车祸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李老伯是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客”,他对这个新开设的联合病房赞不绝口。
原来,之前因为大医院床位紧张,再加上自身生活及行动的不便,让李老伯的定期康复训练遇到了阻碍。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问题专项治理中,我区聚焦这一“民声”,积极推动丽水市人民医院与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联合病房,打开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群众所急,整治所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为集中整治“第一责任人”,区委常委会4次对该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实地督导。区纪委监委锚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全国、全省“2+4”重点整治项目,协同有关部门抓紧抓实“15+7”具体实事,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对18家重点职能部门开展调研督导,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21个。
在“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监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的联动机制下,全区上下一心,“查、改、治”一体推进,交出了一批实打实的“数据账”“实事账”“制度账”。
聚焦民生实事,倾力解决“急难愁盼”
“孩子说食堂饭菜比配送餐要好吃很多,菜的品种更多,味道也更好,透过‘阳光厨房’还可以清楚看到食堂内部的操作间,我们更放心。”随着莲都小学新建食堂正式投入使用,全校1500多名师生都吃上了热乎可口的饭菜,家长们对这一变化表示十分开心。校园餐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区纪委监委紧盯校园食品安全、食堂采购经营等“校园餐”的问题,联合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实地督导和明察暗访,推动全区中小学食堂食材原料统一招采、统一配送、统一服务,做到招采“一口价”,并结合“云秤”管理、“众食安”app等智慧手段进行监督,全力打造让学生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校园餐”。2024年共有6家学校食堂列入浙江省民生实事“中小学示范食堂”。针对安置房临时用电不稳定等问题,推动我区农村拆迁安置区块临时用电全部“转正”,惠及群众142户;立足山区老年群体吃饭难、配送难问题,推动建立“中央厨房+爱心餐车”模式,专人专车送餐上门;为降低群众医疗费用,推动完成常规检验结果互认检验项目256项,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全年为群众节省开支22万余元……点点滴滴民生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年来,立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区上下一项一项推动、一件一件整治、一级一级抓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严惩“蝇贪蚁腐”,以案纠治“久久为功”
2024年上半年,区纪委监委查处了白云街道某村党总支书记刘某某伙同他人侵占村集体所有的临时疏导点管理和服务费问题,最终刘某某被开除党籍,并受到法律严惩,其他人员也受到相应处理。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职务侵占、优亲厚友等问题,白云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街道相关部门“对症”出台临时疏导点管理办法,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如何强化“三资”管理,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对此,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局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紧盯村级合同、工程、债务、强村公司等领域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问题整改率实现100%。区农业农村局探索村级资产资源“一码到底”数字化管理,创新村级资产资源二维码登记制度,群众可扫码查看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流转、处置等信息,实现全生命周期动态“云监管”。集中整治以来,全区共查处相关问题349件,党纪政务处分73人,推动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将健全制度、推动整改、完善治理相结合,建立健全了一批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防范风险。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区将乘胜追击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不彻底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新的更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