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今日莲都
三大基地揭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莲都转化落地
作者: 蓝李俏   来源: 莲都发布 区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1-10-18 11:30:33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转化落地,莲都这片“节水抗旱稻”让山地变粮仓。

在太平乡长濑村,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转化落地项目“节水抗旱稻”迎来了收割季,莲都区科技局邀请的节水抗旱水稻专家对刚刚收割的水稻进行测产。

专家对“旱优3015”“旱优73”稻田中现场实收100平方米进行测产,最终测产结果为旱优3015”实际产量469.35公斤/亩,“旱优73”实际产量450.04公斤/亩。

今年,太平乡长濑村今年种植“节水抗旱稻”面积240亩,其中最新国审节水抗旱稻“旱优3015”种植160亩,“旱优73”种植80亩。从测产情况看,长濑村基本实现口粮自给。

节水抗旱稻此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长濑村的节水抗旱稻种植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在莲都的落地转化,这项转化将在莲都持续推动!

在“节水抗旱稻”种植基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浙西南节水抗旱稻研究成果示范基地现场揭牌。

太平乡长濑村、联城街道后弄村、紫金街道雅坑村、太平乡小安村、碧湖镇心连心农机合作社被授予浙西南节水抗旱稻首批推广基地。

什么是“节水抗旱稻”?它和传统水稻品种有哪些不同?为啥在莲都推广?近几年,莲都通过土地垦造、农保田“上山”等措施加大耕地建设力度,但新垦复垦土地存在地力条件差、缺水、水肥保持能力低等问题,无法种植传统水稻品种,粮食生产扩面增产途径相对狭窄。

如今,“节水抗旱稻”在莲都区已建立5个核心示范点位,分别为太平乡长濑村、联城街道后弄村、紫金街道雅坑村、太平乡小安村、碧湖镇心连心农机合作社。

接下来,莲都将如何开展“节水抗旱稻”种植工作。做好五方面内容

一、品种筛选:建立平原、山地、果园套种三个土地类型的试验示范基地,每年筛选节水抗旱稻品种10个。

二、新品种选育:在浙西南地区审定节水抗旱稻品种1个。

三、种源基地建设:建立种源基地1个,面积200亩。

四、栽培技术研究:开展再生稻、果园套种、雾根栽培、稻菇连作、旱直播旱管、水直播旱管等6个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研究。

五、示范基地建立:在浙西南建立8个标准化节水抗旱稻示范基地。

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期待“节水抗旱稻”,在莲都实现产业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