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力度,传播清风正能量。2017年,莲都区纪委从机关、社区、农村中选拔骨干宣讲员,组建“百姓廉洁讲堂”宣讲队伍,结合乡村春晚、主题党日等活动,用“百姓讲身边人、说身边事、话身边理”的方式走进乡村和区直部门,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身边感人的廉洁家风故事、党的十九大精神及身边被通报的反面案例等,把廉洁之风吹入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已宣讲20场,受众群众2万多人。
宣讲员:府前社区种淑芬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什么是家风家训?家风家训就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一个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良好的家风家训因背景的不同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或做人不问名利,尽职尽责,诚信待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家风家训,我的家风家训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孝、俭、忠、和。
孝。我们家是北方南下的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从记事起,常听爷爷说,孝顺孝顺,孝就是顺,顺乃真孝。小时候,每逢过年,拜年是非常神圣的时刻,爷爷奶奶手拿着红毡,恭恭敬敬地放在我太奶奶面前,然后双膝下跪磕头拜年,嘴里说:“娘,给您老拜年了。”紧接着爸爸妈妈双膝下跪磕头拜年,然后轮到我们兄弟姐妹,齐上阵‘哗啦啦’一片双膝下跪磕头拜年。这温馨的场面长久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正是爷爷的言传身教,让我的爸爸和我的两个哥哥都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俭。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有限的工资总是紧巴巴的,可我从来没有挨过饿。长大后,爸爸的一席话让我明白了我不挨饿的原因,爸爸说我们家要是烧四斤米饭,那肯定吃得干干净净,但要烧三斤米饭呢,那肯定会剩下一碗或两碗的,因为大家看到锅里饭不多都会少盛点,哥哥姐姐们都很懂事,只有我这个小妹妹吃个大肚圆。妈妈是个持家好把手,我们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妈妈下班后深夜赶工制作的,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衣服修修改改就归我了,那时虽然物质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但每每回忆起这些片段,总是幸福满满。
忠。爸爸干了一辈子的税务工作,妈妈做了一辈子的会计,两人清清白白一辈子,为子女们做起了很好的榜样。记得我参加工作不久,组织上调我去财务科工作。接手工作前,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财务工作和钱打交道,一定要记住公私分明,公家的钱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动一分一毫。”妈妈的一席话让我受用一辈子。以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经济多紧张,我从没动用过公家的一分一毫,用自己的清白报答妈妈的教诲。
和。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大院里,有十几户人家,经常会发生一些邻里口角事件。昨日陈大妈和王大妈拌嘴了,今天又谁和谁拌嘴了,可我从来没见过妈妈和谁拌过嘴。小时候的我不懂事,会发生和小伙伴们打架的事,妈妈知道后,无论我做得对或错,妈妈总是先向别人说对不起,然后拉着我们回家问明事由,要知道错不在我时,她总会拍拍我的头说,吃亏是福。小时候吃馄饨是改善伙食的一种方式,每每这时妈妈都让我们先把煮好的馄饨送给邻居一碗,然后才轮到我们自己吃,现在想起来,那是多么温馨和谐的场景呀!
现如今我自己也成了奶奶,和自己的父辈们相比,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来,党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政治生态更加“绿水青山”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城市变美了,我们的生活富裕了。随着丽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全面开展,市民的素质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就我们家来说,五年来发生了质的变化,儿子结婚,我有了孙子,我这奶奶每天享受着天伦之乐,退休工资年年涨,吃不愁来穿不愁。随着中山街的全面提升改造,文明小巷的创建,每天置身于其中,幸福感倍增。
十九大的召开又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惊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展望未来,我为我们的祖国富强而自豪,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