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政协提案答复
首页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47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引号: 323511294/2023-62307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 2023-12-20 16:12:52

文号:

索引号 323511294/2023-623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成文日期 2023-07-20

 

戴丽清委员:

你提出的第147号《关于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管理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作坊有着准入门槛低、投入少、易产出等特点,是食品生产行业的有益而必要的补充部分,且生产品种与百姓日常餐桌关联紧密,形成了“小作坊大民生”的特色。食品小作坊在满足老百姓饮食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群众的就业增收。目前,全区在册登记的各类食品小作坊共有87家,其中肉制品小作坊27家,白酒小作坊23家,豆制品小作坊10家,3种类别约占全区食品小作坊总数的69%。处于长期停产状态的有6家,而白酒小作坊多为季节性生产。从产品销售范围看,基本集中在莲都区范围内,销售对象以个人和小餐饮店为主。

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一直以来是我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我局坚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理念,根据《浙江省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建设阳光小作坊工作要求,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造提升系统性工程,全区完成提升改造小作坊104家,取缔脏乱差小作坊28家,每年抽检覆盖在册生产小作坊的70%主体,近3年共抽检产品200余批次,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创成省名特优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3家,5S管理小作坊20家,“卤肉一件事改革”小作坊5家。实现小作坊登记建档100%,应用浙食链100%,阳光作坊100%,努力发挥莲都本地特色,全力打造“精特美”食品小作坊,助推莲都食品小作坊行业提质加速。

二、工作进展

在食品小作坊的监管上,我们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突出工作重点,改进监管方式,探索有效措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了一些有效尝试。

(一)全面建档,形成食品小作坊监管常态。全区已将小作坊排摸工作列为网格化巡查重要内容,进行地毯式摸底调查,对各乡镇的小作坊基数进行梳理,切实把底数摸清、档案建好、问题找准、现场查实。对已经登记在册,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登记凭证的小作坊,采取市场倒逼措施,督促其抓紧整改;自2021年下半年起,展开食品小作坊行业清退整治工作,对生产加工列入“负面清单”食品或不具备基本生产加工条件的小作坊,通过软性劝导与行政处罚结合的方式,劝退一批,取缔一批。以集中、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为每一家食品小作坊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通过跟踪监督、同行示范等方式督促其尽快整改到位。

(二)突出重点,加大食品小作坊抽检力度。制定年度抽验计划,将作坊食品监督抽检纳入全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安排专项抽检资金。以肉制品、酒类、豆制品、粮食制品等品类为检查重点,增加检测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公布抽检信息,约谈业主,跟进处置,确保违法处罚到位、隐患整改到位,形成工作闭环。对照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对食品小作坊有针对性展开全面排查,紧跟问题导向,排除行业风险隐患。

(三)专项整治,加大小作坊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开展专项整治,重点针对白酒、肉制品、糕点、粮食制品等风险程度比较高的食品小作坊,重点检查采购原辅料、生产工艺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等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要求,从生产过程、加工区域清洁卫生、从业人员卫生防护等环节,找短板,查问题。近三年,共对食品小作坊立案18起,罚款共计52600元。

(四)注重效果,严格守好质量安全“三关”。一是严把原料关,守好质量安全入口。监督企业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确实查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推动浙食链在小作坊的全面应用,数字化赋能食品精准追溯。二是严把加工关,守好质量安全生产。要求小作坊必须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用的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严防小作坊非法添加和使用工业明胶、工业盐、工业卤水、工业酒精、硼砂等工业物质或非食品原料,指导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查询工具(GB-2760微信小程序),避免出现超范围、超限量添加的问题。推动阳光作坊建设全面展开,让作坊的加工过程可视化、阳光化,促使业主改善加工环境,规范加工,接轨“5S”工作要求。三是严把检验关,守好质量安全出口。针对小作坊(小微企业)自检能力不足,缺少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等问题,创新性的培育了全市第一家食品检验“共享实验室”,为企业有效减轻负担,降低业态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五)巧妙借力,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局面。加强对社会各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办讲座、科普短片等形式,让食品安全科普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加强对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相关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电话通知等形式,加大市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载体的宣教活动,强化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努力形成社会共治局面。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科普教育。拓宽宣传载体,采取网络宣传和线下宣传相结合的形式:一是利用网络宣传受众面广的特点,做白酒、食用油、包装饮用水、蜂蜜等重点地产食品科普小贴士,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向经营者和消费者推送;二是与小荷志愿者合作,采取办讲座、情景剧、发放宣传资料、知识问答等形式,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社会各界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及维权意识。

(二)加大对食品小作坊的规范整治力度。针对目前食品小作坊数量多、分布广、条件差、素质低、监管难等突出问题,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创新监管机制,下移监管重心,加大监管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查检验频次,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同时积极采取帮扶措施,帮促小作坊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改进和完善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生产行为;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寻找合适区域,谋划建设小作坊加工园区,提升小作坊行业规范水平;对产能逐渐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的小作坊,积极鼓励并引导其申办生产许可;对确实达不到生产经营要求的小作坊,采取软性劝导、行政处罚予以清退。

(三)高效完成省民生实事创建工作。“山区26县和农村地区阳光食品作坊”被省政府纳入省级民生实事,围绕资质合法、工艺标准、阳光生产、数字追溯、管理规范等方面内容,优选35家生产条件较好、参与创建意愿较强的小作坊,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并以加强现场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作坊建设条件、管理能力,对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内容,努力建成“5S”管理小作坊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管理、卫生习惯。

感谢你对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关心,希望你们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

(联系人:郑超荣     联系电话:0578-2050032)

 

 

 

丽水市莲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7月20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