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公开方式 |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
张莲芬委员: 你提出的第144号《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型市区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近年来,莲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发展,明确青年发展的政治要求和底层逻辑,整体思考、科学规划、全面推进,不断以具体任务落实推动青年发展型市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力推动形成“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良好局面。 一、具体举措及成效 (一)推进“青城”行动,青年城市氛围更加浓厚。 1.深化青年城市政策。4月20日组织召开莲都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市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出台了《莲都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市区的实施意见》;针对外来人才、企业高管、青年等群体出台购房优惠政策,制定并发布《莲都区商品住宅购房补贴和交易税费补贴实施细则》;为支持外来人才、青年等群体来莲创业就业出台奖励补助政策,制定并发布《莲都区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为鼓励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长期留驻莲都,拟出台《古堰画乡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扶持办法》,现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2.优化青年城市功能。嵌入新文化、新艺术、新运动青年社交空间。新建“城市书房”1个、“文化驿站”1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个;加快推进“青年委员会客厅”平台建设,布局“青年广场”5个,“青年街区”2个;以“社群生活和艺术交流“为理念,建设理想艺站、古堰画乡艺术中心、古堰文化产业园,打造青年度假空间;建设夜间经济、创意经济等业态,布局建设高品质步行街1条,培育夜间经济地标区或特色消费集聚区1个,打造智慧商圈1个;迭代升级社区单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个。 3.塑造青春城市形象。整体思维、系统谋划“青春莲都”,形成“青春莲都”的城市共识。启动青年公共文化空间改造项目;积极开展读书、音乐类文化活动100余场,举办青年足球、滑板冲浪、游泳、篮球、马拉松、轮滑等赛事活动9场;建设青年文艺星火点位3个,新组建全区文艺青年演出团队2个,开展文艺星火赋美展演活动12场。 (二)推进“青业”行动,青年企业发展更有活力。 1.招引青年企业。瞄准具有变革性意义甚至颠覆性潜能的未来产业,持续招引战略级项目、“链主型”企业。现已完成大项目招引9个,其中10亿级大项目2个,亿元项目7个;累计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浙江乾麟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新增规模以上青年型企业3家。 2.培育青年业态。大力扶持青年创业主体投资创意经济、电商经济、农旅融合、美丽健康、文创艺术等领域。实施“青创莲都”行动,举办青年创业创新论坛,聘任青年创业导师10名,开展“青年与城市共成长”青年交流沙龙活动;培育1家“丽水山景”示范基地、10家乡村风情民宿,1个特色文旅市集、10套个性文创手礼;举办青农学堂、新青年训练营、青农集市等活动3场,重点培养青年农创客5名。 3.搭建青年电商平台。加快建设白桥双创园,打造碧湖新城电商直播基地,鼓励青年投身电商经济,培育本地经纪公司,形成“供应链基地或品牌商家+MCN(经纪公司)机构+主播”的电商孵化链。承办“山播带山货·工坊促共富”活动,已邀请抖音、快手头部达人、主播、MCN机构、服务商来莲交流47人以上,组织各县市互联网行业青年150余人参与活动;建设电商青年的“主播之家”,开展莲播青年网红孵化计划,现已开展2场粉丝百万级专场直播活动、2场主播沙龙,直播带货网络成交总额超1000万元,其中背锅侠、吾饭开展粉丝百万级专场直播活动、主播沙龙,全区目前直播带货网络成交总额超1亿元。 (三)推进“青英”行动,青年人才引育更加多元。 1.招引青年人才。推进青年人才队伍提质增量,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办好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人才科技峰会。争创“科技创新鼎”、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大对 40 岁以下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适度提高青年人才入选“括苍名士”比例;上报“绿谷精英”的青年人才占比均达到 50%以上;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申报20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占比65%。 2.培养青年人才。推进高质量校地联合培养,共建青年人才培养联盟。与兰州工程学院、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人才驿站”合作协议;组织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参加百万岗位进校园网络招聘活动、综合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等35场,已开发青年见习岗位152个;5月17日牵头组织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万控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万控班”;实施“丽水籍优秀毕业生预引进”计划,目前已引进高校毕业生2604人,其中博士38人;走进在丽高校定向招聘2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全覆盖;在四川叙永新增劳务合作站1个;2月赴四川叙永开展招聘,截止目前,已在河北、南京、湖北、湖南、甘肃等多地开展专场招聘会;组织100名以上在校大学生来丽实习实践。 3.支持青年发展。健全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市区银行现已推出“青创贷”“电商贷”等助力青年创业的金融产品,截至6月末,贷款金额共计65.16亿元;对优质项目青年创业者和大学生进行创业贷款贴息、一次性资金奖补、实习岗位补贴等帮扶,截止6月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52.2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15.75万元,见习岗位补贴15.78万元。 (四)推进“青居”行动,青年生活保障更加完备。 1.加强青年安居服务。打造创新创业和生活居住于一体的青春社区、青创空间等融合空间,布局集高端人才、技术人才、大学生为一体的青年社区3个;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青年公寓,新增古井青年公寓169套。 2.推进青年教育服务。落实发展学前教育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公办园建设。新增天悦湾、元湖一号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540个,预计到9月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50%;完成大洋路小学和城北小学扩建工程,新增中小学学位1260个。 3.提供青年健康服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满足青年健康运动需求。目前已举办碧湖新城田园半程马拉松、莲都区中小学生国际跳棋锦标赛、2023莲都区健步走大会、2023年莲都区健身气功站点联赛、2023年莲都区“五·一 ”象棋赛、浙西南跆拳道邀请赛、莲都区2023年第二届轮滑“溜溜节”、2023八百里瓯江(丽水)山水诗路”桨板赛等健身运动9场;建设一批青年友好运动场馆,新建青年体育场地设施9个,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力争人均体育场所面积达到2.76平方米以上;全力做好“环丽步道”莲都段30公里建设;新创建2家省级乡村博物馆,创成青年旅游驿站1家。 4.加强育儿婚恋服务。健全青年交友服务体系,推动成立社交伙伴圈、青年婚恋交友服务联盟,为青年提供覆盖更广、内容更优、实效更强的交友服务。现已建设“‘青’城之恋”潮玩基地2家;已开展“花young青春π”青春集市、“赶赴一场春日的约会”、大型剧本杀、植物香囊手作等婚恋交友、社团交友、青春集市活动11场。 (五)推进“青尚”行动,青年文明风尚更有力量。 1.引导青年建功立业。面向青年群体培育乡村旅游讲解员5人;选聘6名优秀青年组建“青春莲都”推介官队伍;选聘69名优秀大学生担任乡镇(街道)、村(社)团组织兼职副书记,依托大学生资源做好人才招引、城市宣传、服务中心等工作;打造“莲响”青年理论学习宣讲品牌,已开展宣讲活动14场;青年理论学习宣讲相关活动在省级以上平台的新闻媒体报道5篇,其中发表在学习强国平台2篇,浙江在线1篇,潮新闻客户端2篇。 2.构建青年建功网络。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畅通青年参政议政渠道,健全党政机关与青年代表联系机制,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额指标上留足一定比例;孵化青年社会组织,在莲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8家实践站、100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活动阵地中融入“青年元素”。 3.健全青年激励体系。重视新业态领域青年典型榜样塑造,积极参与“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创建评选活动。已培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干部1300人次;成功选树“莲都区十大杰出青年”“新时代好少年”等青少年榜样,线上、线下宣传2018-2022年度“莲都区十大杰出青年”,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青年精神”。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聚焦产业赋能,找准产才融合的独特赛道。围绕新兴产业,不断加大“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行动计划”等各级各类人才计划中青年人才的比例,推进青年人才队伍提质增量。组织政府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全区各规上企业的人才情况、创新需求等,绘制企业人才需求目录,为精准招引企业所需的高层次青年人才提供指引。建立“双招双引”互促融合机制,将招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数量写进招商引资项目协议中,实现“人才+项目”同步集聚。突出落地导向,结合市委人才办开展的“绿谷”系列人才计划,推动高层次青年人才先落地后申报,为高层次人才计划储备青年资源。 (二)聚焦路径更新,拓宽青年人才的招引渠道。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利用“引才云”等线上平台将招聘信息精准推送到青年人才手中,组织企业组团到湖北、甘肃等地高校开展引才专场。实施“丽水籍优秀毕业生预引进”计划,发动丽水籍学生所在的基层工作人员上门为学生父母宣传人才政策,引导丽水籍学子返乡创业就业。加强与本地高校的合作交流,着力构建多层次青年人才引育体系。进一步扩大“引才驿站”和“引才大使”的合作范围,深入实施“校企订制”育才模式,为企业引进更多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三)聚焦平台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青创空间。加快白桥双创中心建设,加强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大院名校”的对接合作,争取实体化研究院、研究生分院落地莲都。发挥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和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围绕新兴主导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需求,集聚一批共享青年工程师,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创业孵化和服务指导,支持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创园”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加快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飞地”建设,促进青年人才双向流动,实现有效互动。 (四)聚焦服务提质,营造近悦远来的青年生态。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积极推进碧湖区域青年公寓建设步伐。建立人才科技服务十件实事机制,联合团委、社团协会等单位积极组织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健全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推出更多符合青年人才需求的普惠性金融产品,尽可能减免青年人才创业贷款担保费率。全面提升人才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推进人才码应用完善,以人才码为载体优化整合人才政策和服务事项,实现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码通办”。 相信通过全区各单位部门、社会团体的通力协作,莲都区实现“莲都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莲都更有为”的城市愿景将指日可待。最后,非常感谢你对我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市区工作的关心,希望你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 (联系人:孙朝庆联系电话:17826929520) 莲都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市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莲都区发展和改革局代章) 2023年7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