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您当前位置:

委员视点:油茶应当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发布日期:2020-09-10 10:20:49     文章来源:莲都 访问次数:

  

    莲都有2000多年的油茶种植生产历史,从明朝开始,丽水茶油就被列为贡品。开国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有个炸不烂的油库,那就是浙南油库。1958年,全国林业油茶生产会议在莲都召开,碧湖镇联济村荣获“周恩来总理署名”的全国“油茶生产先进集体”的荣誉。上世纪六十年代,莲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的顶峰。目前油茶种植面积还有14.23万亩,产值达到1.3亿元,仅次于柑橘产业1.59亿元。 

  油茶是一项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产业。茶油是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值的食用油,符合人们追求绿色保健的消费时尚。发展油茶产业是我区践行“两山战略”的一个重要载体。 

  然而,我区油茶产业发展存在“三低”问题。一是油茶种植亩产低。目前,油茶种植面积为14.23万亩,不及当年高峰期的一半。品种改良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4%。而改良新品种的亩产茶油可达50公斤,是老品种亩产的十倍以上。二是茶油产品质量低。我区茶油九成以上以毛油销售,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无品牌、包装差、档次低等问题。三是茶油价位较低。茶油是最好的食用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血管清道夫”“育子油”“长寿油”,是集食、药、保健于一身的液体黄金。目前,我区茶油毛油销售价每斤40-50元,精制茶油销售价每斤50-60元,销售价仅为橄榄油价格的40%左右。且销售范围局限于莲都,未销往区外市场,也未在超市、互联网上全面营销。因此茶油价值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由于“三低”问题的存在,本该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油茶产业,并没有成为农民的“摇钱树”。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引导农民由零星种植向规模经营转变。现有的油茶产业扶持主要是省以上财政资金,仅针对连片50亩以上规模的扶持,农户零星种植油茶没有受益。因此,要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平台,组织广大农户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鼓励油茶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油茶这一特色的地方产业。其次,乡镇村基层组织要在促进油茶林地经营权的规模化流转方面做更深、更细的服务,助推工商资本投资这一有潜力的健康产品,从而更好地带动油茶产业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以科技助推油茶产业创新发展。首先,品种更新。针对现实中林相不整、品种混杂、效益低下的油茶老品种,要用红花油茶、大果油茶等优良品种来更新和置换,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其次,要扩大新品种栽培面积。利用效益低下的老果园,改种新品种油茶,提高油茶良种覆盖率。再者,采用园艺化管理方式。像管理柑桔、桃李等水果一样管理油茶林,引用平衡施肥、整形修剪等现代园艺技术,提高油茶标准化生产。我们科技部门、产业主管部门应当利用多种途径,加快新型实用油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三是以品牌价值做强油茶产业。首先,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产业,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综合利用率。其次,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加快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建设。再者,在质量管理上,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油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精准分析,科学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像河南绿达、浙江老树根、松阳卖油翁、青田中野,这样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油茶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