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莲都区被国家住建部等五部委命名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区。通过“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公共场所多了无障碍通道、市区多了无障碍导航地图、银行多了无障碍取款机、残疾人坐着轮椅可以登上应星楼了……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能安全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平等共享社会文明成果,莲都无障碍山居图成色更足。莲都区无障碍服务不断充实、设施不断完善,但距离建设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全体系的无障碍环境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欠精度”。一是设施缺乏完整性。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涵盖道路、公共场所、交通设施、居住建筑等多种场景,在全国无障碍示范区创建时,主抓重点场所无障碍建设未能让出行场景全覆盖。例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过街音响提示装置等设施的普及率不够,部分乡村文化礼堂、旅游景区、星级宾馆和推介的养生养老民宿连坡道都没有,社区、乡村的便民服务中心设在楼上却没有电梯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规划缺乏系统性。无障碍设施出行链之间衔接不畅,无法实现无障碍安全出行。例如公交站台与无障碍公交车辆不配套,盲道与公共卫生间、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缺少连接等。三是建设缺乏规范性。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和浙江省政府实施办法明确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无障碍设施要与主体工程要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三同步”,但是很多项目未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无障碍设施设计建设,或者没有设计,或者设计施工不规范等,例如部分无障碍电梯空间狭小不方便轮椅转向、无障碍坡道的坡度较大存在安全隐患等。
二、无障碍设施监督管理“欠力度”。一是管理不到位。很多单位只建设不管理,存在部分盲道、无障碍通道被车辆占用,无障碍卫生间变成储物间、无障碍电梯常年封闭等情况。二是维修不及时。相关工作人员的无障碍设施使用维护培训方面也存在不足,缺乏日常的检修维护,存在无障碍卫生间的扶手松动没有及时维修更换,公交车语音报站系统损坏等情况。三是机制不顺畅。执法主体缺乏明确性、强制性,对侵占、损毁、挪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缺乏处罚机制,虽然《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丽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条例都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三、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欠深度”。一是无障碍信息服务不重视。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普通人群出行更加便捷,但特殊人群在使用互联网产品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在融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数字鸿沟”。二是无障碍信息功能不全面。有些互联网产品开发了无障碍模式,但成效不明显,如政务服务网、网上办事大厅等部门无障碍网站均提供无障碍交流服务,存在使用率低、实用性低等情况,还有些联网产品虽然开发了无障碍模式,存在交互操作复杂、图片信息不可读、与助听器兼容性低、广告及捆绑销售过多等问题。三是无障碍信息融入不充分。如在酒店的预定时,没有在APP中融入此家酒店内是否有无障碍设施,有没有无障碍通道、带扶手的坐便器、直达的电梯等,没有系统性的分类,无法满足特殊人群出行。
各位领导、委员们,我们应认识到,无障碍并不是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它与每一个人生命的全周期相连,每个人都是无障碍设施的受益者。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必先行,为此我们建议:
一、全方位营造无障碍范围。有一组数据显示,在无障碍公厕的使用中,老年人、残疾人占三分之一,而剩余的三分之二是妇女、儿童、受伤人群等使用;在车站的无障碍坡道使用中,推着行李箱的正常人群占绝大部分,残疾人群使用较少,这表明“无障碍”环境建设并非只是小众收益,而是惠及每个人需要全民参与。一方面,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无障碍知识宣传,提升全员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和知识的认知,让公众意识到建设良好的无障碍环境是政府的责任及社会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利用好无障碍设施。另一方面,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通过将无障碍出行服务写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管理手册、开展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加大对从业人员进行无障碍设施操作、维护、管理的培训力度,明确相关服务人员的无障碍服务内容和流程,增加相关服务人员帮助和服务特殊人群的意识。
二、全链条谋划无障碍出行。提升无障碍设施水平要做到“改造解决旧问题、新建不加新问题”。一方面,各单位对无障碍设施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相关主管部门联合残联组成检查组,摸清现有无障碍设施存在问题,排查无障碍设施应建未建、建设不规范、不配套、不衔接情况,建立排查台账,编制提升改造计划,明确改造内容、完成期限、责任主体等。另一方面,对新建项目加强技术指导、源头把握、标准把关、验收把控,严格实行无障碍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三同步”机制。在设计中要注重系统化和人性化,做好与周围环境及已有无障碍设施协调融合,打造全范围无障碍;在施工中注重监督工作,监督施工单位切实按照无障碍设计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市住房和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残联印发的关于落实《丽水市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导则》的文件精神,在建设工程方案设计会审、工程验收时将残联部门列入参与审查和验收单位,组建由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组成的丽水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进行试用体验,对于不合格的项目责令整改后再核发相关验收文书。
三、全流程监督无障碍管理。目前莲都区60岁及以上人口和残疾人的二者总数近11万,这些人的就业创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都需要无障碍出行环境作为保障。一方面,完善无障碍设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将无障碍设施建设、日常维护与管理列入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内容,对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情况公开化、透明化,明确各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规定侵占和破坏无障碍设施行为的处罚内容和执法主体。并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民宿等评比中,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参与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畅通交流渠道,面向公众公开责任单位联系方式和举报方式,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对相关不规范行为进行举报,并对在维护无障碍设施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全体系信息无障碍建设。在全民信息化时代,通过推进信息无障碍,最大限度不让特殊人群被隔绝在数字生活之外,努力做到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方面,完善网络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无障碍设施信息的覆盖力度,推进信息无障碍领域的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联网智能产品研发推广,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推进“无障碍信息”数字化改革。如加强旅游出行类互联网平台的信息管理工作,对外公布入驻平台的酒店、民宿、景点的无障碍设施情况;积极促进现有的丽水主城区无障碍地图跟高德、百度等地图融合,实时更新完善无障碍设施信息,方便使用者查询无障碍设施位置和相关交通信息并进行路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