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四季度进展情况
作者:   来源: 莲都区   发布时间: 2025-01-13 11:27:43


分类

序号

事项

细分事项

责任单位(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

四季度进展(公开)

发展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莲都邮政管理局、区商务局、区人力社保局)

全年GDP暂未出数。

2

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区发改局

1-11月区本级固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

3

区本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区经信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1-11月区本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

4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


区农业农村局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长3.9%

5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


区发改局

暂未出数。

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区财政局

2024年莲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

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区人力社保局

暂未出数。

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GDP增速。


区农业农村局

暂未出数。

9

完成省、市下达的能源指标计划目标。

单位GDP能耗下降2.9%,腾出用能空间1500

区发改局(区经信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区供电公司、各乡镇(街道))

暂未出数。

10

完成省、市下达的环境指标计划目标。


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

1-11月,丽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0,同比改善7.06%,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二,在全国168个重点排名城市中目前暂时位居第9

一以贯之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全力塑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11

高标准承接新一轮“8+4”政策体系,持续开展政策绩效评估,不断迭代优化工业、农业、人才、科技、文化等领域政策,形成有力支持经济稳进提质、有效促进投资出口消费的一揽子政策体系。


区发改局(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科技局、区文广旅体局)

已分解并落实《2024年莲都区承接落实省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责任清单》。

12

推动惠企资金直达快享,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0亿元以上,兑现惠企资金3亿元以上,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0亿元以上。

区税务局

截至11月底,已为市场主体减负累计24.57亿元。

13

兑现惠企资金3亿元以上。

区财政局

2024年我区共兑付惠企资金3.0294亿元。

14

加快“民营经济32条”精准落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法治保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区发改局

常态化开展民营经济座谈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共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196次,涉及企业1.3万家次。

15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主导产业培育,提速“链主型”项目进度,力争环龙新材料、禾迈储能、威固特种封装等项目投产,纳爱斯生态综合园和产业园、高仙机器人、瀚薪半导体等项目开工,推动美丽健康、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主导产业培育。

区经信局(区卫健局、区经合中心)

专注深耕美丽健康和半导体等产业赛道,以链主项目撬动美丽健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争取全市宠物产业重布局莲都;主动融入市经开区半导体“万亩千亿”产业平台。

提速“链主型”项目进度,力争环龙新材料、禾迈储能、威固特种封装等项目投产,纳爱斯生态综合园和产业园、高仙机器人、瀚薪半导体等项目开工。

区经信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环龙新材料和禾迈储能已投产,威固特种封装项目厂房主体实现结顶;高仙机器人、瀚薪半导体已开工;纳爱斯碧湖区块项目已完成摘地。

推动美丽健康、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区经信局(区卫健局、区经合中心)

聚焦美丽健康、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项目招引进度,2024年累计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8个。

一以贯之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全力塑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16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阀门、电气等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强链延链补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区经信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累计招引阀门、电气等高端装备制造及上下游企业25个;累计新增技术改造项目备案63个。 

17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力争新增产值亿元工业企业5家、10亿元工业企业1家,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


区经信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区科技局)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新增产值亿元企业3家。已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家。

18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力争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低效企业基本出清、5万元以下企业整治50%以上。


区经信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综合执法莲都分局、区应急管理局、碧湖镇、莲都区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指挥部)

全面完成296宗地2023年度“亩均论英雄”绩效综合评价,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32宗。

19

努力高水平承办浙江省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打造美丽经济新范式。


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局、区经合中心、区旅投公司)

省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

20

全力夺取“浙江制造天工鼎”。


区经信局(区统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水利局、区自规局、区商金中心、区发改局、区经合中心、区科技局)

成功夺取“浙江制造天工鼎”。

21

聚力发展山地精作特色农业,全力打造环碧湖新城现代农业产业带,培育畜牧业10亿级全产业链条。


区农业农村局

莲都区数字农业现代产业园及基础配套工程仙渡乡特色农业种植基地项目已开工。生猪产业链获评县域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

22

完成国家级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长三角)分中心项目、仙渡乡山地精作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探索农光互补项目光伏板下种植新模式。


区农业农村局

国家级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长三角)分中心有序推动建设。

一以贯之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全力塑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23

加快构建“食品产业园+产地加工园+农事服务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体系,争创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区农业农村局

白口农事服务中心、仙渡农事服务中心等工程有序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申报材料已向省厅申报。

24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探索耕地保护常态化机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田园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完成碧湖镇绿色农田建设项目,严守耕地保有量19.2万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1万吨以上。

探索耕地保护常态化机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田园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完成碧湖镇绿色农田建设项目,严守耕地保有量19.2万亩。

区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各有关乡镇(街道))

2024年莲都区碧湖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碧湖镇绿色农田项目有序施工推进。

25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1万吨以上。

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粮食总产量4.3万吨。

26

积极创建国家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领跑县,全面提升消费品质和能级,推动万地、银泰、七子楼、处州府城等商圈扩容提质,争创省级夜间经济、高品质步行街等试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


区商务局(区发改局)

莲都区案例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古堰画乡江滨步行街成功被评为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消费品零售总额暂未出数,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

27

打造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力争培育服务业上规上限企业60家以上。


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经信局)

有序开展企业上规上限培育工作。

28

紧密对接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


区发改局(区经信局)

已储备下年度服务业项目10个。

一以贯之推进创新改革开放,全力激活区域发展核心驱动力

29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快实施通用设备制造行业“N+X”轻量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争全区规上企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覆盖率达到85%,申报省数字化车间3家以上。


区经信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全面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1.0全覆盖,完成154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诊断评估和22家企业数字化立项实施;指导6家企业开展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30

深化“16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夺取省“科技创新鼎”,力争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3.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


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经信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截至11月,成功夺取“科技创新鼎”。新增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家。

31

全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系统推进碧湖田园智谷建设,白桥双创中心、浙江工商大学绿谷食品健康产业研究院投入运营,高标准推进阀门产业成果转化加速器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区科技局(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国投公司)

积极与浙江工商大学合作,白桥双创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32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积极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谋划落地莲都企业综合服务分中心,创新打造“企点我帮”“金融计算器”等增值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一件事”到“一类事”提升,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最佳在地政府”。


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中心(区发改局、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莲都经开区管委会、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发展中心、区经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司法局、区科技局)

1.市、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累计提供涉企服务7613件,“丽企宝”平台归集流转涉企诉求3834件。
2.金融计算器:为54家企业计算融资额度,帮助29家企业获得贷款1.7亿元。
3.能效计算器:完成莲都辖区内1000余家企业的数据分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4.“企点我帮”订制化体检服务,为企业提出诊断意见200余条,健康修复率100%

一以贯之推进创新改革开放,全力激活区域发展核心驱动力

33

加强金融惠企力度,力争全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20亿元。


区商务局

截至10月,全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1.93亿元。

34

落实常态化政企恳谈机制,打造畅所欲言、氛围轻松的亲清政商沟通平台,让广大企业家投资安心、办事顺心、发展舒心。


区经信局(区发改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区建设局、区商务局)

2024年以来共举办4场企业家座谈会。

35

深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大资产规模,做强融资能力,做优运营水平,力争资产规模超480亿元、营收突破16亿元。


区财政局(区国资办)(区国投公司、区城投公司、区旅投公司)

截至11月,我区国企资产总额475亿元,营业收入21亿元。

36

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高赋权事项精准度,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完善执法运行机制。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莲都分局(各乡镇(街道))

1.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效。出台行政执法辅助资源共享工作机制。全年行政检查亮码检查率达到99.19%
2.完成赋权事项调整。按照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收回南明山街道赋权执法事项,其余乡镇街道按实际调整。
3.开展执法业务培训。组织主管单位业务骨干对综合执法和乡镇(街道)干部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全区22个单位开展行政执法队伍干部培训。

37

扎实推进机构改革,组建经信局、商务局等部门,优化金融监管、数据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机构职能,推动政府职能更趋完备、高效。


区委编办

已完成经信、商务等部门机构改革任务。

38

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牵引,深入开展外贸企业招强引大行动和外贸企业扬帆出海系列行动,培育壮大外贸主体,全年新增外贸出口主体20家以上,争做山区开放经济发展头雁。


区商务局(区经合中心、区经信局)

截至11月,新增出口实绩主体33家,贡献外贸新动能1.47亿元。

一以贯之推进创新改革开放,全力激活区域发展核心驱动力

39

精心组织和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帮助企业稳固欧美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确保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


区商务局

持续开展助力企业出海活动,截止目前,共组织服务110家资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推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指导“多乐”申报全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并入选;帮助辖区企业新增各类海外平台店铺25个、独立站15个。

40

优化“莲都山超”扶持政策,全面升级服务链、供应链、资金链、数据链、创新链,助推超市产业提能升级,实现本地产品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域外超市资金回流60亿元以上。


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

2024年度,本地产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全年实行域外资金回流160亿元以上。

一以贯之服务市区融合发展,全力塑造城乡品质跃升新面貌

41

启动实施市区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双攻坚”行动,实现政策处理实施类项目应销尽销、信访积案应化尽化,全力保障市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区征收指导中心、区信访局

政策处理任务年度销号率达到85%以上;信访积案已动态清零。

42

在“三江口”协同发展区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启动筹建丽水(国际)美丽健康产业园,全力推进数字健康集成智造产业园、数字农业科创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瓯江十里画廊、白桥双创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完工,力争白桥区块全年完成投资20亿元。

启动筹建丽水(国际)美丽健康产业园。

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白桥美丽健康创新港建设工程正常推进中。

43

全力推进数字健康集成智造产业园开工建设。

莲都经开区管委会(实际牵头国投公司)

数字健康集成智造项目有序建设中。

44

全力推进数字农业科创园开工建设。

区农业农村局(实际牵头农文旅公司)

1231日发布EPC总承包招标预公告,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                                                                                                                                     

45

确保瓯江十里画廊项目完工。

莲都区“三江口”指挥部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

46

确保白桥双创中心项目完工。

区科技局

已基本完工。

47

力争白桥区块全年完成投资20亿元。

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基本完成投资目标。

一以贯之服务市区融合发展,全力塑造城乡品质跃升新面貌

48

坚决打赢城市内河污染整治攻坚战,完成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14个,实现“污水零直排区”镇街全覆盖。

坚决打赢城市内河污染整治攻坚战。

区治水办(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区建设局)

新铺设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历史街区雨污管网200余公里,实现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历史街区截污纳管全覆盖。

49

完成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14个。

区建设局

14个改造任务均已完成。

50

实现“污水零直排区”镇街全覆盖。

区治水办(区水利局、区建设局)

紫金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于10月底通过验收,至此,实现莲都区“污水零直排区”镇街全覆盖。

51

持续提升城市面貌,打造风貌样板区2个,推进经常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打造风貌样板区2个。

区建设局(白云街道、老竹镇、丽新乡)

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52

推进经常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

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及浙江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

53

充分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进一步完善区域控规,持续推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项目集聚、要素高效配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

正在修改完善碧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项目集聚、要素高效配置。

54

碧湖新城全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10个,包括新川新材料、杭萧钢构等产业项目56个,碧湖新城主要道路提升工程、白口双创园周边路网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46个,白桥邻里中心、高溪九年一贯制学校、碧湖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8个,力争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区发改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碧湖镇)

各类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一以贯之服务市区融合发展,全力塑造城乡品质跃升新面貌

55

提质城市管理水平,完成碧湖新城智慧城市规划,升级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常态长效开展城市“体检”,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工作,实现执法事项赋权实施率50%以上。

提质城市管理水平,完成碧湖新城智慧城市规划,升级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常态长效开展城市“体检”。

碧湖镇

完成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碧湖新城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开展新城绿化养护工作,定期对草皮、行道树、边坡进行浇水、施肥及病虫害处理,不断提升新城绿化美化水平;开展市政设施维护工作,对路灯、雨污水管网、窨井盖、消防栓等市政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和养护。

56

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工作,实现执法事项赋权实施率50%以上。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莲都分局(碧湖镇)

本年度涉及罚没金额38.87万元,赋权事项实施率超50%,有序开展执法工作。

57

不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落实《莲都区乡村振兴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因地制宜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扎实开展2个现代化美丽城镇、3个省级未来乡村和2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

不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落实《莲都区乡村振兴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因地制宜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扎实开展3个省级未来乡村创建工作。

区农业农村局

3个村项目已完工并申请验收。

58

扎实开展2个现代化美丽城镇、2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

区建设局(大港头镇、黄村乡)


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雅溪镇潘百村、黄村乡黄泥墩村项目已经竣工验收。
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大港头镇、黄村乡均已完成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方案编制,并通过省、市评审。

59

加快交通强区建设,持续推进衢丽铁路莲都段项目,积极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


区交通运输局(衢丽铁路莲都段指挥部)

持续推进交通强区建设,衢丽铁路莲都段、莲都区“四好农村路”等项目稳步实施,2024年度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1亿元,同比增长24%

60

不断完善城乡供排水体系,完成市区供水管网延伸项目老竹丽新线、太平污水管网建设,完成农村单村供水站改造提升140个。

完成市区供水管网延伸项目老竹丽新线、太平污水管网建设。

区建设局

市区供水管网延伸项目老竹丽新线、太平污水管网建设均已完工。

61

完成农村单村供水站改造提升140个。

区水利局

已全部完成140个农村单村供水站改造提升工作。

一以贯之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强劲支撑

62

围绕美丽健康、半导体、新能源、数字经济等四大新兴主导产业和阀门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精准梳理产业链图谱,通过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导入“链主”项目,打通上下游高关联度环节,基本实现特色主导产业项目组链成群。


区经合中心

根据市场环境及我区实际,动态调整主导产业图谱,通过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落地了希诺谷、高仙等高尖精项目。

63

瞄准人工智能、仿生机器人等前瞻领域,积极在未来产业中引育新项目。


区经合中心

已招引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高仙机器人项目落地,储备人工智能、仿生机器人等前瞻领域赛道新项目。

64

全年计划招引10亿级项目6个,其中20亿级项目2个、非工项目1个,力争50亿级项目实现再突破,招引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力争前两年招引的10亿级以上项目全面投产,力争区本级制造业投资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以上。

全年计划招引10亿级项目6个,其中20亿级项目2个、非工项目1个,力争50亿级项目实现再突破,招引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

区经合中心

累计招引10亿元项目8个;实际利用到资金28.14亿元。

65

力争前两年招引的10亿级以上项目全面投产。

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20222023年共招引10亿级以上项目7个有序推进。

66

力争区本级制造业投资增长30%以上。

区经信局

截至11月,制造业投资10.62亿元。

67

力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以上。

区科技局

有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一以贯之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强劲支撑

68

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全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61个,确保石郎线改造提升工程、碧湖平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一期)等68个项目完工,莲城宾馆迁建工程、高溪数字健康科创中心等84个项目开工,力争完成投资125亿元以上。


区发改局

有序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

69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产业类项目投资力度,激发各类民间主体投资活力,力争产业投资占比超65%、民间投资占比超40%


区发改局

完成投资任务。

70

积极向上对接,千方百计推动更多项目进入省、市投资盘子,争取纳入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项目6个。


区发改局

2024年全年,增补后列入千项万亿项目10个。

71

积极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改革政策,全年完成耕地垦造1000亩以上、耕地功能恢复3000亩以上,新增林地1000亩以上。

积极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改革政策,全年完成耕地垦造1000亩以上、耕地功能恢复3000亩以上。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各乡镇(街道)

全年完成耕地垦造1078亩、耕地功能恢复4746.91亩。

72

新增林地1000亩以上。

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已纳入林地补充库1909亩,计划新增补充林地资源586.05亩,现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审核,并提交自然资源部审核。

73

系统谋划国有建设用地收储和供应计划,力争收储1800亩,新增工业供地1000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已收储1447.88亩,新增工业供地1011.53亩。

一以贯之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强劲支撑

74

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力争盘活低效工业用地300亩以上。


区经信局(莲都区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指挥部)

基本完成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目标。

75

加快实施高溪北扩区矿地综合利用项目,丽新矿业二期矿地项目完成出让。

加快实施高溪北扩区矿地综合利用项目。

莲都经开区管委会

已完成矿区范围资料准备,等待征收协议和补偿方案签订。

76

丽新矿业二期矿地项目完成出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

土地已报省厅审批。

77

强化资金保障,千方百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各类资金支持,深化区属国企投融资改革,提高国企发展质效和服务重大战略能力。

力争2024年新增债券资金达到15亿元

区财政局

2024年莲都区已争取到并成功发行新增债券资金23.6亿元。

78

做好产业项目用能保障,莲都经开区综合供能项目开工建设,实施白口、金周等6座变电站建设。


区发改局(区供电公司)

做好产业项目用能保障,2024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项目13个, 备案登记项目69个,涉及能耗约7.09万吨标准煤。

一以贯之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型活力城市

79

厚植处州“人才汇集之地”的文化底蕴,完善青年人才“引育留”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新时代浙西南人才洼地。


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发展中心)

1.开展“春风行动”“家燕归巢·留莲忘返”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5场,全区新引进大学生6330人。
2.通过组织第三方机构培训、开展企业自主认定、举办技能大赛等方式,新增技能人才5544人、高技能人才2483人。
3.依托未来社区人才之家等阵地举办青年人才龙年春节活动、女神节女性人才普法活动、人才亲子活动等人才服务活动30余场;新增各类应用服务场景。
4.有序推进重点人才落地工作,实现国家级重点人才落地“破零”。
5.加快“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项目落地,落地创业类项目6个、创新类7个。

80

优化引才政策,擦亮“莲连创”公共创业服务品牌,进一步做大人才总量,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6000人以上。


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发展中心)

组织企业参加招聘活动65场,全区新引进大学生6330人。

一以贯之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型活力城市

81

大力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培养新增技能人才2600人、高技能人才1500人。


区人力社保局

全区培育新增技能人才5544人、高技能人才2483人。

82

营造渊深鱼聚、林茂鸟栖的留才生态,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区本级新增青年公寓160套以上,扩大人才生活津贴、购房补贴政策惠及面,帮助解决子女教育、医疗等“关键小事”,让青年人才能够在莲都安下心、扎下根、有未来。

营造渊深鱼聚、林茂鸟栖的留才生态,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区本级新增青年公寓160套以上。

区建设局

碧湖古井青年公寓163套已面向碧湖新市民、新青年公开招租。

83

扩大人才生活津贴、购房补贴政策惠及面,帮助解决子女教育、医疗等“关键小事”,让青年人才能够在莲都安下心、扎下根、有未来。

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发展中心))

对原有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人才和产业所需对政策进行优化调整。

84

全速推进古堰画乡创国旅项目建设,艺术中心、君澜大酒店投入运营,古堰文化产业园(一期)等3个项目完工,通济堰文化展示中心、山海猩球等9个项目开工。


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区创国旅专班)农文旅投实际牵头(区文广旅体局、区旅投公司)

艺术中心、君澜大酒店已投入使用。文化产业园、度假区标识标牌等项目已完工,山海猩球、十九都park改造项目、温德姆酒店、通济堰展示中心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85

优化古堰画乡文化旅游产业及人才扶持政策,深度培育“六美”新业态,举办全国风景油画双年展等活动,争取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荐名单。


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区创国旅专班)(区文广旅体局、区旅投公司)

1.举办2024浙江省首届青少年自由搏击锦标赛、2024年浙江体育助力山区海岛县系列赛事闭幕式暨2024年浙江省舞龙舞狮公开赛等赛事。
2.十九都Park街区改造项目正在景观工程施工,计划配合山海猩球项目,于20255月开街。
3.完成“山水滋美-2024风景油画展”开展仪式,完成“重塑当代”当代青年艺术群展。
4.已进入省文旅厅推荐名单,并由省文旅厅推荐上报至国家文旅部。

一以贯之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型活力城市

86

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实现南明湖冰雪大世界、仙渡农旅融合研学营地开工建设,谋划开发峰源山地避暑旅游项目,支持发展高端民宿综合体。


区文广旅体局(区旅投公司)

南明湖冰雪大世界项目完成冰雪馆部分已开工建设;正在谋划云上峰源·高山滑雪、正岙门高山康养度假村等峰源区块的山地避暑旅游项目。

87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积极推进老街区改造、古村落活化利用,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加快打造具有莲都印记的文旅产业。


区文广旅体局(区委宣传部、区建设局、区旅投公司)

堰头村成功创成浙江省金3A级景区村庄。

88

深入挖掘瓯江山水文化,举办通济堰庙会、“三月三”畲族歌会、田园马拉松、瓯江水上赛事等一批特色文体活动,以历史眼光扎实做好通济堰文物保护,促进千年古堰文化焕发新活力,打响“水韵瓯江、通济莲都”地域文化标识。


区文广旅体局(区委宣传部、区水利局、区档案馆和党史研究中心、区旅投公司、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区创国旅专班))

已完成通济堰文物保护与利用项目谋划清单、举办2024浙江省首届青少年自由搏击锦标赛、2024年浙江体育助力山区海岛县系列赛事闭幕式暨2024年浙江省舞龙舞狮公开赛等赛事;古堰画乡文化赋能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

89

进一步做优公共文化服务,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个、文化驿站2个、城市书房1个。


区文广旅体局(白云街道、万象街道、联城街道、大港头镇、丽新乡)

已完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个、文化驿站2个、城市书房1个的建设工作。

一以贯之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型活力城市

90

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创新开发城市时尚元素,打造“潮玩街区”“潮购商圈”等契合青年特征、满足青年需求的消费、文娱、社交场景,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双创园、澜蓝汇筑梦工厂创客中心、灵山未来社区等一批青年友好型基本单元样板。

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创新开发城市时尚元素,打造“潮玩街区”“潮购商圈”等契合青年特征、满足青年需求的消费、文娱、社交场景。

区发改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区国投公司、区团委)

1.打造印象西城·七子楼、凤起·城西里2个青年发展型街区。
2.积极培育青年友好型发展单元,澜蓝汇筑梦工厂创客中心累计入驻企业 54 家,打造公共直播间10间;灵山社区创新推出“花园E家”小程序辅助基层治理。
3.莲都区首个青年人才公寓——古井青年公寓(广馨园)建成并投入使用。

91

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双创园、澜蓝汇筑梦工厂创客中心、灵山未来社区等一批青年友好型基本单元样板。

区商务局(区经信局、区发改局)

积极打造澜蓝汇筑梦工厂创客中心青年创业友好单元样板,创新开展山海协作电商培训、2024年短视频培训等活动10余场,实现企业入驻51家,集聚青年创客300多人。

一以贯之拓宽“红绿”融合路径,全力培育革命老区“金色”增长极

92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重抓好秸秆焚烧、工地扬尘等大气污染源管控,市区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在全国前列;完成全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环城河口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水功能区要求,确保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省级“无废细胞”10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5%以上。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重抓好秸秆焚烧、工地扬尘等大气污染源管控,市区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在全国前列。

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区建设局、市综合执法局莲都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1.已制定印发2024年度工作计划。
2.莲都区三大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建立重点区域涉气问题管控制度,已交办整治涉气问题46个。
3.丽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9

93

完成全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环城河口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水功能区要求,确保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区水利局、区治水办、区农业农村局、区建设局、莲都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

1.完成全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目前,8个问题排口均已完成整治。
2.莲都区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94

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省级“无废细胞”10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5%以上。

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建设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区卫健局)

白云、联城、紫金、岩泉街道牵头的“无废家庭”和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丽水紫金南路加油站开展的“无废加油站”等9个“无废细胞”已通过初核。

一以贯之拓宽“红绿”融合路径,全力培育革命老区“金色”增长极

95

全面严格松材线虫病管治措施,力争实现疫点数量、疫情面积和病死株树“三下降”,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


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各乡镇(街道)开展2023-2024年度松材线虫病即现即清工作,全部清理小班完成验收,顺利完成年度任务。

96

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建立生态资产抵质押风险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金制度。


区发改局

依据GEP核算成果,多家金融机构参与,因地制宜发行“两山贷”“生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

97

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加快建设莲都林场碳汇先行基地。


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完成莲都区国家储备林建设方案初稿,待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出台后,进一步完善再进行报批。碳汇先行基地建设完成森林抚育600亩,完成林业碳汇计量外业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

98

持续实施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完成低产林改造1万亩以上。

2024年油茶保供生产工作低产林改造任务面积10588亩。

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10873亩,完成率102.69%

99

立足莲都红色基因和生态资源,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专线和研学基地扩容提档。


区文广旅体局(区旅投公司)

梳理现有红色点位资源,谋划2025年红色旅游品牌创建工作。

100

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谋划布局太阳能、风能、水能项目,启动建设莲都区万亩千兆农光互补集中式光伏项目。

启动建设莲都区万亩千兆农光互补集中式光伏项目,年度光伏并网8万千瓦

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

新增光伏并网7.08万千瓦。

101

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经营体制、山塘水库用水权等改革,进一步挖掘盘活农业农村要素资源,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累计盘活闲置农房2603宗,闲置宅基地298宗,占地面积达355亩,评估总价值超过1.57亿元,吸引投资4220万元,直接带动村集体、农户增收4691万元,土地流转的线上交易已达成23宗。

一以贯之拓宽“红绿”融合路径,全力培育革命老区“金色”增长极

102

深入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扎实做好扩岗就业,强化四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保障,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力争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


区人力社保局

开发青年见习岗位459个,城镇新增就业12528人。

103

不断完善“大搬快聚”后续帮扶体系,新建和提升“处州共富工坊”30家,持续深化流动供销致富车系列服务,力争农村居民和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达到6.5%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保持在1.58以内。

不断完善“大搬快聚”后续帮扶体系。

区农业农村局

1.完善住房及配套建设体系。在安置小区周边及时布局幼儿园、卫生院等基础公共配套。
2.打造优质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大搬快聚搬迁群众子女全部实现随迁安置地就近入学,并配强教学师资力量,名优骨干教师占比达到51%
3.健全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为搬迁群众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参保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等服务。
4.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逐步落实和兑付就业创业政策,给予大搬快聚安置小区从事来料加工从业者补助。
5.构建社区治理体系。依托“96345”信息平台受理山区群众各类求助,首创设立“山事城办”窗口。

104

新建和提升“处州共富工坊”30家。

区委组织部

完成新建“处州共富工坊”9家和提升“处州共富工坊”26家。

105

持续深化流动供销致富车系列服务。

区供销社

1.21辆“流动供销致富车”服务里程超7.3万公里,为山区群众提供代购、代销、代办服务超7万件次,覆盖168个行政村;
2.202412月,组织“流动供销致富车”参加在黄村乡黄村村开展的志愿服务大篷车活动;
3. “流动供销致富车”志愿服务队在雅溪镇上黄村和碧湖镇靠坑村开展“迎新春 送温暖”活动,以实际行动连接起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06

力争农村居民和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达到6.5%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保持在1.58以内。

区农业农村局

数据未出。

107

加快建设环古堰画乡、北乡革命老区两条共同富裕示范带,确保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增幅均达10%以上,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50%以上。


区农业农村局

村集体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村108个,占比51.92%

108

深化与义乌、江北山海协作,积极谋划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援建项目,持续推进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区经合中心

持续加强山海协作,大港头镇西坑口村农光互补项目(二期)、大港头镇利山村共富基地提升项目等5个项目已经完工。

一以贯之拓宽“红绿”融合路径,全力培育革命老区“金色”增长极

109

深入推进与叙永东西部协作,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根据省、市下达的指标任务,统筹全区各责任单位共同推进,合力完成。

区发改局

各项指标已全部完成。

110

推行山区“十助”流动服务模式,城乡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率达75%以上,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服务5万人次以上。

城乡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率达75%以上。

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区民政局)

城乡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率达到85%

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服务5万人次以上。

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区卫健局)

截至11月,全区“智慧流动医院”累计下村1280次,出诊医生2213人次,门急诊诊疗14952人次,开具处方17567人次,服务群众55840人次。

111

创新“颐养在莲”养老服务新模式,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运营。


区民政局

出台《莲都区居家养老一体化运营实施方案》;召开全区居家养老微改革工作推进会,重点部署居家养老一体化运营工作,一体化运营率超过85%

112

深化城市医联体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共体”运行机制,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职能调整,区疾控中心投入使用。


区卫健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监督所两个单位已实现合并办公实体化运行,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卫生监督所的全面重组工作。区疾控中心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113

持续做优做强托育体系,新增5家社区“托育角”。


区卫健局

已制定《莲都区托育角建设标准(试行)》,已建成丽阳社区、东港社区、和平社区、灯塔社区、北苑路社区等5家托育角。

114

加快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力争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级评估认定。


区教育局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10月份已顺利通过市级评估认定。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国家评估9月份已完成,等待教育部反馈结果。

一以贯之拓宽“红绿”融合路径,全力培育革命老区“金色”增长极

115

持续开展引智托管、院校共建、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完成莲都小学食堂和灵山未来社区幼儿园建设,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360个,做好师生心理健康工作,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


区教育局

2024年度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已全部完成;丽水中学共建附属天宁实验中学已成立;灵山未来社区幼儿园已建成,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360个;心理健康筛查数据已上报平台。

116

深入实施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专项治理,逐步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标准,持续开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

深入实施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专项治理,逐步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标准。

区民政局

已印发《莲都区2024年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117

持续开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

区建设局(各乡镇(街道))

已完成困难家庭危房修缮后的复核鉴定工作。

118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为低收入农户、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公益性岗位1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区人力社保局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现全覆盖,市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3%,提供公益性岗位125个。

119

实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净居亮居”改造40户。


区残联

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顺利推进,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净居亮居”改造75户已完工并验收。

120

全力保障社保基金稳定运行,稳步提高“浙丽保”“长护险”等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面。

全力保障社保基金稳定运行。

区人力社保局

结合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开展基金监督工作,排查近5年内认定的各类工伤疑点数据2100余条,走访医疗机构10余家次,挽回基金损失20余万元。

121

稳步提高“浙丽保”“长护险”等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面。

区医保局

“浙丽保”参保已完成,“长护险”已实行政策性长护险。

一以贯之坚决树立底线意识,全力筑牢社会安全稳定“防护墙”

122

聚焦消防、燃气、建设施工、道路安全、危化品和工矿领域等12个重点领域,常态化闭环抓实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探索并落实“九小场所”的开设防盗窗逃生出口、经营和生活区硬隔离、畅通消防通道等方面破题举措,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各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单位)

1.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专项整治等工作,对消防、道路交通、建设施工、旅游重点领域防范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依托“基层智治平台”开展日常检查工作。
2.持续开展“九小场所”隐患排查整治,全区共完成相关场所排查17242家次;组织对丽青路段挂牌区域开展回访并摘牌销案;结合莲都区消防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部署开展“九小场所”等“五大”领域排查整治和地下车库、电动自行车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西方平安夜消防安全集中夜查行动。

123

做好危险房屋动态监测和巡查整治,加速工程措施解危,随清违规经营行为,力争实现能改尽改。


区建设局(各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单位)

各乡镇街道持续开展危旧房动态监测,完成危旧房巡查任务,督促业主开展非闲置危房解危工作。

124

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全覆盖,完成全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18个。


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各乡镇(街道))

已完成18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14个乡镇街道应消站、3个消防专职队均已通过市级达标验收工作。

125

筑牢基层“三保”,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按计划化解2024年地方政府到期债务1亿元,及时足额支付债券还本付息,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区财政局

2024年度“三保”事项已全额保障到位。

126

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妥善处置企业流动性风险、涉众型经济金融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

1.抓好宣传。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线下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远离非法集资。截至三季度末,累计开展集中线下非法集资宣传6场次。
2.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矛盾。妥善跟进处置非法集资线索,完成同建环保、挚富餐饮等非法集资线索的移交、检查、处置超10起。

127

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区建设局

完成11个房地产项目共87笔预售资金提取申请的审核工作,累计审核项目申请预售资金6.5亿元。

一以贯之坚决树立底线意识,全力筑牢社会安全稳定“防护墙”

128

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

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区委政法委(区社会治理中心)

全力推进“110”非紧急非警务事件协同流转,成立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中心,配备专职协同流转人员,明确事项流转办理、联动协同处置、会商协作内容,提升“110”接处警平台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联动处置成效,建立值班值守、首接负责、信息流转、及时反馈等分流联动机制,提升区乡两级事件流转处置质效。

129

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

区信访局

矛盾纠纷化解率达81%;制定《信访法治化工作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合法性审查的通知》,实行全流程合法性审查留痕机制,确保依法依规办理。

130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大电信诈骗、养老诈骗打击治理力度。

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

区公安分局

我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案损分别同比下降25.46%62.01%;重大案件同比下降61.5%,抓获涉诈嫌疑人数同比上升24.2%,追赃率达到44.5%,核查断卡线索412条,打处80人。

131

大力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区市场监管局

按照省市部署,该项工作暂停推进。

132

深入推进村社融合,扎实做好撤村并居“后半篇文章”。


区民政局

完成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133

适时启动社区优化调整,重点提升社工队伍能力水平,做深做实网格化服务。


区民政局

完成2024年度专职社工培训,进一步提升社工队伍的能力水平。

134

常态化开展平安莲都建设,力争实现省级平安区十八连冠”,奋力夺取“二星平安金鼎”。


区委政法委

已夺取“二星平安金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