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大会发言
加快发展浙西南现代冷链物流
2020-04-27 09:14:57

  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食品、药品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使用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下,保证其质量,减少损耗的一个特殊供应链系统。就莲都发展冷链物流,我想讲三件事情: 

  一、这是一件重要的事 

  丽水是全省农业大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地立体气候,为发展多样性和多层次生态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近年来丽水山耕等公用品牌的打造,区域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更显突出。莲都作为全市经济中心,由于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一方面影响了食品、农产品的储运、销售,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果蔬类、肉类、水产品类的“流通腐损率”大约在25-30%之间,而欧美发达国家仅5%,重要原因就是冷链物流的滞后,就我区而言,更是短板所在,导致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也成为鲜活农产品电商的制约瓶颈;另一方面影响了全区农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成了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冷链物流符合当前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客观趋势,是保障食品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必要路径。所以我说这是一件重要的事。 

  二、这是一件困难的事 

  由于我区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慢,技术落后,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产业配套度低,冷链结构不完整。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企业多以冷冻业务为主,高温冷库缺乏,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本土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几乎没有,预冷、加工配套服务更是缺乏。 

  第二,市场调节能力低,仓储设备缺乏。最近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问题更为突显,由于丽水几大超市在本地没有“总仓”设置,各地实行交通管制之后,一时间出现很多食品断供。而丽水本地的农产品,特别是高端鲜活农产品也因冷链缺失而出现市场拓展难、产品竞争力低。 

  第三,行业集中度低,缺乏龙头引领。城区目前仅有广达食品冷藏有限公司、丽水豪胜冷藏食品有限公司21000吨以上冷库企业,众多的新鲜农副食品储存主要还是依靠超市和商店各自建造的小冷藏室并分散在街角里弄。 

  第四,信息化水平低,日常监管困难。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信息相互不通畅,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监管部门在食品进入仓储物流阶段,往往信息断档,无法实现食品安全闭环监管。 

  所以在现状下要做好冷链物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三、这是一件能办好的事 

  如何提升浙西南农产品的物流竞争力,特别是加快发展丽水现代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战略命题。建议: 

  一是打造浙西南冷链物流产业中心冷链物流产业属于重资产、高投入、低收益的民生工程,建议在碧湖区块或城市边缘选址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冷链物流产业园加工厂和现代化冷库,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标准化大型冷链物流企业。 

  二是引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建立仓储。协调各县市物流产业总体规划,科学谋划浙西南物流仓储的整体规划。考虑到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尽快吸引成熟规范的物流企业在丽水市区建仓,以促进农产品物流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据调研比较,如果建仓成功,仅丽水农产品外销的物流成本估算可直接下降40% 

  三是构建整个浙西南的冷链物流网络,采取专项补贴或以奖代建方式支持和引导物流业打造冷链配送网络,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后一公里”短板,运输过程实现实时温控冷链设施,推动市、区、村冷链物流三级节点运输网络建设,依托农村冷链物流三级节点,提升农产品冷链配送水平。大力发展完善贴近生产种植端的预冷处理系统和贴近城市零售端的冷库储存设施。  

  四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水平。支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透明度、设施利用率和物品流通效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提升生鲜冷链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食品冷链物流环节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强制退市制度、召回制度及预警制度,对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无缝隙监管,全面保障食品物流安全。 

  虽然丽水目前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给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冷链物流作为保障食品和民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已深度融入各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当中,成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所以一定要未雨绸缪,尽早谋划,在推动冷链行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