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人大建议答复
首页
关于区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第G050号建议答复的函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24-02-19 16:36:45

文号: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倪成龙代表:

您提出的第050号《关于莲都本土文化保护在低龄普及教育中植入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对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方言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地域文化的标志,方言所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以及饱含的深厚情感是无可替代的。对于丽水方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区教育系统主要围绕课程建设、活动拓展、家校协同这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通过课程建设普及方言。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以及“坚持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等相关规定,目前学校还不能组织课堂方言教学。因此,只能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组织开展丽水方言与文化教学活动,如处州中学的《方言传唱》、刘英小学的《丽水鼓词》。区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鼓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发丽水方言与文化校本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自编校本教材或读本。如水东小学的“婺剧之源”课程,不仅被评为浙江省第五届校园精品课程,同时也是莲都区婺剧文化进校园的样板学校。如碧湖小学的“堰之俗”,将碧湖堰头文化、碧湖方言、碧湖美食等融入校本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第六届校园精品课程。倡导少年儿童既讲好普通话,又会讲丽水话,传承和弘扬莲都文化,使丽水方言与文化世世相传、代代不忘。

二是积极举办以方言为载体的活动。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丽水方言与文化宣传教育、文艺表演等相关活动和比赛,通过校园广播站安排一定时段的方言广播、开辟丽水方言与文化学习园地、组建丽水文化艺术学生社团等,努力营造教育氛围。2023年3月-6月,区教育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开展了第六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全区3-12周岁共140余名学生参加此次比赛。2022年12月,刘英小学举办了“方言大比拼”活动,用丽水方言夸学校、讲童谣,共推选出11个优秀节目。2022年4月处州中学举办了“说地方民谣,承地域文化”方言主持人选拔比赛,此次活动采用念民谣的方式,《老白谈天》主持人老白也亲临现场用莲都本地方言为小选手们做示范。

三是发挥家庭教育对方言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语言、生活、情感都带有父母的影子,所以方言学习最适宜的环境就是家庭,同时,家庭中方言的学习已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这样更容易使孩子对方言学习产生兴趣。区教育系统每年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文明家庭”以及“绿色家庭”“平安家庭”等各具特色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同时在此过程中加入莲都文化传承的考察元素,在家庭教育中促进丽水方言和文化的延续和保护。

对于建议中“引领新丽水人丽水方言培训,特别鼓励新丽水人子女方言教育”“吸纳非遗传承保护制度,对丽水语言文化进行挖掘、梳理”这两点建议,虽然各级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均有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方言保护工作的开展,如将方言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设立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一系列课题,但目前来看政策还比较宽泛,并没有很多落实细化的实际举措。而且,方言保护是一件需要全社会联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若想实现让社会整体重视方言之目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接下来,区教育局将积极与区委区政府、区直相关单位部门沟通和配合,努力实现上下联动推动方言传承工作开展,加大方言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再次感谢您对莲都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

(联系人:洪君丽,联系电话:2021929)                  

丽水市莲都区教育局

2023年7月21日

关于区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第G050号建议答复的函.pdf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