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大会发言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2020-04-27 09:28:54

  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因此,要以“莲都作为”落实“丽水之赞”,高质量推动莲都绿色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工商资本投资积极性,引导更多更快更好参与我区乡村振兴。 

  一、当前我区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工商资本涉足农业,产业转型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商资本多将本业集中于房地产、建筑业,下乡后面临产业转型困难;企业缺乏亟需的农业技术人才与农业实用人才,掌握的农业核心技术不足,致使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与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下乡企业经营层次较低,农业现代化转型缺乏动力。然近年来我区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但整体上看,企业经营层次较低,多集中于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对于科技环保、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农业信息服务等具有现代产业转型意义的领域投入不足。 

  (三)水电路网等建设滞后,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是支撑工商企业更好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虽然近年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区地处山区,一些村庄水电路网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四)政府引导和服务不够,企业经营面临各种障碍。政府部门重视工商资本下乡项目落地前期工作,但项目落地后对企业关心、服务不够,企业经营面临与社区、农户关系不协调、乡村治理不配套、村庄环境脏乱差等各种障碍,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二、对策建议 

  (一)从农村实际出发加强项目引导。在选择引进工商资本下乡的过程中,应以农民和村庄需求为导向,突出乡村特色,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需就业创业则推进就业创业,科学引导工商资本下乡选择合适的领域,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避免盲目投资造成农村资源浪费。 

  (二)加强部门统筹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积极性要求,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向引进工商资本的村庄倾斜。加大力度做好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水电、网络、灯光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和经营解决后顾之忧。引进乡村旅游项目的村庄应纳入花园乡村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构建乡村旅游大环境。 

  (三)建立政企长效沟通机制。乡镇和相关部门加强与企业沟通和指导, 建立政府与企业沟通的长效机制, 通过定期会议制度及时了解企业诉求, 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政府协助建立企民交流平台。由乡镇干部、村干部、专业人士、企业代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组团建立促进会,建立企民交流平台,优化乡村治理,促进企业与社区、农户沟通交流。通过深化沟通找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激发老百姓对工商资本下乡的重视和支持。 

  (四)严格准入条件,加强监督管理。一方面,要求工商资本下乡遵循乡村建设的相关规划要求,明确经营建设方向,严格项目审核和建设用地审查。另一方面,在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为工商资本下乡创造有利条件,找准各融合主体利益契合点,努力实现相关企业与农民共建共享。 

  希望充分发挥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要外部资本来“输血”,更要乡村自身会“造血”,才能让乡村真正做到既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大舞台”,打造蕴藏无限商机的农村“致富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