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自我省今年初开展“强化清廉村居建设有力推动基层治理”专项工作以来,宁波市把推动监察工作联络站全覆盖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的着力点,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深化拓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以高质量全覆盖推动基层监督形成增量优势,提升能级水平。截至7月底,宁波市各乡镇(街道)监察工作联络站共报送各类问题信息1431条,转问题线索108条。
慈溪市宗汉街道怡园村的劳动保障协理员王某因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造成社保工作延迟,导致“漏保”,损害群众利益,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辞退。日前,王某违规违纪问题被省纪委省监委通报曝光,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也是慈溪市在全市设立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后的第一案。
“明明满60周岁就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村里却没人通知,这一延误,我少领了7000多元钱。”今年4月,怡园村监察工作联络站刚成立,就有村民来反映问题线索。
宗汉街道监察办对怡园村监察工作联络站上报的问题线索高度重视,调查核实后向社保所发出了监察建议书,督促从自查问题、健全制度等方面全方位整改,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这是宁波市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为强化基层监察监督,推动健全小微权力运行机制,今年4月起,宁波市各地纷纷在村(社区)设立监察工作联络站,不到一个月就覆盖全市3138个村(社区),并配齐联络站站长、监察联络员、监察信息员。目前,全市共聘任联络站站长3138名,监察联络员7232名,乡镇、村(社区)监察信息员4811名。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统筹基层监督力量,织密基层监督网络;明确履职清单,以片区协作等方式加强督导,推进联络站规范化履职;运用科技手段,注重数字赋能,开展精准监督,进一步加强对村(居)组织中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察监督。
宁海在前童镇试点实施村级纪检监察联络站站长片区协作机制,将全镇17个行政村按照地理位置远近分成竹林片、前童片、马路片3个片区,将所有联络站站长纳入片区内管理,实行片区协作开展监察工作。5月以来,共监督检查工程项目21个,发现问题线索4个,发出监督提醒书3个,纠正部分工程项目不规范行为7个。如前童镇竹林片区三位联络站站长对片区内柘湖杨村生态垂钓基地重点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对工程变更情况提出监督建议2条,确保工程变更严格按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执行。
象山县构建“‘村民说事’+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镇乡纪委监督”的立体式监督体系,强化镇乡监察办与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上下联动,将村务决策、“三资”管理、工程项目等基层小微权力事项作为监察工作联络站监督重点,进行严密管控。截至7月底,全县各监察工作联络站累计报送各类问题信息111条,转问题线索22条。
随着联络站建设推进,基层监察监督效能有效提升。今年以来,宁波市各乡镇(街道)监察工作联络站共报送各类问题信息1431条,转问题线索108条。家门口“监委”作用的发挥,让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有力量、有规范、有效能”,对基层问题“发现得了、调查得清、处置得好”,为高水平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监督保障。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