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巡察是巡察工作的新形式,通过同频共振、共享信息,延伸巡察触角,提升巡察工作效率。” 近日,在丽水市巡察工作片会上,莲都区委巡察办人员就巡察联动机制作交流学习。
莲都区自开展区委巡察工作以来,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区委巡察和农村基层作风巡查上下联动推进,建立起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上下一盘棋的巡察(查)监督体系,发挥“1+1>2”的联动效应。2017年分别对9家单位和66个行政村开展区委巡察和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共转办交办问题1503个,给予党纪处分43人,挽回经济损失633万元,两项巡察(查)利剑作用得以彰显。
目标同向,选点精准把握
“根据派驻纪检监察组掌握的情况,区科协财务管理混乱,建议将其列入巡察单位”在区委巡察对象选点上,莲都区坚持“哪里问题突出就巡哪里”的原则,充分考虑领导点题、派驻纪检监察组建议、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等信息,综合相关单位一把手政治生态表现,仔细研究确定巡察单位。巡察(查)组进驻前向纪检、组织、审计、信访、财政等部门收集被巡察(查)单位重要问题线索,列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专项问题,为进驻巡察(查)打下坚实基础。
“将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作为巡察(查)工作的重点,优先安排巡察(查)。”区巡察办负责人介绍,增选行政村被巡查较多的乡镇(街道)作为区委巡察对象,对被确定为区委巡察对象的乡镇(街道)实行行政村巡查全覆盖,其中太平乡、雅溪镇率先实现行政村巡查全覆盖,实现两项巡察(查)同谋划、同部署、同启动、同发力,做到信息互通、经验共享、同频共振。
进驻同步,巡察联动发力
“张组长,我们巡察太平乡财务时,发现留龙村的账务存在问题,麻烦你们在巡查该村时重点核实。”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第二组张组长在留龙村巡查时,接到正在太平乡巡察的区委巡察第五组组长的电话。工作人员根据这一线索展开调查,顺藤摸瓜,最终查实了该村违规发放党员补贴的突出问题。
莲都区实行区委巡察和农村基层作风巡查联动推进模式,区委巡察组在巡察太平乡和雅溪镇党委的同时,4个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组同步跟进两个乡镇共22个行政村的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实现乡镇党委和所辖村的两项巡察(查)全覆盖,形成发现问题的合力。对巡查发现的一般问题线索由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组初核,重要问题线索由区委巡察组初核。
“通过建立巡察(查)协调工作机制,共享大数据,对问题线索进行横向同步扫描,精准发力。”莲都区巡察办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以来,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借区委巡察之力同频共振,共核实7个问题线索,处理村干部17人,织密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整改同频,成果有效运用
“巡而不改,不如不巡。”莲都区创新实行分类整改交办的模式,实现两项巡察(查)结果运用最大化。对问题表现在村里,根源在乡镇的,由区委巡察组交办;对问题和根源在村里的,由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组交办。
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组发现雅溪镇所辖行政村的村干部存在危旧房补助优亲厚友的问题,将该问题移交至正在雅溪镇开展巡察的区委巡察组进行交办后,该镇随即对扶贫领域尤其是危旧房补助情况开展自查自纠,4人因危旧房补助优亲厚友问题受到党纪处分,挽回损失16000元。
除此之外,莲都区将区委巡察和农村基层作风巡查推进及整改情况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和纪检监察倒扣分,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严肃问责。据了解,2017年10家单位共22个问题因整改不到位被倒扣分。同频整改,确保问题真落实、真整改,让“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巡察(查)发现问题、促进整改、形成震慑的作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