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传播文明火种,凝聚逐浪前行的磅礴伟力。
在莲都,有一支由各机关单位、乡镇街道80后90后年轻干部组成的宣讲团队——“莲响”青年。他们的宣讲内容,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从文明创建到社会治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他们结合中心工作、当地实际、群众感受和自身经历,以“短平快”的宣讲取代“高大上”的说理,以“人物+故事+互动”等新模式,方便群众“点菜下单”,通过“共情”达到“共鸣”,通过小切面反映大主题,通过小故事呈现大发展,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有力地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青春与“青年说”的碰撞,凝聚起的是莲都上下同心共建“文明之窗”的澎湃力量。
新时代理论润物细无声
“我的学长小应,对莲都记忆最深的,是‘翻天覆地’的城市中心。2000年,‘一江双城’拉开帷幕,城市规划由‘万象山时代’迈向了‘南明山时代’……我的同事刘姐,对莲都记忆最深的,是一条‘改头换面’的新河道。刘姐说,以前的‘丽阳坑’是一条发黑发臭的‘龙须沟’,为了让清流重现,后庆社区干部自发组织护鱼队,积极治水护水……”7月17日,在莲都区白云街道接官亭社区举办的“奋斗新时代 圆梦小康年”的主题宣讲上,95后宣讲员张佳玮带来了主题为《我眼中的莲都形象》的宣讲,引起了社区群众们的强烈共鸣。
去年8月,大学毕业的张佳玮来到莲都工作,成为一名“新丽水人”。“我通过身边人,了解到很多关于莲都发展的记忆,于是把这些故事加入了我的宣讲脚本。”张佳玮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收集照片、拍视频,最后做成微视频,把这座历经20年风雨洗礼的时代新城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在完成主题宣讲后,张佳玮还和另一名宣讲员单昶睿用快板的形式向百姓宣传村(社区)组织换届选举相关内容。
“居民们都说,快板这种形式很有趣,大家像是看表演似的就明白了道理。这些青年宣讲员把宏大的理论化作鲜活的生活经历,生动地诠释了文明创建、脱贫攻坚奔小康等重大主题,让大家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莲都之美、莲都之治、莲都之变。”莲都区白云街道接官亭社区主任徐晓宁说。
张佳玮是“莲响”宣讲团的成员。这支由莲都区各机关单位、乡镇街道80后90后年轻干部组成的宣讲团队,用他们的蓬勃朝气,把党的创新理论、把最新政策措施、把文明规范送进群众心坎里。一场场透彻深入的宣讲,一次次鲜活生动的解读,宣讲员们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宣讲知识,逐渐成长为理论宣讲战线上的一支新生力量。
“近年来,我们聚焦青年群体,不断培育宣讲的新生力量。通过各级微型党课大赛选拔人才,整合团委、教育、农业农村等部门现有宣讲队伍,吸收社会各界宣讲人才等多种渠道,遴选吸收优秀宣讲员,成立了这支由机关党员青年、乡镇街道优秀团干、中小学青年教师、新生代企业家、国企员工、农民大学生等50多名80后90后组成的‘莲响’青年宣讲团。”莲都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宣讲员专业素养,他们邀请了党校、报社、电视台和文化馆等专业人员组成青年宣讲导师团,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对青年宣讲员进行指导,力求宣讲主题贴近群众、宣讲语言生动平实、表现方式丰富活泼,宣讲内容入脑入心。
今年以来,莲都区已组织青年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微宣讲30余场,覆盖5000余人次。
主题宣讲彰显文明力量
5月22日,在“奋斗新时代 圆梦小康年”莲都区2020年微型党课大赛上,来自莲都区市场监管局岩泉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季扬杰,用一张农贸市场的老照片唤起了大家对莲都撤市设区20周年的记忆。
“农贸市场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改造提升后的农贸市场也是莲都20年以来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的一个缩影。20年来,莲都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争做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模范生’……”他的宣讲激情澎湃。
自5月28日“莲都发布”公众号发起“公筷公勺等你来接力”活动后,“莲响”青年积极为推行公筷公勺行动“代言发声”。“增添一双公筷,增加一份健康,共享一只公勺,共享一份安全。让我们积极响应文明号召,共建文明莲都。”作为代言人之一的张佳玮大声呼吁。
7月3日,在碧湖镇召开的经常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誓师大会上,“碧湖人宣讲团”成员陈皓,向全体镇干部、各村(社)志愿者、驻镇部门代表、小荷志愿者爷爷奶奶碧湖分队等700余人发出号召:“开车礼让行人、走路不闯红灯、排队自觉有序;吃饭公勺公筷、不吃野生动物、提倡光盘行动;家人和睦相处、邻里互帮互助、热心志愿服务……”
……
不同的时空场景,引发同样热烈的回响和共鸣;不同的宣讲内容,围绕的是城市文明这一共同的主题。莲都青年宣讲员用年轻人的方式,聚焦城市文明和发展,让更多的人感知莲都不断向上生长的美好模样。
在这一过程中,莲都区不断探索创新青年宣讲方式方法,搭建宣讲的多维平台,让更多的青年成为“讲”的主角、“听”的主力:定期举办“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新时代学习讲堂”主题宣讲、“与莲都同行·青年说”等比赛活动,鼓励各领域优秀青年以宣讲、朗读和演说等形式,讲述莲都好故事、传播党的好声音;针对不同青年群体,在咖啡馆、民宿、文化礼堂等各具特色的场地开展“小众宣讲”;开展“云”宣讲,组织全区微党课大赛并进行全程直播,赛后在“莲都发布”推出微党课展播专题,对大赛优秀获奖作品进行二次推送传播……
数据最能说明莲都青年宣讲的热度:11年来,全区举办比赛式宣讲300多场,参赛选手6000余人,其中90%以上是80后90后青年,50余万人次在现场或通过网上直播观看了比赛,其中近70%为青年观众。
占领思想阵地的最前沿
“为了常态化开展莲都青年宣讲活动,为青年提供展示舞台和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成为青年宣讲的重要阵地,我们将把青年理论宣讲作为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发挥‘莲响’青年宣讲团的辐射作用,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广泛性和互动性。”莲都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莲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基础装修,进入广告布展阶段,预计9月下旬完成。莲都正在全面加强对全区14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8家实践站等活动阵地进行改造提升,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文化站等单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础、实践点50余个。投资200余万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开设“云直播”“空中课堂”,实现群众宣传教育“手机+手边”模式;开辟“文明动态、文明风采、文明随手拍”等常设板块,实现文明实践量化、可视化。
“我们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下设九个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并分级分类制定服务‘菜单’,形成群众‘点单’、志愿者‘送餐’的菜单式志愿服务。同时,每月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确定12个主题,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中实践活动,并通过短信、微信群、海报等多种渠道提前发布活动信息,吸引广大党员群众广泛参与。”连日来,岩泉街道丽阳社区党委书记章丽芬忙着和社区工作人员对丽阳社区文明实践站的菜单服务、每月志愿活动主题、志愿服务队网格图等内容做最后的修改和确认。
在丽阳社区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内容里,志愿服务是主要活动方式。“文明实践站、所将针对不同被服务对象特点和需求,整合区中心指挥系统、96345市民服务、基层治理和志愿汇等平台,形成智能网络、电话热线、基层网格员三管齐下,城乡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发布、点单、派单、评价系统,实现全区志愿服务活动闭环管理。”莲都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打造莲都区15分钟志愿服务圈是我们的目标。”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莲响”青年宣讲,以强有力的时代之音,用党的创新理论照亮人心,照亮整座城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