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园地
您当前位置:

【毛传书特辑】1956年的《西望长安》话剧公演

发布日期:2021-04-12 17:25:24     文章来源:莲都区政协办 访问次数:

1955年7月27日,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发言中,介绍了一个政治骗子的活动史。这个骗子叫李万铭,从1951年起,四年当中他跑过十几个城市,闯过十几个重要机关。他不仅混进了我们国家机关,而且钻进了共产党内;不但冒充了战斗英雄,而且在我们国家机关内窃踞了重要职务。这是一个严重的事件。罗部长希望把这件事搬上舞台,他说:“李万铭事件决不是一件什么偶然的和孤立的‘奇闻’,这是我们国家机关大批工作人员麻痹自满的表现。正是这种麻痹自满使许多反革命分子敢于为非作歹、杀人放火,如入无人之境!我希望我们中国也出一个果戈里,把李万铭以及被李万铭欺骗的麻痹分子搬到舞台上来,使公安工作者和全体人民都永远记住这样一件事,好比卧薪尝胆一般。”不久著名剧作家老舍即以此题材创作出五幕六场讽刺话剧《西望长安》。剧本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1956年3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书很快售完,5月份即重印。在全国产生不小的反响。各地专业话剧团纷纷上演这个剧本。

上世纪五十年代,丽水县业余话剧活动很活跃。解放初演出过话剧《三世仇》、《九件衣》、《不拿枪的敌人》。1956年上半年还演过讽刺独幕剧《新局长来到之前》、《经理与骗子》。老舍《西望长安》剧本的出版,引起业余话剧爱好者极大兴趣。当时又正值全国上下在搞内部“肃反”运动。很快《西望长安》的排演被作为配合肃反运动的政治任务,由政府(当时叫人民委员会)文化部门出来抓,具体工作由县文化馆和县工人文化宫做。我当时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小青年。不知是谁看上我,要我去演剧中的青年干部荆友忠。我连普通话都说不准,也从来未曾演过话剧,觉得这简直是开玩笑。但因为是政治任务,只得去试试。不久参加了在工人文化宫举行的演职员会议。会上研究了具体分工。成立了导演组,由钱松龄(教育局长,曾在温州地委文工团工作过)、许健(运输公司干部)、陈秉鋆(新华书店干部)、管汉德(工人文化宫干部)四人组成,执行导演许健。前台主任:金润生(银行)、兰子良(剧院)、叶锦(文化科);后台主任:朱步荆、陈国良;剧务:管汉德;舞台监督:纪乐(文化馆)。剧中有18个人物角色,由十八个业余演员扮演。主要角色骗子栗晚成由运输公司彭志成扮演,高干杨柱国由赵时中(运输公司)扮演,卜希霖由王佚名(银行)扮演,林树桐由陈秉鋆扮演,唐石青由管汉德扮演,女干部达玉琴由陈淑琴(丽水医院)扮演。我扮演的青年干部荆友忠是一个配角。

执行导演许健,据说是志愿军文工团转业到地方工作的,排练非常认真,非常专业。在排练过程中经常给演员说“戏”,给大家启发很大。对台词时,我普通话说不准,他帮助我纠正。因从来没演过话剧,有时感到手没处放。许导演发现我的性格与所演的人物很象,就对我说,荆友忠就是你自己,你平时生活怎么样就怎么表演就是了。受他启发,我很快有了明显的进步,终于承担起这个角色。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排练,这个多幕大型话剧终于在1956年国庆节开始演出,连续演了一个星期,场场满座。每场演出结束,都有人上台给谢幕的演员献花,社会影响非常大。是丽水解放后乃至今天,业余话剧演出规模最大、演出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演出。剧中人物卜希霖说话中不断有“相当的”三字口头语出现。第一次说“相当的”,观众没有感觉,第二次说“相当的”,台下就有笑声,第三次说“相当的”台下就会哄堂大笑。演出后一时间“相当的”成了人们说笑的口头语。近几年这“相当的”经宋丹丹在小品中说出之后,又成了人们的笑料,还被人用做了广告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五十多年前老舍先生笔下有过的台词呢。

当年参加《西望长安》演出的都是些年轻人,演过后还想演曹禺的《雷雨》,说我适合扮演周聪。那时多数同志可以说是敢想敢为,也可以说是无知无畏。而我在演出后不久被调到县人民委员会文化科,转到文化部门工作,第二年便因“文”而被卷入反“右派”运动旋涡,由此而改变人生命运,而今半个多世纪过去,回忆往事让人感叹不已。还有导演许健同志在演出的第二年患心肌梗塞突然去世,优秀演出者——卜希霖的扮演者王佚名同志(人民银行干部)不久也英年早逝。而今想起他们,心里还会油然而生缅怀之情和由衷的敬意。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