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园地
您当前位置:

【毛传书特辑】好事也须远虑

发布日期:2021-07-21 17:29:19     文章来源:莲都区政协办 访问次数:

圣人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告诫人们做一件事情必须想得远些。在落眼今天的利益、好处时,要“虑”及今后乃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到长远的安危。一句话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20多年前,丽水城市建设有过一次大动作,口号叫:“拆除丽阳门,削平华祠岭,打通梅山背。”在当时,是划时代的壮举。多少年老百姓还在传颂、称赞,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政绩。可时间进入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和看法就有所不同了:“丽阳门拆掉太可惜了!”“梅山背留着做公园,街道环山绕个圈多美!”以更多的惋惜替代了昔日的褒赞。因为现代城市建设十分看重文化品位,看重环境标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没商量的。看重环境则注重自然,不再见山开山,逢水填水。据说当年也曾有人提出过,丽阳门不要拆,道路两边过;梅山不必打,街道环山转。可当时人们都处在街宽、路平的欣喜之中,这少数人的声音是微弱的,有谁听得见、听得进呢?“千古知言汉武帝,人难再得始为佳”。自古以来,世人往往如此,一样东西在拥有时全不知珍惜,一旦失去“难再得”时,才觉得它的美好和可爱。只是后悔已经晚了。

时下丽水又有两件划时代的建设大事。一件是建造开潭电站,另一件是修筑防洪堤。两件都是投资几个亿的大项目。可以说这是丽水有史以来没有过的。丽水人又一次处在振奋和激动之中。想象电站建成后,丽水城边十里防洪堤外碧波荡漾,水面比杭州西湖还大,青山绿水一新城,是何等的美丽、壮观!丽水要名扬四海了。可就在人们喜笑颜开为丽水的变化而欢呼之时,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包括在丽水工作、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老干部却忧心忡忡而不安了。这些老人见过五十年一遇的大水,那时城东南面一片汪洋,小船划进刘祠堂脚仓前街。在大水中人们发现水东塔下一块伸进江边的岩石阻碍泄洪,抬高了城里的水位。后来政府特意把那块石头炸掉,情况就好些了。此事丽水稍有年纪的人都知道。而今塔下铁路大桥的桥墩对大水的阻挡已远远超过炸去的岩石,还要在下面的水口造开潭电站水坝,这不是最大设障吗?把大水门外的水位抬高,造一个人工湖,再遇上1952年、1955年的大水,恐怕丽水全城都要泡进水里了。如果再有百年一遇的民国元年(1912)大水,可就不得了啦!以往丽水的大水是涨得快,退得也快,造了水坝和防洪堤,涝上一两天就惨了。这个声音在当前也是微弱的。因为在领导看来,电站是专家设计的,用不着担心;在多数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看来,也不在乎:“没有那样可怕,上头有三个电站的水库可以蓄水嘛。”他们不知道水库蓄水是有限度的,五十年、一百年一遇的大水照样要下来。去年浙西大暴雨,新安江水库蓄水超过了设计最高水位,库区内四万多人被水围困。电站开动八个闸门泄洪,下游沿江洪涝成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应该相信专家,但也不可排斥群众的正确意见。重庆綦江“彩虹桥”出现响声时,专家会诊还认为质量没问题。认为响声是正常的,没有响声才不正常。而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工人早就看出这桥有严重质量问题,一次又一次找县委、县政府反映,都没有人理他。无奈之中他只好对自己家人吩咐,有事无事桥上都不要去,这桥是要倒的。结果真的倒了。这可是血的教训啊!

城边有一条清澈透明的天然江水,这是难得的财富,是上苍对丽水人民的恩赐,这就是特色。抛弃自己的特色,在江上堵水造湖,藏污纳垢,影响水质,留下洪涝隐患,此事关乎丽水城的安危。笔者认为还得回过头去看得更远些。不可忘了南明山还有一处记载大水的摩崖石刻:“大宋绍兴甲子、丙寅岁,洪水自溪暴涨,约高八丈,人多避于楼屋,误死者不可胜计,因记于石,以告后来。”死者究竟多少?清道光《丽水县志》如是记载:“绍兴十四年(1144)八月,水高八丈,溺死三千余人。十六年,大水如前。”水火无情,人命关天。切记切记。

2000.7

(原载《丽水日报》2000年7月23,浙江《联谊报》2000年7月27)

附记:此文发表后,收入拙著《吾乡吾土》—书。2003年被好事者发现,冠以“警钟长鸣”发到网上。2014年“8.20”洪水来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疯传,惊动了主要领导。现在,现状无法改变,洪水还会再来。做了城市防洪闭合圈,能把洪水堵在防洪堤外吗?民国元年(1912),洪水水位57.5米,高过现在防洪堤3.65米。何况防洪堤堵不了水,8.20大水,南明门瓮城堤内堤外水位一样高。

201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